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股論經:中國證券市場基本概念辨誤》所討論和辨析的僅僅是跟中國證券市場基本制度設計和安排相關的七組基本概念。
這些基本概念的模糊不清,存在于市場體制安排的關鍵處,就給整個中國股市的現狀造成了諸多矛盾沖突、并給市場的長遠發展帶來了無窮的后患……這些基本概念的模糊不清,存在于參與市場的各類投資者頭腦中,使得市場參與者無法弄清楚自己所躋身的市場生態環境是否適宜自己,老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任人宰割……這些基本概念的模糊不清,存在于市場監管者的頭腦中和行為出發點上,使得市場基本制度設計和監管體系安排往往南轅北轍、抓小放大……作者陸一在《談股論經:中國證券市場基本概念辨誤》中盡可能徹底地揭示清楚了這些概念的來龍去脈和演變過程。
引言
第1章 證交所與證監會
一、催生我國證券市場(證交所)的是1989年的政治風波
二、促成中國證監會建立的是新股認購抽簽表釀成的社會沖突
三、“327事件”使得中國證券市場形成統一的垂直行政管理體系
四、從相關的法律規章演變和具體執行來看中國股市監管制度安排的特色
第2章 發行與上市
一、發行與上市的概念界定
二、全球主要證券市場有關發行與上市的制度安排和演進
三、我國發行與上市制度的演變
四、相關法律和規章的變化和界定
五、我國證券市場發行與上市制度形成的歷史因素
六、用發行監管替代上市監管的制度性含義
七、市場發展實踐要求政府監管機構執行《公司法》和《證券法》的相關規定
第3章 “大小非”與“大小限” 引言
第1章 證交所與證監會
一、催生我國證券市場(證交所)的是1989年的政治風波
二、促成中國證監會建立的是新股認購抽簽表釀成的社會沖突
三、“327事件”使得中國證券市場形成統一的垂直行政管理體系
四、從相關的法律規章演變和具體執行來看中國股市監管制度安排的特色
第2章 發行與上市
一、發行與上市的概念界定
二、全球主要證券市場有關發行與上市的制度安排和演進
三、我國發行與上市制度的演變
四、相關法律和規章的變化和界定
五、我國證券市場發行與上市制度形成的歷史因素
六、用發行監管替代上市監管的制度性含義
七、市場發展實踐要求政府監管機構執行《公司法》和《證券法》的相關規定
第3章 “大小非”與“大小限”
一、似是而非但必須區分的概念和定義
二、歷史遺留的“非流通股”
三、股改后新產生的“限售股”
四、在全流通和限售股等問題上需要進一步厘清的觀念
五、解決“大小非”和“大小限”問題需要制度變革
第4章 股權分置還是國有股減持
一、國有股控股比例及不得流通的歷史由來
二、國有股不流通產生于政治約束還是經濟契約
三、國有股減持導致市場否決政策
四、股權分置概念的產生和改革的過程
五、股權分置改革取得了皆大歡喜的結果?
六、“股改行情”的技術含義
七、股權分置改革:還需要更多時間來認識和理解的命題
第5章 證券交易印花稅還是證券交易稅
一、印花稅和證券交易印花稅
二、我國證券交易的印花稅由來
三、證券稅賦的海外比較
四、證券交易印花稅逐漸凸顯政府財政收入職能
五、證券交易印花稅改革的方向
第6章 基金與基金管理公司
一、基金是政策工具還是監管對象
二、基金及其相關概念
三、從基金治理結構出發的分析
四、從基金法律框架出發的分析
五、基金業監管和治理的改善需要從基本制度重構開始做起
第7章 B股還是H股
一、B股市場是20世紀90年代全球資本市場上一個制度性的創舉
二、B股市場是地方政府為主的制度創新
三、中央政府用H股和紅籌股窒息了B股的市場活力
四、我國證券市場對外開放立足點的位移
五、全球證券交易所購并潮的啟示
六、我國證券市場對外開放戰略需要回答的幾個問題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