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進化心理學影響,學界認為人們對面孔可信性的判斷可追溯至進化過程中人類的一種適應行為。《面孔:群際信任的進化密碼》運用記憶領域的生存加工優勢范式,在自建的面孔素材庫的基礎上,通過四個行為實驗逐步展開驗證,嘗試揭示群際信任產生的進化證據。實驗發現,人們對個體層面的真人面孔和3D面孔的不信任特質的記憶具有生存加工優勢,這證實了進化論的負性刺激偏差觀點。同時,《面孔:群際信任的進化密碼》還從社會認同理論的社會歸類、社會認同兩個層面出發,進一步驗證了由面孔所傳遞的群際信任同樣具有進化特質。
序言
前言
第1章 群體合作與利他:人類的進化路徑 1
1.1 達爾文難題 1
1.2 群體合作:進化的方向 5
1.3 群體選擇理論的復興 14
第2章 群際信任的研究進展 17
2.1 信任 17
2.2 群際信任 20
2.3 群際信任的研究現狀 27
2.4 群際信任研究的發展趨勢 55
第3章 面孔可信性的進化意義 58
3.1 面孔可信性的內涵 58
3.2 面孔可信性的神經生理學證據 62
3.3 面孔可信性的進化論解釋 64
第4章 面孔可信性的進化特質推論與證實 70
4.1 面孔可信性的進化意義求證的手段 70
4.2 個體層面面孔可信性生存加工優勢的求證 79
4.3 群體層面面孔可信性生存加工優勢的求證 112
第5章 面孔可信性特質的進化特點 156
5.1 不信任面孔的生存加工優勢 157
5.2 信任面孔的生存加工優勢 159
參考文獻 164
附錄 186
后記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