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從不缺風口,2014年,許多從來不寫作的人依靠自媒體一騎絕塵,成為坐擁百萬粉絲的明星大V;2015年,社群經濟風生水起,許多社群相繼建立了自己的成功商業模式;2016年年初,一批批網紅浮出水面,微博原創視頻網紅達人papi醬一夜之間刷爆全中國,所有人才意識到原來互聯網的紅利期才剛剛開始……
這本書是我上一本《互聯網+風口》的一個分支,但這一分支正好是其中重要、基本的分支,互聯網+始于媒體+,因為內容產業是所有產業的基礎,移動互聯網革命也必須首先革的是媒體的命,以內容為基礎的整個產業生態必將重塑各類上層產業生態。在媒體+時代,各類產業生態必將隨著媒體內容生態發生的變革而升級換代。
媒體從傳統紙媒、音媒、視媒發展到門戶、移動、新媒體、虛擬現實媒體、眾媒、眾媒+,正在逐步發生革命性的裂變和爆炸。當今已經迎來了人人皆媒體,萬物皆媒體的眾媒時代,在此時代,所有形態的媒體共生共存,呈現媒體多元化的噴發態勢,并且相互交融,互存互競,“萬類媒體競自由”,隨著眾媒時代的發展,眾媒+時代也將出現,即眾媒+所有產業時代,眾媒是所有產業的基礎生態,所有產業從以眾媒為基礎生態的平臺上衍變出富媒體生態產業鏈,不止媒體為媒體,所有產業、萬物皆自成媒體,眾媒+360行,所有行業將與媒體發生關系,通過媒體實現無縫連接,萬物將以媒體為平臺,在媒體上衍生出眾多新產業。
在以個體作為媒體生態的基礎節點上,個人賦權成為每個個體的新紅利。互聯網巨頭爭霸于內容生態,欲爭奪個體內容創業者,微信、微博、今日頭條、興趣部落、知乎、豆瓣、QQ,以及各大門戶網站、論壇、博客、新聞客戶端等媒體形態群雄逐鹿、各霸一方,其個性化的文化和平臺為內容創業者提供了天然的生態環境,使得每個個體都可以憑借自身努力,依靠內容展示自己的個性,利用社交媒體塑造自己的個人品牌形象,進而挖掘自身品牌背后的商業價值,通過生產內容、通過互聯網實現個人價值,塑造明星成為當下的新風口。
自媒體的崛起標志著內容創業時代的來臨,網紅經濟的崛起標志著互聯網造星時代的開始,通過互聯網實現逆襲,成為普通人利用內容創業、實現自我價值的另一途徑,在這個人人平等地擁有和掌握信息權力的時代,人人必將擁有逆襲的無限可能。
明星競相跨界互聯網,娛樂和科技商業聯姻,品牌娛樂化,娛樂互聯網化,以媒體為商業底層生態的未來商業充滿變數。
傳統媒體、傳統企業、傳統產業開啟自我革命模式,新媒體、社群經濟、網紅經濟等各類新商業形態開啟造星模式,未來新商業時代已來。
倪衛濤
2016.6
倪衛濤,知名科技觀察家,商業模式的研究者和實戰家,網紅經濟實踐者,DoNews、鈦媒體、百度百家、UC頭條、北京時間、新浪、騰訊、網易、搜狐、鳳凰、知乎、一點資訊、今日頭條、中國日報、新華網等40多家*尖媒體的專欄作家,覆蓋主流科技和商業人群超500萬。代表作《月薪幾千的微商和月薪十萬的網紅差別究竟在哪里》,《從0到100,你也可以成為網紅明星》,可在微博@倪衛濤或者微信搜索微信號:nitaotao99,同作者交流。
第1章 媒體+時代:媒體新革命
第一節 互聯網媒體進化論 / 2
一、門戶時代:職業傳播,技術主導 / 2
二、Web 2.0時代:用戶為王,意見領袖主導輿論 / 3
三、眾媒時代:萬類媒體共競存 / 4
四、眾媒+時代:萬物皆媒體,萬物皆相連,大媒體
生態成型 / 6
第二節 眾媒時代:萬類媒體競自由 / 8
一、信息碎片化,“眾媒眾相” / 8
二、門檻降低,萬眾皆媒 / 9
三、媒體社交化,傳播結構的“眾” / 10
