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能源價格改革為主題,研究中國化石能源領域的價格改革,同時介紹能源價格改革的國際經驗,為中國能源價格改革提供政策建議。
“十三五”期間能源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比較低的能源需求“新常態”。由于中國產業重工化的耗能特征,即使中國仍處于城市化、工業化發展階段,一旦基礎設施建設“最熱鬧”的時期過去,能源、電力需求就將呈現比較低的增長速度。與需求增長速度相關的是“去產能”速度,目前龐大的能源產能將抑制能源價格,在量價雙弱的情況下,能源行業需要通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來生存和發展,這需要宏觀能源體制和價格改革的支持與配套。
能源體制改革和能源價格市場化改革密切相關、相互促進,既有改革的復雜性,也受宏觀經濟的影響,因此將會是一個復雜的漸進的過程。“管住中間、放開兩頭”是能源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也與價格改革相關。
從能源體制上說,打破產業鏈一體化壟斷是價格市場化改革的基本要求,“管住中間”針對能源的自然壟斷,“放開兩頭”可以在技術和資本門檻要求相對比較低的環節為民營資本提供投資機會,促進市場主體多元化競爭環境是能源價格由市場決定的基本條件,因此需要體制改革支持價格改革。
從價格機制上說,以往能源價格的確定和調整常常是政府權衡政策目標和各方利益博弈的結果。現階段國有能源企業不僅有經濟目標,還常常強調“社會責任”,再加上與政府的隸屬關系,能源價格和補貼的運作過程不透明,這些都導致民營對國企的不信任而缺乏“混合”的興趣。對價格的行政干預可能導致收益的不確定性,這使“混合”的民營資本面臨收益的不確定性,而收益的不確定性又將影響民營資本“混合”的積極性,因此需要能源價格改革支持能源體制改革。
現階段能源供大于求和低能源價格有益于能源改革。能源改革(尤其是其中更加敏感的能源價格改革)有兩個基本前提條件:一是能源供需必須寬松。因為政府很難在能源短缺的時候進行改革,這個時候滿足能源需求是首要任務,效率是其次,而改革是為了提高效率,滿足需求可以沒有改革。二是能源價格必須是穩定的或者是下行的。因為能源價格改革的最大阻礙在于改革后價格可能上漲,從而影響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在低能源價格的背景下進行改革,不會導致價格上漲,無非只是改變以前錯誤的定價方式,價格不變甚至降價,改革必然受到歡迎。因為相對而言,消費者更關心的是改革是否導致價格上漲,而不是政府以何種方式定價。在低能源價格時進行改革,可以最小化改革對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的影響。
“十三五”期間能源體制改革將可能發生什么變化?能源體制改革的基本內容是在完善能源行業政企分開、油氣網運分開,電力售電側改革的基礎上,逐步建成能源行業“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體制架構,形成能源市場化競爭機制。改革過程中重視向社會資本開放,政府通過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逐步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能源計劃。
在能源體制改革的同時,政府的能源管理職能需要相應轉變。政府需要研究和提出適合中國國情的能源行業體制,盡可能避免改革走彎路。在強化政府能源監管的同時,如果有必要干預能源市場,則盡可能采用市場化手段進行干預。政府在逐步放開能源計劃約束的同時,需要加強能源行業戰略規劃。任何能源改革都必須將能源行業安全高效運行和可靠供應作為大前提,這是政府能源職能的關鍵所在。
林伯強,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Santa Barbara)經濟學博士。現任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能源經濟與能源政策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是2008年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其目前主要的研究和教學方向為能源經濟學和能源政策。國內兼任國家能源委員會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價格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能源學會副會長,新華社特聘經濟分析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特約觀察員。國際方面現兼任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能源顧問委員會委員和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議程低碳能源理事會委員。
第1章 中國成品油價格改革
1.1 中國成品油的價格構成及定價機制改革
1.1.1 中國現有成品油定價機制及成品油價格構成
1.1.2 中國成品油價格改革歷程
1.2 中國成品油現有稅種及稅費改革
1.2.1 中國成品油現有稅種及稅率
1.2.2 中國成品油稅費改革
1.3 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改進與效率評價
1.3.1 定價機制改革前后成品油價格的調整頻率和幅度
1.3.2 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油價的聯動初判
1.3.3 國內成品油價格同國際原油價格關聯的實證分析
1.3.4 附錄
1.4 成品油價格改革的影響
1.4.1 通貨膨脹與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
1.4.2 關于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經濟和社會影響的實證分析
1.5 完善中國成品油價格機制的思路和方向
1.5.1 改革的方向和思路
1.5.2 改革的時機
1.5.3 改革的配套措施
第2章 中國天然氣價格改革
2.1 天然氣價格改革的發展歷程
2.1.1 中國天然氣價格改革的發展
2.1.2 定價機制改革重點:市場凈回值法
2.2 居民階梯氣價改革
2.2.1 全國天然氣階梯氣價執行情況匯總
2.2.2 階梯氣價實行中的難點
2.3 進一步改革的思路
第3章 中國煤炭價格改革
3.1 煤炭價格市場化改革歷程
3.1.1 煤炭價格市場化改革的歷史回顧
3.1.2 煤炭價格改革分析
3.1.3 近年來煤炭行業的運行
3.2 煤炭價格構成、指數和煤炭期貨
3.2.1 煤炭價格構成
3.2.2 煤炭價格指數
3.2.3 煤炭期貨
3.3 煤炭資源稅改革
3.3.1 煤炭資源稅改革的背景
3.3.2 煤炭資源稅改革的影響
3.4 煤炭價格低迷困局與改革
3.4.1 產業低迷困局
3.4.2 煤炭行業供給側改革
第4章 中國電力價格改革
4.1 電力價格改革及發展歷程
4.1.1 中國電力價格改革的歷史過程
4.1.2 現階段中國電價的構成
4.1.3 中國電價分類的變化
4.2 新一輪電力改革
4.3 完善煤電聯動機制
4.3.1 中國煤電聯動機制綜述
4.3.2 嚴格按照煤電聯動下政府應該提高的電價
4.3.3 煤電聯動評價
4.4 完善中國電力價格機制的思路和方向
第5章 能源價格改革與能源體制改革的互動
5.1 能源價格改革離不開體制改革
5.1.1 能源體制改革的內容
5.1.2 能源體制改革對價格改革的重要性
5.1.3 能源體制改革與價格改革的主要方向
5.2 油氣體制改革
5.2.1 上游環節的準入和開放
5.2.2 中游環節的管網分離
5.3 電力體制改革
5.3.1 電力體制改革的現狀與問題
5.3.2 本輪電力體制改革的目標
5.3.3 本輪電改的主要方案、措施和內部邏輯關系梳理
5.3.4 電力體制改革對電價改革的影響
第6章 成品油價格機制與改革的國際經驗
第7章 天然氣價格機制與改革的國際經驗
第8章 煤炭價格機制與改革的國際經驗
第9章 電力價格機制與改革的國際經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