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小說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Graham Swift,1949- )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活躍在文壇的重要作家。他的小說最大的敘事特征是“歷史敘事”與“文學敘事”的視域融合。他的歷史小說表現出來明顯的歷史認知危機,而這種危機產生的根源就是傳統歷史敘事觀。宏大敘事是傳統歷史敘事的根本特征,斯威夫特通過解構宏大敘事、敘說“仿真”的歷史動搖了傳統歷史敘事的本質主義的訴求。穿梭于故事與歷史之間、歷史編纂元小說、互文性是他建構文本化歷史的敘事策略。更為重要的是,斯威夫特在他的著作中經常自覺不自覺地流露出回歸“心靈歷史”、在“心靈歷史”中尋找歷史的意義和完整性的人文關懷意識。挖掘其小說中蘊含著的“心靈歷史”的意蘊是本著作的亮點所在。斯威夫特在當代文學界占有重要地位,而目前國內外尚無一部系統研究其小說歷史敘事的著作,更無學者涉足其心靈歷史。鑒于此,本著作具有重要理論與實際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