四、傳播平臺之“眾”,自成生態 / 11
五、終端之“眾”,跨屏傳播 / 11
六、媒體邊界消失,融媒體成主導 / 12
七、眾媒+推動社會巨變和商業重構 / 12
第三節 紙媒之死與紙媒重生 / 14
一、業界緣何認為紙媒已死 / 14
二、紙媒又緣何重生 / 16
第四節 付費墻正在成為紙媒的救命稻草 / 19
一、付費墻建立的可能性 / 19
二、付費墻的前提:獨家優質的高端內容 / 20
三、社交分享成為解決付費墻模式的一種過渡良方 / 21
第五節 媒體進入“浸入式”時代 / 23
一、新聞遇見虛擬現實,迎來“浸入式”體驗時代 / 23
二、無人機等技術的發展,為虛擬現實新聞場景
提供了條件 / 24
三、傳統媒體迎來了新的突破口 / 25
第2章 媒體+時代:內容創業大風口
第一節 內容創業時代已來,細分領域迎來爆發期 / 27
一、舊媒體已死,新媒體急生,死生交鋒 / 27
二、以信息為基礎的商業生態亟需重構 / 28
三、商業過度發展,內容極度貧乏 / 29
第二節 內容創業的優勢在哪里 / 31
一、成本低廉,認知盈余的變現法寶 / 31
二、高強的用戶黏性,易形成以內容為核心的
生態鏈 / 32
三、用戶市場廣闊,細分市場無限 / 32
第三節 自我實現的時代已來,讓你為內容付費 / 33
一、賦予內容人格和生命力,個性化私人定制 / 33
二、內容要緊追時代和潮流的趨勢 / 34
三、深挖垂直細分的市場機會 / 35
第四節 內容變現有哪些路徑 / 36
一、“付費墻”的內容變現 / 36
二、紙媒向圖書的蛻變 / 37
三、自媒體的生態變現 / 37
四、社交媒體發帖有償分享 / 38
第五節 自媒體觸動資本神經,內容變現一觸即發 / 39
一、暴走漫畫、虎嗅網、冷笑話精選爭上新三板,
自媒體內容引爆商業生態產業鏈 / 39
二、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投資自媒體矩陣,打造
自媒體生態鏈 / 40
三、“頭條號” 為自媒體開資本大道,商業生態垂
直綻放 / 41
第六節 內容時代,微信公眾號還有機會 / 43
一、“內容時代”驅動微信內容變現的爆發 / 43
二、內容生態驅動商業生態是騰訊的必由之路 / 44
三、微信的商業價值決定了高端內容創業者機
會猶在 / 44
四、錯過紅利期的微信公眾號如何走出泥沼 / 45
第七節 媒體+如何助推汽車產業實現互聯網+的彎
道超車 / 49
一、媒體+社交:即時社交打通用戶之間的強關
系鏈接 / 49
二、媒體+明星:專家達人KOL主導內容爆發 / 50
三、媒體+服務:O2O一體化引爆汽車產業大生態 / 51
第八節 汽車后市場的 “三駕馬車”:場景、服務、
商業模式 / 53
一、以內容生態為切入點打造精準人流的場景入口 / 53
二、以O2O本地車服務為紐帶實現后汽車市場資源的
深度嫁接 / 54
三、O2O+F2C+C2B三大商業模式打造汽車后市場的
閉環連接 / 55
第3章 媒體+時代:社群經濟創造新生產力
第一節 成功社群的三大根本特點 / 58
一、去中心而不缺中心 / 58
二、自組織卻有組織 / 59
三、高強度的互動關系 / 59
第二節 成功社群的三大核心要素 / 61
一、共同價值觀和一致行動的一群人 / 61
二、高效協同的社群工具 / 62
三、社群的連接關系 / 62
第三節 社群經濟的五大核心要素 / 64
一、內容 / 64
二、場景 / 65
三、互動 / 65
四、傳播 / 66
五、交易 / 66
第四節 社群的三大商業價值 / 68
