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適逢2014年黃埔軍校建校九十周年之際出版,以此作為這所偉大軍校的獻禮。全書共計十三章,自黃埔軍校建校起一直寫到退出大陸。不但介紹了黃埔師生在這段時間中波瀾壯闊的歷史和功績,比如東征、北伐、內戰、抗日等等,同時也描述了大量曾經影響中國歷史的黃埔精英們不為人所知的故事,以及國共中黃埔重要人物的一些傳奇。
探秘黃埔精英不為人知的傳奇,了解黃埔軍校以及國共交往的內幕
山東蒙陰人,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博士,英國劍橋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
楔子
第一章 到黃埔去
特殊的考試
軍校的籌建
總復試
“躍馬談兵之地”
第二章 不一樣的軍校
軍事教官
軍事紀律
演習和實戰
政治部主任
黨與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的內容與方法 楔子
第一章 到黃埔去
特殊的考試
軍校的籌建
總復試
“躍馬談兵之地”
第二章 不一樣的軍校
軍事教官
軍事紀律
演習和實戰
政治部主任
黨與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的內容與方法
第三章 黃埔生活
沒錢的日子
文化娛樂生活
與紀律捉迷藏
亦師亦友
兩種緊張
第四章 國共之間:分道揚鑣的青年
宣俠父事件
“兩會”的斗爭與解散
中山艦事件
黃埔島上的“清黨”
第五章 東征
第一次東征
楊劉之亂
第二次東征
第六章 北伐
援湘作戰與誓師北伐
兩湖戰場
戰場之外的黃埔身影
國共分裂:黃埔島上的槍聲
失望的將軍:嚴重出家
統一中國
第七章 黃埔驕子
“軍校犧牲第一人”:蔡光舉
真正的第一位軍校烈士:朱一鵬
悲情英雄:李之龍
何苦以玉碰瓷:蔣先云
蔣介石的警衛團長:金佛莊
小人物,大境界:江世麟
第八章 校長蔣介石
出任校長
大練兵
蔣家軍、“中正劍”
校長和他的學生
第九章 黃埔女兵
招收女兵大討論
成立女兵隊
革命.平權.愛美
走上戰場
白山黑水紅似花——趙一曼
巾幗英雄——游曦
傳奇美女——胡蘭畦
難得的女將——胡筠
第十章 兄弟操戈整十年
黃埔精英會戰七里坪
徐向前突圍漫川關
黃埔生的不同命運
第十一章 抗日一線的黃埔人
黃埔群英與淞滬會戰
林彪與“平型關大捷”
“黃埔精神”的再生
余程萬與常德保衛戰
中國遠征軍
第十二章 兄弟間硝煙再起
戰功赫赫顯軍威——林彪
與蔣決裂率部投誠——鄭洞國、陳明仁
才子儒將——張靈甫
第十三章 最后的黃埔
黃埔人在臺灣島上
新中國的締造者
高墻里的黃埔人
后記
校長和他的學生
黃埔軍校成立后,擔任校長的蔣介石,把妻兒都接到黃埔島上,將家安在了這里。當時軍校的其他主要領導,都沒有像蔣介石一樣。
蔣介石在黃埔期間,一心都撲在學生身上。每日凌晨起床后,他先坐在床邊,閉目養神,雙手搭在膝蓋上,打坐一刻鐘左右,在他親自制定的《每日作息時間表》上,他把這樣的打坐叫做“修身”。在打坐完后,便到營房附近各處巡視。到了吃飯時間,蔣介石也會在飯廳和教官們一起吃飯!懊總星期天早上”,他都要向學生訓話,“雖然他談歷史、政治、軍事戰術,但是重點還是倫理道德……發展人格遠比學習和技術重要。他用‘做人’這個字眼界定所有的榮耀與尊嚴。”
