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第一南山經①
《南山經》之首曰(昔隹)山②。其首曰招搖之山,臨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華③,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饑。有木焉,其狀如榖而黑理④,其華四照⑤,其名曰迷,佩之不迷⑥。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⑦,伏行人走⑧,其名曰狌狌⑨,食之善走。麗(上鹿下旨)之水出焉⑩,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疾。
注釋:
①《南山經》為《山海經》的首經,這一經又分三部分,分記南方三列山系諸山的名稱、物產和發源于諸山的河流,并對三列山系的山神形狀及祭祀時的禮儀作了介紹。②(昔隹)(què)山:一作“鵲山”。③華:同“花”。④“其狀”句:謂樹的形狀像構樹而有黑色紋理。榖(gǔ),當作“榖”。榖,樹木名。即構樹,也叫楮(chǔ)樹,葉似桑,多澀毛,果實圓紅,樹皮可造紙。黑理,黑色紋理。⑤華:光輝。⑥迷:指迷失道路。⑦禺(yù):動物名。似獼猴而大,赤目長尾。⑧伏行人走:謂匍匐而行,又能像人一樣直立而跑。⑨狌狌(xīngxīng):動物名。即猩猩。⑩(上鹿下旨):音jǐ。育沛:動物名。具體不詳。瘕(jiǎ)疾:腹內結塊的病。
趣味使用指南
如果時間機器被發明,人們便可以去到未來看看iPhone66s是什么樣子;
如果成功跨過第四維空間,回到過去查查古籍資料什么的,也不是沒有可能;
如果睡著了醒來發現周圍一切全都變了樣,如果不小心進了另一扇門,如果走在路上被什么奇異的光給籠罩……
別說什么沒可能,有生之年狹路相逢什么都沒法幸免。吃飯咱先拿筷子,看書先不談看書,咱就先說穿越。
知識還是要有的,萬一真穿越了呢?
穿到未來就賣弄一下自己的古代史,穿到過去那就先來一本《山海經》,有助于走上人生巔峰。
《山海經》里記載了上千種動物和植物,真不知道那個時代人們過得什么苦日子,好像能放到嘴里的都要吃上一吃。在《山海經》里,除了人形生物沒有成為人們的腹中餐,其他的,好像都為人類的生存做了不小的貢獻,那句話怎么說來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還是唯一標準。
當然,如果有幸穿越到那么遠古的時期,最好先動手動腦整一塊兒狌狌肉吃吃,這肉雖然不比可長生不老的唐僧肉,但……可以保命,畢竟“食之善跑”,吃了能自動習得“凌波微步”,切記,逃跑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