《二十一世紀大眾心理學》是一本關于心理學的普及性讀本,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新時期大眾的心理活動特點。全書分緒論、認識過程、需要與情感、人格的心理特征幾個部分,語言淺顯 、例證豐富、說理明白,是關于日常生活心理健康的普及性讀物。
緒論
一、什么是心理學
二、心理學目的——基本任務
三、心理學的生理基礎
四、心理學的哲學基礎
第一章 認識過程
第一節 感覺
一、什么是感覺
二、感覺的分類
三、感受性和閾限
四、適應
第二節 知覺
一、知覺與感覺的關系和區別
二、統覺(人看事物的觀點)
三、統覺的規律在人的生活和工作中的重大作用
四、錯覺
五、觀察
第三節 注意
一、什么是注意
二、無意的注意與有意的注意
三、注意的特性
四、良好的注意力(專指有意的注意)的重要性
五、從別人注意的事物判斷其內心活動和心理特點
第四節 記憶
一、什么是記憶
二、識記
三、認知
四、再現
五、記憶的形態
六、記憶的品質
七、與遺忘作斗爭,自覺培養良好的、全面發展的記憶力
八、記憶對人類政治、經濟、科學及個人生活的絕對重要性
第五節 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
二、想象的分類
三、想象在人類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四、如何發展自己積極有益的想象,努力避免有害的想象
第六節 思維
一、什么是思維
二、思維和語言的關系
三、思維的過程——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四、分析與綜合
五、比較
六、人類思維時普遍使用的思維形式——概念、判斷和推理
七、智慧的品質
第二章 需要與情感
第一節 需要
一、什么是需要?需要是怎樣產生的
二、人的需要的鮮明特點
三、社會需要的兩種對立的發展:高尚的推動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丑惡的危害社會的需要
四、人的種種相互矛盾的需要中,最強有力且長時期起決定作用的社會需要決定了人的本質
五、清楚而深刻地認識自己的本質(最強大的社會需要)的重要意義
六、清楚、深刻地認識他人本質(最強大有力的社會需要)的重要意義
第二節 活動的動機與目的
一、什么是活動的動機
二、動機的種類
第三節 情緒與情感
一、情緒與情感的概念及相互關系
二、情緒和情感的生理基礎
三、情感的幾大類別
四、心境和激情
第四節 意志
一、什么是意志
二、意志在人的各個年齡階段中的作用
三、怎樣增強和鍛煉自己的意志
第五節 思維、情感和意志的相互關系
一、思維對情感形成的決定作用
二、情感對思維的反作用
三、思維和情感對意志的決定作用
四、意志對思維和情感的反作用
第三章 人格的心理特征
第一節 能力
一、什么是能力
二、能力和素質
三、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第二節 氣質和高級神經活動的類型
一、氣質的概念
二、高等動物與人類高級神經活動的類型
三、清楚了解人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的重大意義
第三節 性格
一、什么是性格
二、對性格不同方面的分析和認識
三、如何改造自己的性格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