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草原上的小木屋》是“小木屋”系列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勞拉一家四口坐著敞篷馬車,離開威斯康辛州的大森林,跨越八百多公里,遷徙到人跡罕至的堪薩斯大草原。他們一路顛簸,經過了好幾個州州,駛過結冰的湖面,渡過驚險萬分的激流,到了大草原后又遇到印第安人,遭受狼群的圍攻、草原大火和熱病的侵襲,最后住進了爸爸親手搭建的溫暖的小木屋。大草原的生活是艱難的,卻給一家人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快樂:會歌唱的云雀,機敏的大灰兔,瘋狂的牛仔,友善的鄰居,神秘的圣誕禮物,開荒種地的無限驚喜……而且艱苦的環境使一家人團結得更加緊密,使生活更加充滿了樂趣和意義。
勞拉·懷爾德( 1867-1957),美國著名兒童文學女作家。她從六十五歲才開始寫小說,寫到七十五歲,一共寫了九部,這些作品以她自己童年時的成長經歷為素材,描寫了淳樸的人們在嚴酷而純美的自然環境中的生活和樂趣,被稱為“小木屋”系列,后來都成為世界兒童學文學寶庫中的經典名著。讀者在閱讀這套書的過程中,能夠時時感受到人與自然相處的那份融洽,感受到人類的勤勞和智慧,還能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和小孩子在爹娘身邊的那種踏實和快樂。世界各地數不清的孩子因為看了這套書,得到了愛的滋潤與面對未來的勇氣。
目 錄
第 1 章 往西去…001
第 2 章 穿過小溪…012
第 3 章 在高地上露營…020
第 4 章 大草原上的一天…027
第 5 章 大草原上的木屋…037
第 6 章 搬進新屋…050
第 7 章 狼群…056
第 8 章 兩扇結實的門…068
第 9 章 壁爐里的火…074
第10章 屋頂和地板…083
第11章 屋里的印第安人…092
第12章 喝到了清水…103
第13章 德克薩斯長角牛…112
第14章 印第安人營地…119
第15章 打擺子…126
第16章 煙囪著火…137
第17章 爸去鎮上…143
第18章 高個子印第安人…154
第19章 愛德華茲先生遇見圣誕老人…163
第20章 夜里的尖叫…172
第21章 印第安人的狂歡…179
第22章 草原大火…187
第23章 印第安人的吶喊…195
第24章 印第安馬隊離開…205
第 1 章 往西去
很久以前,今天的爺爺奶奶都是小男孩、小女孩或很小很小的嬰兒、甚至還沒有生出來的時候,爸、媽就帶著瑪麗、勞拉和小寶寶卡瑞離開了威斯康星州大森林里的小木屋。他們乘馬車出發,把空無一人的小木屋孤零零地留在密密樹林的空地上,后來再也沒有看見它。
他們去了印第安人居住區。
爸說,現在大森林里人太多了。勞拉經常聽見斧子當當響,卻不是爸的斧子,還聽見開槍的聲音,卻不是爸射出的子彈。小木屋旁邊的那條小徑,已經變成了馬路。勞拉和瑪麗幾乎每天都會停止玩耍,驚訝地注視著一輛馬車嘎吱嘎吱地在那條馬路上慢慢駛過。