一、重構商業生態,優化資源配置 / 68
二、創造專業生產力,細分市場得到開發 / 69
三、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經濟效率 / 69
第五節 社群運營的四大核心攻略 / 70
一、內容為王 / 70
二、放大參與感 / 70
三、挖掘多重場景 / 71
四、增強連接關系 / 71
第4章 媒體+時代:網紅經濟造星大風口
第一節 網紅憑什么這么紅 / 73
一、互聯網文化的貧瘠為網紅的誕生提供了
根本條件 / 73
二、互聯網時代的消費疲勞讓網紅成為用戶的消遣 / 74
三、互聯網信息的病毒式傳播引爆了網紅的自然
流行 / 74
第二節 網紅為什么能夠一夜成名 / 76
一、持續的個性內容風格 / 76
二、信息傳遞的組合方式 / 77
三、各種平臺傳播模式的差異 / 77
四、信息傳遞和用戶之間的交互性 / 78
第三節 社交網絡癥成就了網紅的一夜成名 / 79
第四節 圈養網紅的社交媒體平臺 / 82
一、視頻社交類媒體 / 82
二、中國最大的社交化媒體平臺――微博 / 83
三、美麗說和蘑菇街時尚電商社區 / 83
四、短視頻社交APP / 84
五、網紅驅動的商業利益無所不在 / 85
第五節 直擊“網紅制造”全過程,揭秘六類網紅
的造富經歷 / 86
一、顏值型網紅 / 86
二、時尚型網紅 / 87
三、爆品型網紅 / 88
四、包裝型網紅 / 88
五、奇人異事型網紅 / 89
六、被動爆紅型網紅 / 89
第六節 年入上億的網紅背后有哪些寶 / 91
一、網絡文字時代的網紅,文筆和才情共舞 / 91
二、社交圈里的網紅,從微博、直播平臺到淘
寶同款定制 / 92
三、Instagram、淘寶達人和美麗說、蘑菇街式
流量分成 / 92
四、一般網紅的基本變現模式:廣告、打賞、
出書、實體店、節目、商演 / 94
第七節 網紅一夜成名背后的深層邏輯和引爆路徑
到底在哪里 / 95
一、由內容到社交,網紅敞開心扉的自我品牌塑造 / 95
二、由社交到電商,媒體和淘寶的變現之道 / 96
三、由網紅到明星,暴富背后的隱形產業鏈 / 97
第八節 從0到100,你也可以成為網紅明星 / 98
一、內容驅動 / 99
二、社交互動 / 99
三、品牌聯動 / 100
四、交易自動 / 101
第九節 網紅制造手冊全攻略 / 102
一、白富美顏值和個性裝扮 / 102
二、熱愛和興趣 / 102
三、獨特風趣的內容和互動風格 / 103
四、信息內容傳遞的組合方式 / 103
五、網紅品牌打造的平臺選擇 / 104
六、選擇和粉絲之間的最佳互動角度 / 104
七、成為特定領域的意見領袖 / 105
八、具有樂于分享、樂于付出的精神 / 105
九、要善于借助網紅孵化器 / 105
第十節 月薪幾千的微商和月薪十萬的網紅,差別
究竟在哪里 / 107
差別一:微商是傳統銷售,網紅是個人品牌營銷 / 107
差別二:微商刷屏強制銷售,網紅將商品營銷
于無形 / 108
差別三:微商屬于簡單的銷售行為,網紅有一套
完整的商業路徑 / 109
差別四:騰訊抑制微商發展,而阿里正在孕育
網紅經濟 / 110
差別五:網紅登高望遠,微商獨守一隅 / 111
差別六:微商推銷售賣,網紅吸引營銷 / 111
差別七:微商為別人打造品牌,網紅鑄造個人
品牌 / 112
差別八:微商未來平臺化,網紅未來明星化 / 113
第5章 媒體+時代:巨頭掀起“圈地運動”
第一節 互聯網巨頭紛紛戰略投資新媒體,原因究
竟何在 / 115
