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為了了解中國當代回族女性的現狀及其變化,歷時3年多,隨機對50余名不同職業、不同地域的具有代表性的回族女性,對她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婚姻、家庭等情況進行了全面的了解和個案研究。本書的優點有:其一,本書為中國回族婦女進行田野調查的訪談錄,并配以訪談者的圖片,為珍貴的田野調查資料。
武宇林,北方民族大學二級教授,日本廣島大學文學博士,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所所長,一級美術師,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中國回族學會理事,寧夏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主要研究領域為民俗學、回族學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獲獎作品有:《中國花兒通論》獲中國民間文藝第九屆“山花獎”;臼文版《絲綢之路口傳民歌花兒研究》獲寧夏第十屆社科評獎著作一等獎;《寧夏固原回族民俗》獲寧夏第八次文學藝術獎·藝術理論一等獎;《寧夏回族刺繡》《寧夏回族剪紙》獲寧夏第十二屆社科評獎著作二等獎、全國很好科普作品獎;《寧夏回族女教師口述實錄》獲寧夏第十三屆社科評獎著作一等獎。還出版了《中國回族用品研究》《中國回族剪紙》(阿拉伯文版)《中國回族刺繡》(阿拉伯文版)等著作。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
前言
一、寧夏回族自治區
回族女性教育是我的使命——記寧夏同心縣韋州鎮回族女教師馬新蘭
巧手剪出美麗人生——記寧夏同心縣回族美術教師井春霞
快樂的農家生活——記寧夏吳忠市利通區回族女農民馬桂蘭
我的從政生涯——記寧夏固原市政協副主席馬蓮
回族刺繡譜新篇——記寧夏西吉縣回族婦女馬蘭
善身善世善千秋——記寧夏麥麗燕基金會理事長洪梅香
悠悠歲月教育情——記寧夏回族女教育工作者馬英玲
傳承回族民間藝術的母女倆——記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研究員安宇歌
誰說女子不如男——記寧夏廣播電視監測中心主任紀峰
絢麗的舞蹈人生——記寧夏大學回族女教授馮雅麗
藍天上的醫者仁心——記寧夏衛生廳保健局回族女醫生王馥瑜
留學阿拉伯國家的回族五姐妹——記寧夏大學阿拉伯語教師趙玉風
日本之行——記寧夏吳忠市回族女性楊玉萍
我在阿聯酋上大學——記寧夏銀川市回族姑娘丁飛彤
塞上畫壇一牡丹——記寧夏回族女畫家曾杏緋
每一個孩子都重要——記寧夏回族女校長馬恒燕
二、甘肅省
我的追求:做一名真正的回族“文化人”——記甘肅省社會科學院回族女學者馬東平
從甘肅到敘利亞的求索——記甘肅回族女青年毛戰琴
三、青海省
青海玉樹連著寧夏銀川——記青海回族女教師周娟
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焉耆——我可愛的家鄉——記新疆焉耆縣文聯副主席寇玉英
五、北京市
我和企業融為一體——記北京西部馬華餐飲有限公司總經理馬華
年華似火——記北京 東方婦女老年大學副校長回春茹
北京牛街是我成長的搖籃——記北京市牛街辦事處書記沙秀華
民族教育是我熱愛的事業——記北京市回民中學校長王靜
民間對外友好交流的使者——記中央民族大學退休回族女干部穆淑惠
民族宗教界人士的良師益友——記北京市海淀區民宗僑辦主任劉希英
六、黑龍江省
回回餐館的女主人——記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回族女性馬麗鳳
五彩人生——記哈爾濱市回族女性馬虹
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廠長——記哈爾濱市回族女性劉麗馥
七、云南省
絢麗多彩的回族村寨生活——記云南省巍山縣永建鎮回族女性朱蓮飛
八、河南省
母親挺我上大學——記河南省回族女大學生張雯
九、福建省
福建回族女性一瞥——記福建省石獅市回族女性郭一勤
愿望之都——廈門——記寧夏固原市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的回族女實習生
十、浙江省
嫁給阿拉伯人的寧夏“花兒”——記浙江義烏回族女性馬玉花
十一、四川省
川西高原是我的精神家園——記四川省回族女攝影家穆群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