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顧氏喉科方技薈萃》:
【檢查】咽部干燥少津,咽壁黏膜淡紅,且無充血現象,或黏膜萎縮。舌淡紅少苔,脈微弱或大而無力。
【治法】益氣生津,養陰和咽。
6.血虛型
【癥狀】咽喉干癢不適,微癢,午后加重。伴有面色萎黃,唇淡無華,皮膚枯燥。
【檢查】咽喉部少津,甚或咽部黏膜萎縮。指甲按壓無血色。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養血潤燥。
7.陽虛型
【癥狀】咽喉紅腫不顯,時覺發緊而脹,或微痛不適,或干癢,或咽部暗紅而略呈水腫之狀。吞咽不利,咽中似有異物梗阻感,或天突部有腫塊附著,吞吐不利,但進食無礙。伴口干而不思飲,或欲熱飲而量不多,面色蒼白,氣短聲怯,形寒肢冷,或腹冷疼痛,耳鳴眼花,腰膝酸軟,下肢欠溫,大便溏稀。
【檢查】咽部或喉部紅腫不顯,其色略帶淡白,或暗紅而無光澤,但周圍不充血,咽后壁淋巴顆粒增多而不充血,黏膜較薄,或呈萎縮狀,但無結痂充血。舌淡苔白而潤,脈沉或微弱。
【治法】扶陽溫腎,引火歸元;或溫補脾腎。
8.脾虛濕阻型
【癥狀】咽喉干澀微痛,或似有異物梗阻感;或如煙熏火灼,伴大便微溏。飲食如常。
【檢查】咽部黏膜中度水腫,輕度充血,咽后壁淋巴濾泡增生。舌體胖嫩,苔薄膩,脈平或濡。
【治法】健脾滲濕。
9.氣滯血瘀型
【癥狀】咽喉干燥灼熱,發脹,吞咽不利,咽中似有異物梗阻,疼痛尤甚,或干痛。一般伴隨癥狀不明顯,或較輕微。
【檢查】咽后壁及側索肥厚,簾珠突出,甚則成片色紅腫脹,淋巴濾泡突起,色暗紅,或色淡光滑。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沉弦或弦澀。
【治法】理氣活血化瘀。
10.余邪殘留型
【癥狀】多有反復發作病史。咽中干燥而癢,似有毛刺附著,疼痛,或喉間似有痰涎,阻塞喉間,咯而不出。伴咳嗽,甚則惡心。
【檢查】咽部黏膜暗紅。咽后壁見有散在性的淋巴濾泡,且附著少量的白色痰涎。舌質淡紅,無苔或苔黃,脈細弱或細數。
【治法】清肺養陰,生津利咽。
第二節乳蛾
乳蛾又稱喉娥,是喉科常見多發病,因喉核部(即扁桃體)出現腫脹,或紅或不紅,形如乳頭,狀如蠶蛾,故以“乳蛾”稱之。
急性乳蛾
急性乳蛾的特點是發病急,病程短,臨床多以喉間(核)一側或兩側紅腫疼痛,吞咽困難,伴有發熱惡寒.頭痛.咳嗽.脈浮等全身癥狀。現代醫學稱之為“急性扁桃體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