一、傳統媒體日薄西山,借巨頭之船渡海上岸 / 115
二、內容時代驅動巨頭野心勃發,掀“圈地運動” / 116
三、戰略+公關,再造一個生態 / 116
第二節 移動新聞爭霸客戶端,誰主沉浮 / 118
一、定位――格局之爭 / 118
二、布局――商業模式之爭 / 120
三、品質――高度之爭 / 123
四、交互――用戶之爭 / 124
五、智能化――體驗之爭 / 124
六、大數據――生態之爭 / 125
第三節 知乎尋求護城河,探索認知盈余的變現
之策 / 126
一、碎片化的移動時代,高端社區的信息孤島凸顯 / 126
二、認知盈余的無期限,高端內容到了變現時刻 / 127
三、移動時代搜索引擎的社交綜合癥 / 128
四、選騰訊,棄百度,認知盈余的變現戰略 / 128
第四節 豆瓣推“小事”,文藝小清新布局大生態 / 130
一、點評媒體構建底層生態 / 131
二、興趣社交切入大生態 / 131
三、電商導購完成生態閉環 / 132
第五節 摘除影響力面紗,新浪微博在靜默中悄然逆襲 / 134
一、去中心化,明星大V之外的自媒體矩陣成型 / 135
二、導向下沉,主流互聯網文化全面滲透 / 135
三、電商渠道滲透,微博生態初步成型 / 136
第六節 微博社交電商化始末 / 138
一、移動革命造成門戶之死 / 138
二、阿里的社交和媒體情結 / 139
三、微商改去微博做了 / 140
第七節 新浪微博與傳統電臺“飲饗共舞”,娛樂至死
進入2.0模式 / 141
一、微博生態漸成,臺網聯動水到渠成 / 142
二、臺網聯動成為微博渠道下沉轉折點,傳統電臺效應無限放大 / 142
三、互聯網興趣文化大運動,娛樂至死進入2.0
模式 / 143
第八節 微博豹變,再續內容生態輝煌 / 145
一、媒體平臺“峰會”云集,推動生態量變升級 / 145
二、微博的泛社交化生態決定了向用戶示好的必然 / 146
三、原創隊伍彰顯微博內容生態的潛力 / 147
四、利益分成驅動自媒體內容變現 / 147
第九節 愛奇藝視頻付費和視頻+生態的探索 / 149
一、視頻付費的強勁勢能 / 149
二、視頻付費的創新模式探索 / 151
三、尋找視頻付費模式和視頻+生態模式之間
的平衡點 / 152
第十節 揭秘樂視內容生態的資本邏輯 / 153
一、互聯網基因和傳統基因再碰撞,樂視再夯實
內容引擎 / 153
二、樂視和TCL多媒體強勢協同引爆樂視智慧家庭
大生態 / 154
三、樂視的資本邏輯:以內容為切入點布局入口和
生態 / 155
第十一節 BAT、小米、樂視的媒體帝國版圖之爭,
誰是第一 / 157
一、阿里:逆生態戰略,媒體驅動生態戰略 / 157
二、騰訊:商業生態的典型戰略,內容驅動
生態變現 / 159
三、百度:內容為搜索和O2O入口而生 / 160
四、樂視:內容連接三大端口 / 161
五、小米:智能硬件群盛裝內容分發 / 161
第十二節 關于阿里收購《南華早報》的八點看法 / 163
第十三節 微信應用號即將推出,救得了微信嗎 / 165
一、出發點 / 165
二、所處位置 / 166
三、目標定位 / 167
四、野心大略 / 168
第十四節 范冰冰出席“芒種計劃”,企鵝生態要
“萬物生長” / 170
一、開放流量,實現流量全網分發 / 171
二、開放內容生產,實現內容高效化生產 / 171
三、開放用戶連接,自媒體實現一鍵連接全網 / 172
四、開放商業渠道,實現自媒體價值變現 / 172
第十五節 分答大戰知乎:分答缺沉穩,知乎缺霸氣 / 174
一、用戶大戰:分答網紅PK知乎KOL,注意力和知識巔峰對決,誰主沉浮 / 174
