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青島出版社特隆重推出精裝中文版,在為廣大讀者特別是中國抗戰史研究者奉獻一份獨特的文學史料的同時,也為銘記那段血與火的歲月、將民族英雄的大無畏精神刻入民族記憶作出了貢獻。因此,本書有望獲得廣大讀者尤其是黨史、軍史研究專家的歡迎,獲得兩個效益的豐收。
我好傷心……
受傷的士兵陸續被送到了城里。到處都上演著與日軍對抗的血戰,泰安醫院已經無法給傷員們提供足夠的地方了。當周邊村子的村民知道這件事后,就用竹子做好了輕快舒適的擔架,然后派代表去了泰安醫院。許多正在養傷的戰士被村民抬到了自己家中住下,直到他們的傷口愈合。
在新河縣的這個小村子,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著傷員的到來。村民們早已熱情地為尊貴的客人——祖國的保衛者收拾好了要入住的房間。他們要接待二十多位戰士。 爭執了很久之后,大家決定抓鬮,看哪個村民能有幸把傷員接到自己家中。盡管村長李平提出的這個辦法很公正,但還是有很多人不滿意。所有人都想把傷員請到自家好好照顧,大家又吵了起來,最終決定:整個村子一起給傷員提供糧食和衣服。此外,村民們要輪班在村子四周警戒。
在距離村口老遠的地方,負責放哨的孩子們警惕地睜大了眼睛。當他們看見傷員時,就會飛奔著通知村里。這已經是擔架隊進城的第二天了,村民們都在焦急地等待著。村里的老頭兒也都走到村口,爬到小崗子上,從那里眺望著遠方。
傷員們凌晨才到達,這時村子正沉浸在睡夢中。放哨的孩子們正背靠背地打著盹兒。他們意識到了自己的過失,迅速清醒過來,朝著村子里跑了起來,狂熱的呼喊聲傳遍了整個村子:“來了,來了!傷員們來了!……”
街上很快就站滿了人,大家都往村口走去。他們在那里迎接了尊貴的客人。村長李平激動地歡迎戰士們的到來:“我們等待你們,就像是等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因為我們的孩子也在前線與敵人殊死搏斗著。如果你們不嫌棄我們的住房簡陋,就請住到我們這里,并接受我們對你們的敬意吧……”
李平想說的還有很多很多,但是由于緊張,他的話一點兒條理也沒有。于是他住了嘴,做了一個大大的請的手勢。那手勢是那么有說服力,表達了最熱烈、最發自內心的歡迎。村民們爭著上前換下了抬著傷員的那幫人,快步朝村子里走去。
一路上幾乎沒有爭吵。來的戰士不是二十名,總共才有十二名!村里派去的代表很難為情地攤了攤手,說道:“不論我們怎么請求,還是沒有用。大家都想接收傷員,但是傷員沒那么多啊。”
村長李平開始宣布幸運者的名字:“蘇征!這位尊貴的客人就住你家。牧唐!把這些擔架拿到你家去。”
大家聚精會神地聽著李平的每一句話。那些被李平念到名字的人,都歡天喜地地把戰士接到自己家去。為了不讓吵鬧聲打擾戰士們休息,誰也沒有再爭論什么。
分配完后,李平才看見了周桐老太太。血一下子涌上了他的臉龐,他感到很難為情。如果還有傷員需要分配的話,肯定會分給她。她的五個兒子都到前線與敵人戰斗去了,丈夫也早就去世了,她一個人過得很苦悶。李平悲傷地嘆了一口氣,走到了她面前:“大娘,你不要難過。我會和你一起做最重要的事:我們一家一家地轉,去看看為傷員們準備的東西是不是都安頓好了,是不是夠了。這是咱倆的職責。”
老太太默默地點點頭,遺憾地目送著被送到最頭上那間房子的最后一副擔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