作為校長的蔣介石,在學生面前非常威嚴。那時的蔣介石不僅有著一副威嚴的身姿和容貌;而且身材瘦長,看上去很帥,鼻梁較高直沖額頭,目光炯炯有神,一言一行頗有大將風度,給人以威武嚴厲之感。他對部下訓話,總是戎裝整齊,態度嚴肅,不茍言笑。如果發現有學生和部屬沒有儀容不整,禮貌不周,都會對其嚴厲斥責,甚至讓其去蹲禁閉。蔣介石的太太陳潔如說,他的丈夫是個“很嚴厲的指揮官”。他要求學生不賭、不嫖,作為表率;學生也害怕他炯炯有神、似乎要看穿人的眼神。有一次,有個學生當著三千名聽眾的面發表愛國演說,一時緊張忘了詞,伸手到褲袋掏演講稿。蔣介石大吼:“停!你應該曉得把紙折妥、放進褲袋會弄皺它!你應該把它放在上衣口袋!記住,你這個笨蛋!”陳潔如說:“聽眾面面相覷。同時,演講者因遭到公開斥責,面紅耳赤。”蔣介石非常喜歡學生稱他“校長”和向他表達敬意。據蔣介石的侍從蘇文欽回憶,第一次東征后,在汕頭,他遠遠看見蔣介石在散步,相距100多米便向他舉手行禮,蔣介石頻頻點頭,表示很滿意的樣子。
不過除了在軍紀上的嚴格要求之外,蔣介石對學生還是很友好的,他喜歡與學生交流。他時常找學生聊天,一則考察學生的個人情況和思想、志趣、優缺點,二則了解學生對軍校的意見和建議,三則聯絡師生感情,以便將來做出合適的任命。學生能夠得到校長賞識,對以后發展的作用不言而喻,于是黃埔一期中的胡宗南、賀衷寒,蔣先云、李之龍、陳賡等學生翹楚漸漸印鐫于校長的心中。對此,徐向前曾回憶說:“軍校開課后,蔣每個星期都到學校來,要找十個學生見面,談上幾句話。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和蔣介石單獨見過面,談過話。當然見面談話時間有長有短。他坐在辦公室,要學生站在他的門外,一個個叫進去問話。我們山西十個人蔣介石都單獨談過話。他總是用盡手段籠絡人心。”蔣介石也喜歡用談話的方式解決與學生之間的問題。黃埔一期生畢業時,軍校決定提高學員的薪餉,將他們作為班、排、連長派到部隊實習,但是暫時不授予軍銜,學生的情緒發生波動,不愿服從命令。此時,蔣介石分別找學生談話說服學員,妥善地解決了問題。
有時候,蔣介石也和學生們開開玩笑。1924年9月的一天晚飯后,蔣介石約請黃埔一期第二隊第三區隊的學生到他家做客,于是學生們在隊長蔣鼎文率領下準時到了蔣介石在黃埔島的家里。蔣介石和他的夫人姚氏對這些學生們很友好,殷勤招待,備有各色餅干等茶點,不時勸學生們隨意挑選。大約過了半個小時,蔣介石對學生說他有三件寶貝密藏于室內,大家分頭去找,誰能找到,就會有賞。蔣介石這是早有準備的:一來讓學生們參觀下自己的房間,滿足下學生的好奇心;二來也拉近下師生間的感情。學生們自然很高興,樓上樓下的角角落落都翻遍了。每搜出一樣東西,蔣介石都說不是。后來,常出入蔣介石家的李之龍,因為和蔣家人混得很熟,得到蔣介石夫人的偷偷指點,得知校長的三件寶貝就藏在他枕頭底下。原來是《俾士麥傳》、《曾文正公家書》和《曾、胡治兵語錄》三部書。蔣介石見李之龍找著了他這三件寶,高興地說道:“李之龍到底是我的好學生,懂得校長的心意。這三部書我是非常重視的,我天天要閱讀的,晚間睡覺時要讀,早上起床前也要讀。因為做人做事,成大業做大事,以及教育兒女都少不了它們,要認真領會其中奧妙,希望你們也照這樣做,才是我的好學生! 用這種方式,蔣介石既和學生拉近了距離,讓學生更多地了解自己喜歡自己,又對學生進行了教育,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他特別重視有才華的人,喜歡將優秀的學生調到自己身邊擔任侍從秘書,給學生以受到重用、從而產生報效之心。黃埔一期中的“三杰”蔣先云、賀衷寒、陳賡都受到蔣介石的賞識,并先后做過蔣介石的侍從秘書。擔任蔣介石的秘書,無疑會更清晰地接觸和了解蔣介石,蔣介石的秘書、一期生蘇文欽曾回憶了他擔任蔣介石秘書時所見的蔣介石體恤學生的印象。黃埔一期生曾擴情奉命回四川老家拉攏劉湘、劉文輝等軍閥部隊,臨行前蔣介石召見他,并且發給他赴川旅費兩千元,曾擴情一見這么多錢,趕緊說不需這么多旅費!笆Y介石微笑著,揮揮手,示意曾擴情可以走了。”可見,蔣介石對待學生,真的很有一套。
然而,學生中逐漸分裂成兩派,這讓蔣介石苦惱不已。中山艦事件之后,蔣介石認為青年軍人聯合會和孫文主義學會兩個組織有違親愛精誠的校訓,破壞了軍校的團結,因此下令一律撤銷,成立新的黃埔陸軍軍官學校同學會,簡稱“黃埔同學會”。