二、場景大戰:分答和知乎殊途同歸,誰將拉開差距走出一條新路呢 / 175
三、流量大戰:誰將更為深刻洞見人的感官體驗,掌控變現秘訣 / 176
四、戰略大戰:知乎沉穩和分答銳利,誰將完美
收場 / 177
第6章 媒體+時代:明星跨界潮
第一節 何炅入職阿里音樂,背后意味著什么 / 179
一、互聯網里的明星經濟 / 179
二、明星的跨界大舉 / 181
三、娛樂的互聯網轉型 / 181
四、音樂的娛樂生態化 / 182
第二節 李湘加盟奇虎360,明星才是互聯網
的絕配 / 183
一、注意力即流量 / 183
二、明星即資源,互聯網即渠道 / 184
三、科技和娛樂商業聯姻,明星才是互聯網的絕配 / 185
第三節 明星大腕引爆跨界流行,再不跨界就晚了 / 186
一、特色餐飲 / 186
二、互聯網CCO / 187
三、智能硬件 / 187
四、行業社區 / 187
五、創投基金 / 188
六、投資TMT / 188
七、電商網店 / 189
八、定制手游 / 189
第7章 媒體+時代:預見未來商業
第一節 媒體+:原創與IP之爭 / 191
一、原創與IP的意識形態之爭 / 191
二、專業編劇與同人作者之爭 / 192
三、藝術價值與商業利益之爭 / 193
四、傳統文化和網絡文化之爭 / 193
第二節 從1.0到4.0,“媒體+時代”的文化導向 / 195
一、興趣引導而非專業趨同 / 195
二、個性特色而非千篇一律 / 196
三、IP主導而非渠道分發 / 196
第三節 “媒體+時代”的商業路徑 / 197
一、媒體+社交 / 197
二、媒體+服務 / 198
三、媒體+電商 / 198
四、媒體+社群 / 199
第四節 明星打通娛樂經濟O2O的任督二脈 / 200
一、互聯網+電視臺主導的娛樂至死2.0時代全面
來臨 / 200
二、娛樂經濟O2O的任督二脈 / 202
三、新商業經濟站在風口等風來 / 202
第五節 媒體+生態未來的八大趨勢 / 204
一、融媒體不斷深化,生態化 / 204
二、互聯網入口沉淀,平臺化 / 205
三、場景深度加強,消費化 / 206
四、文化再度深化,個性化 / 206
五、智能技術再升級,智慧化 / 207
六、互聯網+“地球生態”加速,大規模化 / 208
七、O2O全面進擊,遷移化 / 208
八、明星遷徙互聯網,直接引爆化 / 209
第二節 眾媒時代:萬類媒體競自由
伴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升級和創新,互聯網時代萬物的媒體屬性越來越明顯,眾媒時代已經全面來臨,以媒體為基礎的社會產業大生態日漸成型,眾媒+作為互聯網+最基礎的產業形態分支,將成為社會形態商業模式的主導,全面推動產業生態革命性重組和巨變。
一、信息碎片化,“眾媒眾相”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信息碎片化同時讓媒體呈現出多元化和碎片化形態,門戶時代的信息一體化和平面化格局已經被完全打破,去中心化成為移動互聯時代的最本質特征。傳統媒體和門戶時代講究信息整齊劃一,媒體吸引用戶,用戶尋求媒體,媒體中央集權,用戶要仰視媒體,而眾媒時代卻恰恰相反,信息散落一地,原本的中央集權徹底土崩瓦解,摘掉了一切中心化的面紗,媒體的表現形態呈現出無形態的“眾”,傳統媒體,門戶媒體,自媒體,以及各種平臺媒體和新媒體異軍突起,萬箭齊發,紙媒、音媒、視媒、虛擬現實媒體、各類媒體形態如火山般噴薄而出,所有產業形態將在媒體所打造和連接的生態中裂變和重組,商業變革一觸即發。
