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費逵自述》是陸費逵先生的自述文集。是書正文凡三編:生平自述;游記心語;教育主張。附錄一編,收懷念文章兩篇。書前有陸費執、舒新城二先生所撰寫之先生小傳作為代序。陸費逵,浙江桐鄉人。生于陜西漢中。復姓陸費,名逵,字伯鴻,號少滄。母親出身世家,是李鴻章的侄女。陸費逵是近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也是中華書局的創辦人。中華書局哺育和影響了百年國人,大家一提到中國文化,自然而然就聯想到中華書局。但知道陸費逵先生的卻不是很多。今年是先生誕辰一百二十五周年,也是先生辭世七十周年,推出先生自述文集《陸費逵自述》,以略表出版界晚輩同仁對先生之追慕與敬仰。本書以《教育文存》本(上海中華書局,出版時間不詳)為底本,校以《陸費逵教育論著選》(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第一版)、《陸費逵與中華書局》(中華書局,二○○二年第一版)等。
陸費逵(1886~1941),字伯鴻,號少滄,復姓陸贊,原籍浙江桐鄉。近代著名出版家。1912年,陸費逵與戴克敦、陳寅,沈頤、沈繼方等劍辦中華書局,出任局長(后改總經理),主持中華書局業務達三十年。
陸費伯鴻先生生平略述(代序)
第一編 生平自述
我之童子時代
內庭趨侍記
我的青年時代
一 我的求學
二 我的職業
三 我的生活
四 婚姻問題
五 我的政治思想
我青年時代的自修
我為什么獻身書業
我國書業之大概
書業商之修養
中華書局二十年之回顧
六十年來中國之出版業與印刷業
一 緒言
二 萌芽時期
三 苞胎時期
四 雜談
五 結論
《大中華》宣言書
《教育文存》自序
《書業商會二十周年紀念冊》序
《中華大字典》敘
《辭海》編印緣起
校印《四部備要》緣起
增輯《四部備要》緣起
輯校《四部備要》各書大意(一至五集)
《四部備要》說明書
一 何謂四部
二 本書刊行的緣起
附:重印《四部備要》緣起
《四部備要》改印洋裝緣起
《古今圖書集成》影印緣起
第二編 游記心語
京津兩月記
港粵一瞥
第三編 教育主張
論設字母學堂
《世界教育狀況》序
我國書業之大概
教育上一個大問題
《中華書局月報》發刊辭
我們為什么要讀書
學然后知不足,做然后知不能
《人生哲學》序
國民教育之兩大問題
一 小學校之性質及科目
二 平民教育與成童補習教育
《青年修養雜談》自序
新學制之批評
女子教育問題
論人才教育、職業教育當與國民教育并重
敬告中等學生
一 中等學生之幸福及責任
二 人格之修養
三 常識之涵養
實業家之修養
教育主義
一 吾輩教育家之罪過
二 教育主義
三 教育主義如何實行乎
普通教育當采用俗體字
整理漢字的意見
我對于國音國語的意見
國音和京音
理想的國語——國音京調和普通合論理的語法
國語教育的目的
研究國音國語的方法
縮短在學年限
減少授課時間
男女共學問題
敬告民國教育總長
民國教育方針當采實利主義
附:對于新教育之意見
論人才教育職業教育當與國民教育并重
著作家之宗旨
論國定教科書
暑假中教育家之修養
論中央教育會
第四編 附編
我國近代教育和出版業的開拓者
編后記
內城交通殊不便。因紫禁城位于中央,既禁往來,西苑又突出西北隅,東西往來,必繞前門或后門。如余自石大人胡同往學部,直行不過四五里,然一繞道則十里而遙矣。余嘗謂:朝廷如果有求治之意,當先將西苑作為公園,午門外準人來往,就城垣筑電車軌道。此等易如反掌之事,尚不肯為,他種事庸有望乎?
在北京兩月,所聞所見之事,無一不堪浩嘆者。所謂改革,無一不似是而非。冥頑刁狡者,自行其是,以開通自命之儔,又從而附和之。某君謂:四品以下之京官,開通有才者,實非鮮少。其所以不能為善者,蓋大半仰承堂官意旨,逢君之惡甚或長君之惡耳。
中央教育會以閏月二十日閉會。余本擬偕張君往奉天,后以事阻,未克如愿,遂于二十七日出京。內子暫留京,因外舅赴滇,先至上海,內子俟與偕行也。午后四時半,至正陽門京奉車站,購頭等票。座位甚寬適,搭客極少。車中遇林君子有,沿途暢談。晚七時抵津,寓商務會館。終夜車聲不絕,未曾交睫。友人汪、呂二君,任種植園事,次日即移住園中。此園屬勸業道,為官立農事試驗場。占地千余畝,空氣極佳。中有小河貫之,一日傍晚,蕩舟其間爽適異常,農家風味,至足羨也!
夙聞天津學務發達,在津五日,專以參觀學堂為事。歷觀北洋女子師范學堂、高等女學堂、高等工業學堂、南開中學堂、師范學堂、模范小學堂、督署小學堂、民立第一、第二小學堂、官立第九女子小學堂。略就所見,一批評之。
北洋女子師范為天津女學第一。校舍宏敞,布置適宜,分理科、文科二部。余參觀時,理科部由某君授三角,文科部由德國某女士授圖畫。教授合法,成績優美。惟兩部皆為第四年級,而程度復參差不齊,編制稍覺不合。附屬小學分三級,第一年級由無錫陶女士授算術,叮嚀懇切,可謂循循善誘,女教員中不可多得者也。余二級一授算術,一授國文,皆女教員教授,不甚得宜。
高等女學堂,名為高等,然程度實為小學。分為四班,略如初、高小程度。并附設幼稚園,布置尚合宜。
高等工業學堂,現開專科三門,應用化學、機械、圖案是也。附設中學五級。專科規模未備,器械亦不多。是日中學不盡有課,有作文者,有讀文者。惟五年級授外國地理,用商務館《瀛環全志》。此書已舊,教員不知改訂,一失也。教員端坐,持書順講,注重文字,而略于大勢,二失也。學生有地圖,而教員無之,且不知利用黑板,三失也。綜此三失,而地理教授之精神,全歸于消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