人太多的地方,野生動物們就待不住了。爸也不愿意繼續留在這里。他喜歡的是動物不必擔驚受怕的地方。他喜歡看見小鹿崽兒和母鹿從樹蔭下望著他,看見懶洋洋的熊在野漿果地里吃漿果。
在冬天漫長的夜晚,爸跟媽說起了西部鄉村。西部土地平坦,沒有樹木。草長得又密又高。動物們在那里漫步、覓食,就好像是在無邊無際的大牧場上,而且那里沒有移居者,只住著印第安人。
冬季快要過去的一天,爸對媽說:“如果你不反對,我決定到西部去看看。有人出價買這個地方,現在賣掉就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價錢,足夠在一個新的地方重新安家。”
“哦,查爾斯,非得現在就走嗎?”媽說,“天氣很冷,待在溫暖的小屋里多舒服啊。”
“如果想今年出發,現在就得動身。”爸說,“冰面開裂后,我們就沒法穿越密西西比河了。”
于是,爸賣掉了小木屋,賣掉了母牛和小牛。他做了山核桃木的弓,垂直固定在馬車車廂上。媽幫著他把白色的帆布蒙在弓上。
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媽把瑪麗和勞拉輕輕搖醒,叫她們起床。媽在火光和燭光里給她們梳洗,穿上暖和的衣服。紅色的法蘭絨長內衣上套了棉布襯裙、羊毛連衣裙和羊毛長筒襪,外面罩上大衣,戴上兔皮帽子和紅色的棉線手套。
小木屋里的東西都搬到了馬車里,只留下了床、桌子和椅子。這些用不著帶,爸隨時都能做出新的家具來。
地上有薄薄的一層雪。四下里一片寂靜,寒冷而昏暗。寒星下,光禿禿的樹木高高挺立。可是東邊的天色已經泛白,灰蒙蒙的樹林里出現了馬和馬車的燈光,爺爺、奶奶、姑姑、叔叔、嬸嬸和堂兄妹們來了。
瑪麗和勞拉緊緊抱著自己的布娃娃,一句話也沒說。堂兄妹們站 在一旁看著她倆。奶奶和姑姑們一遍遍地擁抱和親吻他們,嘴里說著告別的話。
爸把獵槍掛在馬車帆布篷頂的弓架上,從座位上一伸手就能夠到。他把子彈袋和裝火藥的牛角掛在獵槍下面,然后仔細地把琴匣子放在枕頭中間,這樣馬車顛簸時小提琴就不會損壞。
叔叔們幫著爸把馬套在車上。大人們叫那些堂兄妹們親吻瑪麗和勞拉,他們這么做了。爸先抱起瑪麗,又抱起勞拉,把她們放在馬車后面的床上。爸扶著媽上了馬車,奶奶上前把小寶寶卡瑞遞給了媽。爸爬上車坐在媽的身邊,斑點牛頭狗杰克鉆到了馬車底下。
就這樣,他們告別了大森林里小木屋。窗戶都關著,所以小木屋看不見他們離開。它依然待在木柵欄里,待在那兩棵大橡樹后面,夏天的時候,瑪麗和勞拉曾在橡樹的樹蔭下玩耍。漸漸地,小木屋就看不見了。
爸保證說,等到了西部,勞拉就會看見帕普斯。
“什么是帕普斯呀?”勞拉問。
爸回答說:“帕普斯就是黑黑、小小的印第安嬰兒。”
馬車在白雪皚皚的樹林里走了很長時間,來到了佩平鎮。瑪麗和勞拉以前來過這里,可是現在看上去不一樣了。店鋪和住家的房門都關著,樹樁上也覆蓋著積雪,沒有小孩子在戶外玩耍。樹樁間堆著大捆的木柴。放眼看去,只有兩三個穿著鮮艷的格子呢大衣和靴子、戴著毛皮帽的人。
媽和勞拉、瑪麗在馬車里吃了面包抹糖漿,馬從掛在嘴邊的飼料袋里吃了一些谷子,爸走進店鋪,用皮毛換了路上需要的東西。他們在鎮上不能久待,必須當天到達湖對岸。
