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就如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聆聽并跟隨內心的聲音,最終,我們還是會回到自己的軌道上來,回歸本源,回歸天陛,回到一塵不染的初心。向著光,向著愛,向著美……《那些事》以千字短文為主,記錄了生活中無數個溫暖的事件和場景。
文字真誠細膩,感情飽滿,積極向上,溫馨愉快。內附插圖,主要為國畫寫意小品,圖文并茂。
《那些事》記錄了生活中無數個溫暖的事件和場景。或有趣,或感人,生活和人性中點滴的美無不引起作者的關注,觸動著作者的心靈,那些于生命和記憶中留存下來的一件件難忘的事情,承載著人類的美好本性和愿望,因滲透著善良、悲憫與大愛引起讀者共鳴,喚起讀者內心深處的溫暖和感動。
見聞
無知的快樂
地鐵上的早晨
出租車的故事
和出租車司機聊天
“高考,請多關照”
辦公室里的紅玫瑰
傍晚的紅玫瑰
與詩歌相遇
一場奇特的電影
許愿墻
由朋友的一則消息想到的
黑虎
鄉音
我行我素的行走的樂趣
稻花香里說豐年
所謂愛情
——由地鐵里的一對男女想到的
走進雅寶路
記事
那份濃厚深遠的愛
祈禱
人生的無奈
稿酬與橡皮泥
寫給寶寶的兩本日記
圣誕故事
過得最早的一個生日
守候,就是一種幸福
你的手機為誰而
2013,最對的兩件事
“就想對你說聲謝謝”
——寫在感恩節
給博友Bessie的回信
“生活本身就是歌唱”
歡樂,從何而來?
大生活的小美感
一點感悟:傻子人生
孩子,像水晶一樣
我離詩人已經很遠了
這,就是媽媽
意想不到的收獲
生命脆弱
對聲音的耐受
與死亡的兩次照面
我的第一本書
我心愛的筆記本
唱歌
回家
選擇
決定
在CallCenter上的決定
寫在同事離職的時刻
心理幫助
學習高數
趣味人生
博客給了我什么
悅納生命中的每一個時刻
不經意的觸動
天安門
再來北京
手機進水
一次偶遇
一點觸動
“成長”的覺察
關于老年的斷想
“回憶是件奢侈的事情”
想起秋天的銀杏樹
記者·職業
明天,再出發
雜談
是誰已讓不信任變得如此直白?
究竟,誰來拯救她?
老子與按揭
何時能戒網
E時代的感傷
網絡時代的免疫
喧囂的快樂
越損你,越愛你
職業敏感
感慨于對錢理群先生的批詞
教育的進步
教育的隱憂
教育的倒退
從早上與同事的聊天說開去
陪伴
生活片斷
生活片斷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我姓雷得了,雷鋒的雷
玩兒
后記
《那些事》:
在一號線地鐵上,能站著就已經不錯了,根本就別想能混上個座什么的。當然,也有運氣好的時候,沒過幾站,你前面坐著的那個人就站起來要下車了,那會感覺很幸福,因為是意外的收獲。絕大部分時候都是拉著地鐵把手,木然地看著窗外地鐵經過一個個的站臺,左腳和右腳只能不停地換著支點,眼前永遠都是黑壓壓的一片腦袋和各式各樣的人,在這樣狹小的空間里摩擦、斗嘴皮子的事兒時有發生,大家都習以為常了。
北京人習慣在地鐵上看報紙,大概也是為了打發漫長的時間,即使是站著,也得從眾多的肩膀上舉出一張《京華時報》或《北京娛樂信報》,看得很專注,身體隨著上下車的人被擠得來回搖晃,眼睛卻不離開報紙。
我從不在地鐵里買報紙,因為我沒那本事,地鐵再緊張,不影響“高手”將上百個版的報紙翻來翻去——我可顧不過來。不過,這不妨礙我在地鐵上看報紙,《京華時報》《北京娛樂信報》《青年參考》,有什么看什么——嘿嘿,借光!因為報紙就在你眼前,如果不看可能你就會覺得它礙眼了,這樣正好,一舉兩得。所以,常常是和手里端著報紙的人一樣專注,心里多少有點不好意思,但也沒覺得很過分。所以那段時間常常是還沒到辦公室,還沒來得及瀏覽網上新聞,等出了地鐵,當天北京城發生了什么大事小事我就已經知道得差不多了。為此我還常常沾沾自喜,跟沾了多大便宜似的。當然,也有郁悶的時候,畢竟是“借光”嘛,而且又沒跟人家商量就借了。有時看到一個事件,正是最好看的地方,要出結果了,“啪!”,人家大手一翻,換下一張了,他哪知道我的遺憾呀!撇撇嘴,也只能作罷。心里卻放不下,還在想后來怎么樣了?結局到底是什么?好奇心被勾了出來,人家卻收手了,總之很不爽。有時候太想知道后來發生了什么,進到辦公室第一件事就上網找那篇報道,有時能找到,有時找不到。
每逢休息日或地鐵上不緊張的時候,常能看到賣報紙的人進到車廂里,為了兜售手里的報紙不惜編出彌天大謊,說什么鞏俐自殺了,倪萍跳樓了之類的“爆炸性新聞”。不過也不全是離譜的,有時候,我這個學新聞做文字工作的也不得不對這些人的概括總結能力和新聞選擇能力表示嘆服,他們能將最吸引人的新聞從厚厚一打上百個版的報紙中摘出來,并概括得恰到好處,還會恰到好處地留有懸念,吊你胃口。初人道的新聞科班出身的也未必能比得上他們。
而高峰期就看不到這樣的景象,因為太擁擠了,賣報紙的沒法在車廂里流動。然而有一天,車廂里突然傳出一陣悅耳的歌聲,那是一個小女孩用無比甜美的童聲唱的一首好聽的歌,歌詞簡單、重復,卻異常純凈,異常空靈,給人心靈一擊的感覺。真的,我從未聽過這么好聽的歌,便禁不住循聲從人縫里去尋找這個聲音,四周全是人,無法看到這個小女孩。后來聲音越來越近,人縫里我看見一個哥哥拉著妹妹的手緩緩擠過來,哥哥六七歲的樣子,妹妹看上去只有四五歲,圓圓的臉蛋,表情天真而又單純,衣服雖然不算很臟,但有些破舊。小女孩拉著哥哥的手,唱得非常投入,她的目光令人永遠難忘。那是一個歌聲的世界,仿佛除了歌聲還是歌聲,無法聯系到塵世中任何的現實和任何的無奈。畢竟,他們都還是不諳世事的孩子!還沒仔細端詳這兩個孩子,兄妹倆已經擠過去了,歌聲依舊在車廂里飄蕩著,震撼著人們的心靈,他們所過之處,有不少人循聲望向他們,很多人和我一樣,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他們就已經從人縫里擠過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