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精品珍藏:我不認識你》是作者楊少衡近年來小說的精選作品、代表之作。書中六部中篇小說的主人公均為市、縣兩級地方官員,他們的故事以及他們身處的當下社會環境在小說里得到深度開掘。六部中篇分別發表于《人民文學》等文學期刊,而后分別入選《小說選刊》、《小說月報》等選刊,受到眾多讀者關注,在同類作品中很具代表性。
《當代名家精品珍藏:我不認識你》是福建省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楊少衡的中篇小說集,收有其新近創作的《702疑問》、《讀一個句號》、《誰被推倒于地》、《海灣三千畝》、《藍名單》、《我不認識你》6部中篇小說。作者文筆老辣,構思巧妙,從多重不同的側面,深刻揭示出官場、人生百味,表達出作者的思索與感悟。
楊少衡,1953年生于福建省漳州市。1977年起,分別在鄉鎮、縣和市機關部門工作。西北大學中文系畢業。現為福建省文聯、省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79年開始發表小說。出版有長篇小說《相約金色年華》《金瓦礫》《海峽之痛》,中短篇小說集《彗星岱爾曼》《西風獨步》《紅布獅子》《秘書長》《林老板的槍》等。
702疑問
讀一個句號
海灣三千畝
藍名單
誰被推倒于地
我不認識你
《當代名家精品珍藏:我不認識你》:
事件發生前幾分鐘,在鳳凰坡坡頂上,鐘昭讓郭水龍努力克服困難,忍一忍。
這個困難不好克服。郭水龍肚子一陣陣絞痛,實在忍不住,所以才請求趕緊去“處理”一下。郭水龍其人比較粗獷,言辭一向直接,當晚難得地略有斟酌,顧及女士不宜。他所謂的“處理”其實就是排泄,可能還需要嘔吐,情況比較嚴重。其時車在坡頂,荒郊野嶺之地,路邊野草叢叢,四下里一片漆黑,怎么處理呢?男左女右? 鐘昭指點前方讓郭水龍看。深夜里,靠車前大燈照射,視線很有限。不過他們都知道前方就到下坡路了,這是個長下坡,從坡頂路牌到坡底,總長有三公里半,其間有兩個大彎、三個岔道口,以他們現在的速度,不超過十分鐘可以搞定。坡底有一個村莊,村莊外圍靠路邊處有一座公廁,比較適合“處理”。
“有、有嗎?”郭水龍問。
“你不知道?” 鐘昭要郭水龍多留意,常在這條路上跑來跑去,路段長度、地形標志、路邊相關建筑和設施應當基本有數,心里要有一張路線圖。無論到哪里干什么,先要確定目標,然后知道自己該怎么去,通過哪條路徑,這條路上都有些什么,碰上了要怎么辦。有了這樣一張路線圖,才能事半功倍。
郭水龍只好忍著,一邊痛不堪言,大汗淋漓,一邊附和:“領導、領導講得重要。” 鐘昭笑笑:“我是幫你分散注意。別總想怎么‘處理’,想前邊那個大拐彎。忍一忍,馬上就到了。
” 事情就發生在那個大拐彎。
那是星期日午夜2時,也就是星期六之夜剛剛過完不久那個時段,出事的鳳凰坡公路下坡第一個大拐彎一向事故多發,因為這里彎大坡陡。鳳凰坡舊有地名是“老鴉坡”,坡上常有大片鴉群起落,呱呱呱一片鴉叫,聽上去挺駭人。大家都說“老鴉坡”鳥名不吉利,所以總出事。上邊領導聽進去了,鄭重予以更名,把坡上那塊地名牌由“老鴉”改成了“鳳凰”。
惡鳥變成喜鳥,新鳥名果然好聽許多,但是人們卻還改不過來,多按老習慣叫它“老鴉”,因而事故依舊不減。每隔一段時間,這里就會出點事情,不是單車失控翻車拋錨,就是連環相撞車毀人亡。
鐘昭他們這起事故為兩車相撞,事故中死亡兩人,重傷一人,死傷者均為鐘昭一方,他們所乘警車被撞得面目全非,慘不忍睹。相撞另一方是大貨車,該車撞擊部位在車廂前部,車頭沒有嚴重損傷,司機安然無恙。
這起事故比較異常,因為事故中撞毀的警車標志很明顯,直至車毀人亡之后,警車上的警燈依舊閃爍不止,頑強顯露出自己的執法身份。除了警燈和白色警務車牌,警車車身還漆有鮮明的“交警”標志。交警是干什么的?公路上來來去去的所有車輛,別說車上的司機,連司機手中的方向盤差不多都認得那個醒目標志,誰也不敢跟交警亂來,有心碰一碰也得挑其他車。但是當晚在老鴉坡上,雙方摸黑就給撞上了。
事故發生時天氣不好,為陰天,有零星小雨,公路的柏油路面比較濕滑,公路上沒有路燈,但是雙方都亮著大燈。相撞的兩車中,警車是下行,從坡上往下俯沖,并拐彎,占據右車道,挨著山崖,貨車從坡下往上拱,沿著山溝一側行駛,路肩下邊是深溝,有十幾米落差。兩車交會時,貨車駛在偏中位置,一側車輪壓在中線,由于是重載,速度不快,看到對面警車閃著警燈急沖而下,位置也偏中線,貨車司機趕緊打方向盤往路邊靠,緊急避讓并剎車減速。這時候警車稍加閃避,往山崖靠一點,彼此就過去了,卻不料警車駕駛員一點反應都沒有,速度減都不減,一頭就撞了上來。還好貨車車頭閃開了,車廂受撞。貨車車廂裝有一車袋裝水泥,警車沖力雖大,被一車水泥抵消,貨車沒給撞翻,也沒有撞出公路,只是偏離方向,甩了尾巴,一個車輪懸在路溝邊,車身向外傾斜。
往下就是十幾米的深溝,如果車身失衡處理不當,滑下深溝就車毀人亡。貨車司機反應很快,立刻松剎車,踩油門,讓貨車繼續往上沖。待懸空的車輪著地,車廂恢復平衡,驚魂初定,他把車停下,探頭去看,相撞警車已經完全失控,它被巨大沖力彈向路另一側山崖,與山崖的石頭再次重撞,又彈回路面,傾覆于路中間,車輪朝天飛快打旋。
貨車司機很年輕,他嚇呆了,當時不假思索,立刻啟動車子,逃離出事地點。幾分鐘后他的車氣喘吁吁地翻過老鴉坡,順坡而下,快速消失于雨中。
午夜過后,這一條公路上車輛不多,十幾分鐘后才有兩輛車一前一后經過出事地點。先到的是一部小貨車,司機在事故地點停下車,跑到失事警車邊察看情況。后邊那輛車緊接著趕上坡來,這是輛轎車,速度很快。前頭小貨車司機一看又有車來,沒再耽擱,趕緊上車駛開,繞過事故現場揚長而去。后邊的轎車經過現場時稍微減速,沒有停車,但是一過現場,車主就拿手機報了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