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機械設計基礎(附CD光盤1張)(第2版)》在滿足有關專業對機械設計基礎(非機械類)課程要求的前提下,貫徹少而精、廣而淺的原則,力求重點突出、繁簡得當、語言通達。書中盡量采用新近頒布的國家標準;對有關章節作了適當的合并;對復雜的公式進行了合理簡化。全書內容共14章:包括緒論、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間歇運動機構、機械的調整和平衡;連接、撓性傳動、嚙合傳動、輪系、軸、軸承、聯軸器、離合器、制動器、彈簧等章節。書后還附有配套光盤版的學習指南,為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作了進一步說明,同時還編入了大量復習題以供學習時參考。
本書可作為高等工業校本、專科學生學習非機械類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材,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序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機械的組成
第二節 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
第三節 機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計算準則
第四節 機械零件的設計方法
第五節 機械零件的常用材料及選擇原則
第六節 機械零件的制造工藝性及標準化
第七節 本課程的研究內容、性質和任務
習題
第二章 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
第一節 平面機構的組成
第二節 平面機構的運動簡圖
第三節 平面機構的自由度
習題
第三章 平面連桿機構
第一節 鉸鏈四桿機構的基本形式及應用
第二節 鉸鏈四桿機構的傳動特性
第三節 鉸鏈四桿機構的曲柄存在條件
第四節 鉸鏈四桿機構的演化
第五節 平面四桿機構的設計
習題
第四章 凸輪機構
第一節 凸輪機構的應用和分類
第二節 從動件的常用運動規律
第三節 按已知運動規律繪制凸輪輪廓
第四節 凸輪機構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習題
第五章 間歇運動機構
第一節 棘輪機構
第二節 槽輪機構
習題
第六章 機械的調速與平衡
第一節 機械速度波動的調節
第二節 機械的平衡
習題
第七章 連接
第一節 螺紋
第二節 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鎖
第三節 螺紋連接
第四節 螺紋連接的預緊和防松
第五節 螺紋連接的強度計算
第六節 螺紋連接件的材料及許用應力
第七節 提高螺栓連接強度的措施
第八節 軸轂連接
習題
第八章 撓性傳動
第一節 帶傳動概述
第二節 帶傳動的工作情況分析
第三節 V帶傳動的設計
第四節 V帶輪的設計
第五節 帶傳動的張緊、使用和維護
第六節 鏈傳動概述
第七節 鏈傳動的工作情況分析
第八節 滾子鏈傳動的設計
第九節 滾子鏈鏈輪
第九章 嚙合傳動
第十章 輪系
第十一章 軸
第十二章 軸承
第十三章 聯軸器、離合器和制動器
第十四章 彈簧
參考文獻
讀者信息反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