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計算機導論/高等院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列》針對計算機和其他IT專業學生的發展需求,結合一系列計算機學科的豐富知識和實驗,把計算機學科的概念、理論和技術知識融入在實踐當中,使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熱情,加深對專業知識的認識、理解和掌握。《新編計算機導論/高等院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列》內容包含了計算機學科的各個方面,涉及計算機學科體系,計算機與數據,計算機硬件與體系結構,計算機網絡與因特網,計算機軟件與信息標準化,文字處理、電子表格和演示文稿,數據組織與數據存儲,多媒體與數字藝術,算法、程序設計與數據結構,數據庫、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軟件工程與軟件測試,信息安全與風險責任,職業、職業素質與法律等。《新編計算機導論/高等院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列》還以實驗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安排了對Word、Excel、PowerPoint、Access、Visio和Project等常用軟件的學習,理論聯系實際,教學與實驗內容豐富、生動。《新編計算機導論/高等院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列》是全新設計編寫的學科綜述性導引課程教材,可作為高等院校IT專業“計算機導論”課程的主教材。
前言
讀者指南
第1章 計算作為一門學科
1.1 計算學科的歷史背景
1.1.1 《計算作為一門學科》報告
1.1.2 CC1991的主要成果
1.1.3 CC2001.的主要成果
1.2 CC2004與本科教育知識體系
1.2.1 計算學科領域的分化
1.2.2 計算機科學學科的知識領域
1.2.3 計算機工程學科的知識領域
1.2.4 軟件工程學科的知識體系和領域
1.2.5 信息系統學科的知識領域
1.2.6 信息技術學科的知識領域
1.3 計算的本質與計算學科的定義
1.3.1 機械計算機器
1.3.2 計算機硬件的歷史
1.3.3 圖靈對計算本質的揭示
1.3.4 現代計算機的產生及計算學科的定義
1.3.5 計算學科的根本問題
1.4 計算學科各主領域的主要內容
1.4.1 離散結構
1.4.2 程序設計基礎
1.4.3 算法與復雜性
1.4.4 體系結構
1.4.5 操作系統
1.4.6 網絡計算
1.4.7 程序設計語言
1.4.8 人機交互
1.4.9 圖形學和可視化計算
1.4.10 智能系統
1.4.11 信息管理
1.4.12 軟件工程
1.4.13 社會和取業
1.4.14科學計算
1.5 抽象、理論和設計三個學科形態
1.5.1 抽象形態
1.5.2 理論形態
1.5.3 設計形態
1.5.4 三個學科形態的內在聯系
1.6 計算學科的教育問題
1.6.1 “工科”還是“理科
1.6.2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1.6.3 能力培養
1.6.4 創新意識培養
1.7 閱讀與思考:人工智能之父——圖靈
1.8 主要術語
1.9 練習與實驗
第2章 計算機與數據
2.1 馮·諾依曼的定義
2.2 計算機系統基礎
2.2.1 軟件
2.2.2 計算機分類
2.2.3 微型計算機的兼容性
2.2.4 外圍設備
2.2.5 計算機網絡
2.2.6 因特網
2.3 用戶界面
2.3.1 提示
2.3.2 命令
2.3.3 菜單和對話框
2.3.4 圖形對象
2.3.5 指示設備
2.3.6 鍵盤
2.3.7 監視器
2.3.8 聯機幫助
2.4 數據和數的表示
2.4.1 存儲和組織數據
2.4.2 計算機內部的數據
2.4.3 表示數據
2.4.4 十六進制與八進制
2.4.5 十進制和二進制
2.4.6 進制的轉換
2.4.7 整數表示法
2.4.8 浮點表示法
2.5 閱讀與思考:現代計算機之父——馮·諾依曼
2.6 主要術語
2.7 練習與實驗
第3章 計算機硬件與體系結構
3.1 數字電路
3.1.1 系統內部
3.1.2 集成電路
3.1.3 主板
3.1.4 數據傳輸
3.2 內存
3.2.1 隨機訪問存儲器.
3.2.2 虛擬內存
3.2.3 只讀存儲器
3.2.4 CMOS存儲器
3.2.5 地址空間
3.3 中央處理器
3.3.1 CPU體系結構
3.3.2 指令與指令周期
3.3.3 CPU的性能因素
3.3.4 流水線和并行處理
3.3.5 雙核處理器
3.4 輸入輸出
3.4.1 擴展槽和擴展卡
3.4.2 擴展端口和電纜
3.5 穆動計算技術
3.6 閱讀與思考:摩爾定律
3.7 主要術語
3.8 練習與實驗
第4章 計算機網絡與因特網
4.1 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
4.1.1 網絡的歷史
4.1.2 網絡分類
4.2 網絡的組成與結構
4.2.1 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組成
4.2.2 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
4.2.3 網絡拓撲結構
4.2.4 網絡傳輸介質
4.3 網絡互聯與通信協議
4.3.1 網絡互聯
4.3.2 網絡互聯設備
4.3.3 網絡協議
4.3.4 IP地址、子網掩碼與域名
4.3.5 統一資源定位符
4.3.6 lPv6協議
4.4 網絡軟件
4.4.1 網絡操作系統
4.4.2 網絡應用程序
4.4.3 網絡軟件許可證
4.4.4 工作流軟件和群件
4.5 多功能的Web瀏覽器
4.5.1 萬維網
4.5.2 Web門戶網站
4.5.3 因特網多媒體
4.5.4 文件傳輸
4.5.5 因特網交互活動
4.6 Web創作和站點管理
4.6.1 網頁制作
4.6.2 HTML及其制作工具
4.6.3 網頁設計提示
4.6.4 發布網頁
4.7 閱讀與思考:一個網絡管理員的心里話
4.8 主要術語
4.9 練習與實驗
第5章 計算機軟件與信息標準化
5.1 計算機軟件的歷史
5.2 計算機軟件基礎
5.2.1 計算機程序
5.2.2 計算機軟件
5.2.3 享有版權的軟件
……
第6章 文字處理、電子表格和演示文稿
第7章 數據組織與數據存儲
第8章 多媒體與數字藝術
第9章 算法、程序設計與數據結構
第10章 數據庫、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
第12章 信息安全與風險責任
第13章 職業、職業素質與法律
第14章 實驗總結與綜合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