用戶是時代的先知,用戶需求是商業變革的發動機,隨著用戶對信息需求的體驗度更高,對信息的多元化和個性化需求不斷加強,信息逐漸也呈細分化、深度化、特色化分布,出現了個性鮮明,信息人格化等人文主義特征明顯的自媒體產品,產業的專業化垂直引起媒體信息的縱向延伸,內容垂直的媒體拔地而起,成為某種行業風向標,綜合類媒體則以技術驅動內容創新,智能化和洞悉人性成為其根本核心,圖文類、視頻類、動漫類等特色富元素媒體成為新媒體內容的創新點,搞笑類、娛樂類、二次元類內容媒體在媒體的格局中脫穎而出,成為引爆流行的導火索。
二、門檻降低,萬眾皆媒
用戶對信息的痛點需求引發內容危機,信息生產的進入門檻在碎片化的時代進一步消解,曾經微博以140字引爆互聯網火爆話題成為常態,QQ空間、微信朋友圈、百度知道、知乎等短信息流密集的社區成為碎片化內容的原始制造工廠,微信公眾號的低門檻限制帶動了1000多萬人的就業。自媒體平臺、新媒體平臺、自媒體明星、品牌自媒體呈摧枯拉朽之勢席卷所有產業生態,媒體商業模式和品牌差異化凸顯,各類媒體相互競爭,陣營區分更加明顯,商業科技類媒體、健康時尚類媒體、生活服務類媒體成為這一時期的產業形態的寵兒,一切皆源于人對物質和精神生活的無限渴求,同時媒體陣營出現差異化分野,并出現不同程度的站隊和結盟,媒體生態又開始全新的商業排列和組合。
信息生產門檻出現了史無前例的塌陷,有內容表達的人皆成媒體,你我皆媒,萬物皆信息載體,任何人都可發出自己在互聯網時代的聲音,掌控話語權,成為所有信息的節點,成為內容的創造者和傳播者,任何機構和組織都可以以內容為引導,挖掘屬于自身的產業生態鏈,內容創業開始引爆產業,觸發產業格局生變,媒體業開始了史無前例的商業變現,內容差異化、內容個性化、內容生活化、內容品質化成為眾媒時代媒體引爆產業生態的觸發點,媒體創業到了最好的時代。萬眾皆媒,媒體將成為所有產業最基礎的底層生態,驅動整個產業生態的變革和發展。
三、媒體社交化,傳播結構的“眾”
眾媒時代的媒體由于個性鮮明,易于在互聯網空間進行傳播和發酵,用戶根據不同的需求和喜好進行分享和傳遞,媒體越來越帶有社交化的性質,成為社交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媒體的存在補充了社交的時間和空間罅隙,推動了社交的縱深發展,因而媒體社交化成為常態,媒體社交化同時賦予了媒體人的性格和溫度,讓媒體有了生命力,新浪微博和Twitter分別引領了中美媒體社交化的流行,不僅革新了媒體,更是重新定義了社交,融入社交的媒體更具活躍性和爆發性,融入媒體的社交更具價值性和持久性。
媒體的社交化,讓信息的傳播結構呈現出分眾化、聚眾化發展,不同媒體類型的用戶各自依媒而居,同類媒體的用戶聚為一體,呈現出媒體的多元形態。因為定向用戶對媒體的定向選擇,以用戶為核心的社交化傳播成為常態,用戶的不同,媒體傳播渠道的迥然相異,各類社交化傳播結構紛紛出現,并不止于傳播學的5W模式,S-M-C-R模式,循環模式等,傳播結構將會是單線條的一對一模式,新浪微博和Twitter的一對多模式及多對一模式,微博和微信的無限分享模式,大眾點評的分享、體驗、反饋互聯網閉環模式,更或許是陌陌的陌生人社交化媒體,朋友圈、QQ空間簡單的點贊評論模式,信息的傳播結構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各自獨立而又形成信息的閉環。
四、傳播平臺之“眾”,自成生態