大湖一片白茫茫,看上去那樣平坦、光滑,一直延伸到灰蒙蒙的天際。湖面上有一些馬車的轍印,通向很遠的地方,看不到它們在哪里結束。
爸趕著馬車駛到冰面上,跟隨著這些車轍。馬蹄發出沉悶的嗒嗒聲,車輪吱吱嘎嘎地轉動。小鎮在后面越來越小,就連高高的店鋪也變成了一個小點。馬車周圍什么也沒有,只有一片空茫和寂靜。勞拉不喜歡這樣。不過爸在馬車座上,杰克在馬車底下,她知道,只要有爸和杰克,就沒有任何東西能傷害到她。
終于,馬車爬上了一個土坡,他們又看見了樹木。樹叢間也有一座小木屋。勞拉覺得心情好些了。
小木屋里沒有人住,是個過夜的地方。木屋很小,形狀奇怪,幾張簡陋的床鋪貼著墻邊。爸在壁爐里生了火之后,屋里就很暖和了。那天夜里,瑪麗、勞拉和小寶寶卡瑞跟媽一起睡在爐火前的地鋪上,爸睡在外面的馬車里,守衛著馬車和馬。
半夜,勞拉被奇怪的聲音吵醒。好像是槍聲,但是比槍聲刺耳,持續的時間也更長。她一遍又一遍地聽到這個聲音。瑪麗和卡瑞都睡得很香,勞拉睡不著,最后黑夜里傳來媽溫柔的聲音:“快睡吧,勞拉。”媽說,“那是冰面裂開的聲音。”
第二天早晨,爸說:“幸虧我們昨天過了湖,卡羅琳。說不定今天冰就碎了。我們過湖的時間晚了,還好,馬車在湖中央的時候冰沒有裂開。”
“我昨天就想到這點了,查爾斯。”媽溫和地回答道。
勞拉沒有想過,此刻她幻想著,如果冰面在車輪下碎裂,他們全都落進大湖中央冰冷的水中,那該如何是好呢。
“你把人嚇壞了,查爾斯。”媽說,于是爸把勞拉攬進了他寬厚、安全的懷抱。
“我們渡過了密西西比河!”爸開心地摟著勞拉說,“你覺得怎么樣,我的喝了一半的小甜酒?你愿意到西部印第安人居住區去嗎?”
勞拉說愿意,又問是不是此刻就在印第安人居住區了。爸說還沒有,他們是在明尼蘇達。
到印第安居住區去的路非常非常漫長。幾乎每個白天馬都在拼命趕路,幾乎每個夜晚爸媽都在新的地方扎營露宿。有時,因為小溪漲水,他們不得不在同一個地方待上幾天,等水退下去再動身。一路上經過的溪流數也數不清。他們看見陌生的樹林和山丘,還看見更加陌生的沒有樹的鄉野。他們從長長的木橋上過河,還渡過了一條沒有橋的寬闊的黃色大河。
這是密蘇里河。爸劃著一個木筏子,他們都一動不動地坐在馬車里,木筏子慢慢地、搖搖晃晃地離開安全的陸地,駛在波濤翻滾、黃泥渾濁的水面上。
過了一些日子,他們又進入了山區。在一個山谷里,馬車死死地陷在烏黑的泥潭里。大雨傾盆而下,雷電交加。沒有地方可以扎營和生火。馬車里每樣東西都陰冷潮濕,讓人難受,可是他們不得不待在里面,吃冰冷的干糧。
第二天,爸在山坡上找到一個可以露營的地方。雨停了,但必須等一個星期水位落下,泥漿才會變干,爸才可以把車輪從泥里撬出來,繼續趕路。
等著等著,一天,從樹林里來了一個瘦瘦高高的男人,騎著一匹黑色的矮種馬。他和爸聊了一會兒,就一起到樹林里去了,回來的時候,兩人都騎著黑色矮種馬。爸用那些疲倦的棕色馬換了這兩匹黑色矮種馬。
小黑馬非常漂亮,爸說它們實際上不是矮種馬,而是西部的野馬。“像騾子一樣有勁兒,像小貓一樣溫順。”爸說。小黑馬的眼睛大大的,非常溫柔,鬃毛和尾巴都很長,四腿纖細,腳比大森林里的那些馬小得多,跑起來也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