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新的專業設置和“機械工程材料”課程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機械工程材料(第2版)》共分8章,主要內容包括工程材料的力學性能;工程材料的基礎知識;鋼的熱處理;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材料的選用和新材料等內容。本教材在編寫順序上,按照由淺入深、再深入淺出、循序漸進、便于教學的思路,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每章后附有思考題,以便于學生理解吸收本章學過的內容。
《機械工程材料(第2版)》可以作為普通高等工科院校工程、管理等專業的制造技術基礎類教材,亦可以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緒論
第一章 工程材料的力學性能
第一節 材料的強度與塑性
第二節 材料的硬度
第三節 材料的沖擊強度
第四節 材料的疲勞強度
第五節 材料的斷裂韌度
思考題
第二章 工程材料的基礎知識
第一節 金屬的晶體結構
第二節 合金的相結構
第三節 金屬與合金的結晶
第四節 合金的結晶
第五節 鐵-碳合金相圖
思考題
第三章 金屬的塑性變形與再結晶
第一節 金屬的塑性變形
第二節 冷塑性變形對金屬組織和性能的影響
第三節 回復與再結晶
第四節 金屬的熱塑性加工
思考題
第四章 鋼的熱處理
第一節 鋼在加熱時的組織轉變
第二節 鋼在冷卻時的組織轉變
第三節 鋼的退火與正火
第四節 鋼的淬火
第五節 鋼的回火
第六節 鋼的表面淬火和化學熱處理
第七節 鋼的熱處理新技術和新工藝
思考題
第五章 金屬材料
第一節 工業用鋼
第二節 鑄鐵
第三節 有色金屬及其合金
思考題
第六章 非金屬材料和復合材料
第一節 高分子材料
第二節 陶瓷材料
第三節 復合材料
思考題
第七章 常用機械工程材料的選用
第一節 零件的失效與失效分析
第二節 選材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典型工件的選材及工藝路線設計
思考題
第八章 新材料和新工藝
第一節 形狀記憶材料
第二節 膨脹材料及減振材料
第三節 金屬間化合物
第四節 非晶態合金材料
第五節 梯度功能材料
第六節 納米材料
第七節 貯氫材料
思考題
附錄
附表A 洛氏硬度與其他硬度換算表
附錄B 國內外常用鋼號對照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