在眾媒時代,媒體內容的多元化、媒體用戶的多元化,以及媒體傳播結構的多元化必然造成媒體平臺的多元化,以不同形態存在的媒體平臺構成了媒體傳播平臺的分眾化和多元化,以內容構建的資訊平臺仍然是依靠內容和技術主導的流量點擊商業模式,以關系構建的社交媒體平臺依靠社交的屬性、廣告商業變現、電子商務交易模式,以服務性內容構建的服務媒體平臺憑借同線下實體服務業的強性互動和體驗反饋,完成交易閉環……各類形態媒體平臺自成生態。
五、終端之“眾”,跨屏傳播
在眾媒時代,傳統媒體、門戶媒體、新媒體、虛擬現實媒體……各類性質的媒體搖旗吶喊,創新求變,媒體內容的終端呈現出大屏、小屏、曲屏等各種屏幕終端,PC、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智能眼鏡、電視……各類智能硬件成為媒體的終端,一種媒體可以有無限個終端屏幕呈現,形成媒體的多渠道、跨屏、跨時間、跨空間傳播,媒體平臺自成品牌,爭相占據所有終端的核心位置,構建商業生態。
六、媒體邊界消失,融媒體成主導
傳統媒體、門戶媒體、新媒體、虛擬現實媒體……各類性質的媒體在眾媒時代相互競爭又相互滲透,傳統媒體轉型門戶和新媒體,實現升級和跨越,門戶媒體轉型為移動客戶端新媒體,實現媒體移動化,新媒體又轉型升級,向體驗更佳、商業價值更高的虛擬現實媒體轉型,同時各類媒體之間又相互借鑒和融合,一種全新的媒體——融合媒體便出現了,集所有媒體的優勢于一身,實現媒體全方位的優化和創新。紙媒、音媒、視媒等媒體元素相互融合和滲透,一種融合所有媒體元素的融媒體誕生,給受眾以全新的視角。內容媒體平臺成型把觸角伸向交互性更強的關系媒體平臺,關系媒體平臺的強連接關系又把各類服務信息轉移到線上,向服務和商業性質更加濃厚的服務媒體平臺升級創變,最后又融為一體。
隨著所有媒體生態漸漸成形,集中優勢完成合體,商業化步伐加快,所有媒體形態之間在逐漸完成交融和互動,他們的合體——融媒體將擔當他們最后的也是最成功的角色,完成使命傳承。媒體裂變,升級,融合,融媒體將成媒體生態的主導,引領整個媒體產業和生態產業的發展。
七、眾媒+推動社會巨變和商業重構
在眾媒時代,眾媒+所有行業將成為這一時期最基本的產業生態重組模式,眾媒+工業將是眾媒時代工業的媒體創新突破口,工業媒體作為工業的風向標引領工業的發展、升級和變革,當下的工業媒體或者說新概念便是工業4.0。工業4.0是用物聯信息系統將工業生產中的供應、制造、銷售信息數據化、智慧化,達到快速、有效、個人化的產品供應。工業4.0讓工業生產系統化、智能化、定制化,隨著工業4.0上升到國家戰略,工業4.0通過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物流完成對整個工業社會的商業重組和財富再分配。眾媒+農業是眾媒時代農業的媒體創新觸發點,時下的農業媒體或概念更多地隱匿在農業電商的商業模式之中,已經完全商業化,而農業電商的內容驅動電商化功不可沒,以農業作為內容的媒體平臺通過眾媒+的商業模式滿足社會最底層的農民群眾的物質需求,完成對農業生態的重組和創變,讓農業生產實現智慧化,農產品副業無限增值,農業生態系統化加強,農業新產品的培育高效進行。眾媒+服務業將讓所有傳統的線下服務業通過專業深度、垂直細分的內容媒體平臺引導線上用戶的線下消費,實現內容對服務的直接引流和變現,從而形成以媒體為中心的服務業產業大生態。
眾媒+時代,產業通過媒體實現跨界融合,商業重組將成為新常態,而媒體為不斷適應人的需求而追求創新,眾媒時代,正如有人所言:“人成為種子,媒體成為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