很多人都說這是蔣介石為了打壓共產黨在軍校內的活動,其實就當時的籌委會來看,蔣先云、冷欣、賈伯濤、楊引之、余灑度、曾擴情6人中,蔣先云、余灑度是共產黨員,蔣介石并沒有明顯地打壓中國共產黨的意思,他只是為了將學生團結在他的身邊,無論學生是否是共產黨,只要效忠自己就可以。黃埔同學的會長由蔣介石親自擔任,秘書由黃埔一期生曾擴情擔任。黃埔同學會采用會長制,蔣介石親任會長,他要求會員:“無論什么事,都要由會長決定;無論什么派、有什么意見,唯有拿會長的精神來作一個團結的中心!痹鴶U情是四川威遠人,生于1897年,因年長在黃埔一期生中頗有威望,一期生都喊他一聲“擴大哥”?梢钥闯,蔣介石的確很重視和這些黃埔學生的聯系。
黃埔同學會規定:凡屬黃埔軍校的學生,都是黃埔同學會的會員。無論畢業與否,所有同學都需要在同學會的監督指揮下,效忠于國民黨,奉行三民主義,服從校長的領導。
黃埔同學會的初衷是要調和兩派矛盾的,但是隨著蔣先云等人不在校內,黃埔同學會逐漸成為原孫文主義學會成員的陣地。蔣介石率部北伐后,留在廣州的黃埔同學會經常遭到軍校里的共產黨員同學責難,責備同學會對官長貪污不法、虐待學生等事坐視不理。受到攻擊的同學會秘書曾擴情將這些情況匯報給蔣介石,并認為這是中共的策劃。蔣介石接信后,急忙派他的侍從秘書蔣先云回廣州調停。他不希望黃埔學生背離自己。
隨著北伐的勝利進軍,共產黨在運動工農方面表現得越來越出現,蔣介石感到了極大的威脅,因此逐漸表現出對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的離心傾向。他率部占領南昌后,電請國民黨中央將廣州政府遷到南昌,但此前國民黨已經議定“以武漢為臨時國都”。蔣介石在南昌時候,曾下令將黃埔同學會一并遷到南昌。后來他于1927年1月到武漢待了不足3天,時間雖短,但他仍然將接見黃埔學生作為重要日程。他抵達武漢的第二天就在漢口召集在武漢的200多名黃埔同學訓話,要求他們服從領導、團結一致,為國民黨效忠,以慰孫總理在天之靈。蔣介石知道有同學在武漢從事反蔣運動,于是派曾擴情去勸說,希望他們在校長的領導下,一心一德完成北伐,以享有光明的前途。
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政變之后,與中共徹底決裂。此時,他開始清洗黃埔軍校學生中的共產黨員和與共產黨員有關聯的同學。他在黃埔同學會內成立了一個“紀律股”,專門逮捕和審訊學生中的共產黨員和與共產黨員有關的同學,例如一期生顧浚,就被公開雅夫雞鳴寺下的墳場處決。
1928年8月,蔣介石被迫下野,他把所有的軍隊和有關軍事機構都交給何應欽接領,但是卻把黃埔同學會交給上海的朱紹良 指揮,并且派他信任的曾擴情擔任秘書,主要任務是:團結在職的同學,保持和發展力量,以備他的復出;收容失業學生,集中于杭州,進行軍事和政治訓練。當時黃埔同學會一共收容了1000多人,編成一個總隊,黃埔三杰之一的賀衷寒擔任總隊長,主持訓練。
所有黃埔學生里面,蔣介石在黃埔一期生身上著力最多,對黃埔一期生也最為寵愛。一期生無疑是其最為倚重、寄情最深者的群體。
蔣介石對待黃埔一期生,在很多事情上親力親為,過問他們的學習、生活,注重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常和他們聊天。據不完全統計,從1924年5月8日始至是年年底,蔣親自給第一期學生長篇訓話近30次。
蔣介石對他親自培養出來的這批學生非常愛護。國共合作破裂后,有些黃埔學生不想卷入國共兩黨的政治漩渦中,于是在鄧演達的領導下組織了“黃埔革命同學會”,被人稱為國共之外的“第三黨”,蔣介石知道到,很快將這些黃埔學生“請”到了南京,蔣介石寬恕了所有學生,說:“你們是學生,過去的錯誤不在你們,而在我校長。你們回來了很好,一切重新來!笔Y介石的“寬宏大量”,使得這些黃埔學生只能表示“慚愧”自新,這些人后來形成了一個黃埔同學中新的小圈子,名曰“自新派”,其中幾十名共產黨員,和中共情斷義絕。這些人中有宋希濂、覃異之等。
