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設備工程(第2版)/機械工業出版社高職高專土建類“十二五”規劃教材》可作為高等院校建筑學、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專業的教材使用,也可作為監理工程專業和物業管理相關專業的學生、建設單位工程管理人員和施工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第2版序
前言
緒論
第1章 流體力學基本知識
1.1 流體的主要物理性質
1.2流體靜力學基礎
1.3 流體動力學基礎
1.4 流動阻力與能量損失的
基本概念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建筑內部給水系統
2.1 給水水質和用水定額
2.2 給水系統和給水方式
2.3 給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設
2.4 常用管材、附件和設備 第2版序
前言
緒論
第1章 流體力學基本知識
1.1 流體的主要物理性質
1.2流體靜力學基礎
1.3 流體動力學基礎
1.4 流動阻力與能量損失的
基本概念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建筑內部給水系統
2.1 給水水質和用水定額
2.2 給水系統和給水方式
2.3 給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設
2.4 常用管材、附件和設備
2.5 給水管道水力計算簡介
2.6 高層建筑給水系統特點
2.7 施工圖中常用圖例、符號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 建筑消防給水系統
3.1 消火栓給水系統
3.2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3.3 其他固定滅火設施簡介
3.4 高層建筑消防給水系統
3.5 施工圖中常用圖例、符號
思考題與習題
第4章 建筑內部排水系統
4.1 排水系統的分類和污水
排放條件
4.2 建筑內部排水系統的組成
4.3 衛生器具及管材
4.4 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設
4.5 排水管道計算簡介
4.6 屋面雨水排水系統
4.7 高層建筑排水系統的特點
4.8 施工圖中常用圖例、符號
思考題與習題
第5章 建筑熱水供應與飲水供應
5.1 熱水供應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5.2 熱水的加熱方式和供應方式
5.3 熱水管網的布置及敷設
5.4 高層建筑熱水供應系統
5.5 飲水系統及制備方法
5.6 飲水供應
思考題與習題
第6章 居住小區給水排水工程
6.1 居住小區給水排水工程概述
6.2 居住小區給水系統水力
計算簡介
6.3 居住小區排水系統水力
計算簡介
6.4 常用管材、配件和附屬
構筑物
思考題與習題
第7章 建筑中水工程
7.1 建筑中水系統概述
7.2 中水水質與水量平衡
7.3 建筑中水處理工藝及設施
思考題與習題
第8章 傳熱學基本知識
8.1 傳熱的基本概念
8.2 傳導、對流、輻射傳熱
8.3 傳熱過程
思考題與習題
第9章 建筑供暖系統
9.1 供暖系統設計熱負荷
9.2 供暖系統的散熱設備
9.3 供暖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9.4 供暖管網的布置和敷設
9.5 常用管材、附件及設備
9.6 熱水供暖系統水力計算簡介
9.7 高層建筑供暖系統特點
9.8 施工圖中常用圖例、符號
9.9 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
思考題與習題
第10章 建筑通風
lO.1 建筑通風概述
〕0.2 通風方式的分類和組成
10.3 通風量的確定
10.4 通風設備
10.5 高層建筑防煙、排煙
10.6 施工圖中常用圖例、符號
思考題與習題
第11章 空氣調節
11.1 空氣調節系統概述
11.2 室內氣流組織
11.3 空氣處理和消聲減振
11.4 冷熱源設備
11.5 常用的幾種空調系統簡介
11.6 施工圖中常用圖例、符號
11.7 建筑節能簡介
思考題與習題
第12章 電工基本知識
12.1 直流電路
12.2 正弦交流電的基本物理量
12.3 三相電路
第13章 建筑基本電氣系統
13.1 建筑電氣系統的基本作用
13.2 建筑電氣系統的分類和
組成
思考題與習題
第14章 供配電系統
14.1 電力系統概述
14.2 用電負荷的計算簡介
14.3 常用低壓電氣設備
14.4 民用建筑供配電線路
14.5 施工圖中常用圖例、符號
思考題與習題
第15章 電氣照明
15.1 照明的基本知識
15.2 電光源和燈具
15.3 人工照明標準和照明設計
15.4 照明供配電系統和電照
平面圖
15.5 施工圖中常用圖例、符號
思考題與習題
第16章 建筑弱電系統
16.1 有線電視系統
16.2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16.3 智能建筑與綜合布線
16.4 施工圖中常用圖例、符號
思考題與習題
第17章 安全用電與建筑防雷
17.l 安全用電
17.2 保護接地與保護接零
17.3 建筑防雷
思考題與習題
附錄
參考文獻
緒論
近年來,我國大、中城市擴展建設了各種社區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小城鎮建設更是曰新月異。各式各樣的建筑風格迥異,使用功能增多,裝備水平不斷提高。為了滿足生活和工作上的需要,為用戶提供衛生、舒適、安全的生活、工作環境,在建筑物內普遍設置了完善的給水、排水、供暖、通風、空調、供電、電視、電話、火災自動報警、燃氣、保安等設備系統。這些設備系統統稱為建筑設備,它們在現代建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建筑設備是現代建筑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現代建筑的各種管道及電纜線路遍布各處。同時建筑設備各學科之間與建筑、結構設計及施工方法之間,都存在著相互協調的關系。在使用功能和設備配置方面,彼此相互影響。建筑設備是為使用而服務的,建筑設備對建筑也同時會提出許多要求。如:機房配置、尺寸和結構尺寸要求;管道穿越樓板、墻、基礎的要求;對管道保溫、隔熱、防腐要求;對噪聲及吸噪要求;對排水及防漏要求;對防火、防煙、防爆要求;建筑照明、送風、回風、新風管道與裝飾的關系等。所有這些需相互配合的問題,相關各專業均應從建筑物總體最佳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出發,反復協商,妥善解決。此外,建筑設備運行中的節能、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對于建筑業而言,《建筑設備工程》課程是十分重要的。’
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各門學科之間是相互滲透和相互影響的,我國建筑設備工程技術也不例外,由于受到多門學科發展的影響而迅速發展。例如,智能建筑是現代信息處理技術與建筑藝術相結合的產物;塑料工業與安裝技術的迅速發展,改變了傳統的給水與供熱模式。隨著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不斷涌現,我國建筑設備正朝著體積小、重量輕、能耗少、效率高、噪聲低、功能多、造型新穎等多方面發展。其發展趨勢歸結為如下幾個方面:
1.時尚性
所謂時尚性,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產生觀點的不斷更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會產生產品的優勝劣汰。
2.節能環保
建筑設備是否先進,不僅是安全、適用、美觀,還要看是否高效、節能和對環境會不會造成污染。能耗大和污染重的被淘汰,由新興綠色產品替代。
3.多學科綜合性
現代建筑設備,涉及到所有與建筑本身有密切關系的機電和信息設備,種類繁多,功能豐富,技術含量高,智能化設備將得到迅速發展。
《建筑設備工程》是一門專業技術課,學習本課程的目的,在于掌握建筑設備工程技術的基本知識,領會基本原理,培養綜合考慮和合理處理各種建筑設備與建筑主體之間關系的能力,從而做出適用、經濟合理的決定,提高建筑整體使用價值,為改善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