對一些共產黨員,蔣介石也是格外寬容。比如陳賡,他進入黃埔軍校前就已經是中共黨員,但他東征時曾救過蔣介石,蔣介石對他很感激,雖然知到他是共產黨員卻并不過分與之為難,冀望其“悔過自新”。不過,蔣介石卻屢次失望。土地革命時期,陳賡被捕,蔣介石命令陳賡的同學鄧文儀勸降,許以高官厚祿,陳賡不為所動。后來蔣介石親自出馬,對陳賡恩威并施,仍未能如愿。但蔣介石并沒有殺陳賡,而是念在舊情上網開一面。還有一次,陳賡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時,在南京前往上海的火車上偶遇錢大鈞,錢大鈞當時是淞滬警備司令。錢問陳賡現在做什么?陳賡說做些小買賣,兩人聊了一會兒,陳賡借故下車,錢大鈞沒有阻攔。事后錢大鈞對身邊人說,我知道他是共產黨,但我實在下不去手,他是我最好的學生,連委座都不忍加害于他,隨他去吧。
蔣介石對黃埔一期生的寵愛也得到回報。中山艦事件后,蔣介石下令不許跨黨,黃埔軍校中有很多優秀的共產黨員學生宣布退出共產黨;國共合作破裂后,黃埔一期生共有600多人,然而最后只有數十人反對蔣介石。
而原本就追隨蔣介石的那些學生,更是對蔣介石忠心耿耿。1927年8月13日,蔣介石被桂系李宗仁、白崇禧所逼首次下野。何應欽下令解散了由黃埔一期生任團長的7個補充團,而且還命令第一軍與李、白的第七軍作不利換防。消息傳來,黃埔同學會秘書曾擴情與原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謀長朱紹良召集20余名黃埔一期帶兵軍官在上海秘會,一致表示堅決抵制何應欽命令,不惜武力抗命。會上,時任第一師副師長的胡宗南的發言最有代表性,他說:“校長的英明,在國內無出其右者,F雖下野,但不久必會再次出山收拾殘局,故由我等黃埔同學率領的隊伍絕對不能脫離其領導。”黃埔系用對蔣介石的衷心回報了校長的培育提攜之恩。
當然,蔣介石也對學生中一些“頑固不化”的共黨分子下過殺手,同時對國民黨陣營中但作戰不力、殃民亂紀的一些學生,也曾揮淚處斬。比如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革命軍85軍第88師師長龍慕韓因在蘭封戰役中指揮不力,致日寇土肥原部突圍成功,被蔣介石下令軍法處決;第八集團軍第167師師長薛蔚英因指揮對日作戰不力,致要塞失守,被軍法處決;第93軍軍長陳牧農因在桂柳戰役中擅自放棄全州守備,造成全局被動被蔣介石電令槍決。
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對黃埔軍校而言,不僅兵和流水似的,而且營盤也不是鐵打的——黃埔軍校有很多分校,也經常遷校;但是有一個職務卻和鐵打的一樣,基本上從來沒有變過,那就是黃埔軍校的校長。
擔任黃埔軍校校長的,直到1947年,一直都是蔣介石。
晚年的張學良在他的口述回憶錄里曾經表達過這樣的意思:蔣介石一生的所作所為中,只有黃埔和北伐兩件事情是有貢獻的。此言不虛。這兩件事中,北伐順黃埔而起。其實,蔣介石一生,真正的發跡就是在黃埔時期。從黃埔到北伐,短短四年多,蔣介石的官位也從黃埔軍校校長做到第一軍軍長直至北伐軍總司令,逐步走向最高統帥的位置: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國民政府主席、中華民國總統、中國國民黨總裁等。然而唯黃埔軍校校長一職是其最愛,蔣介石后來的官越做越大,一般的來往信件,都是由秘書代批代復,而對黃埔學生的來信,蔣介石則一定要親閱親批,并且一定會親自回復以示重視。能叫他一聲“校長”的人,都是他深深倚重的軍事將領,是他的嫡系。這些人是他掌控局勢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