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生活家的趣味工作生活帖;
一本名家的閱歷心得全方呈現;
一本大家的*功力傾囊相授;
一本輕松又簡潔的書法指導書;
一本精美可讀又可描摹的畫冊;
一本超越《秘密花園》的賞閱;
寫字寫意也寫愛,寄心寄情也寄我望。著名作家、書畫家鄭彥英,別開生面,*力作,以自己雅致又不失趣味的工作與生活日常,寫字入畫,而成藝術,再加個人心得感悟與一筆一畫的指導,*次,誠摯點播與陪伴向上的你生長。
你既可單純閱讀欣賞,又可身臨其境臨摹體會,跟著作者只用53周便長自己書寫技法,更從中學會靜下心來,關照自我,找到直面這浮躁世界的強大氣場。
一本書法版的秘密花園。
以散文入書法、繪畫,講述書法技法,
以書法、繪畫承載優美散文,
寫字寫意,畫心畫情,獨樹一幟,別具一格。
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書畫院副院長鄭彥英*力作,
每天5分鐘賞悅描摹,即讓在你浮躁的世界里靜下心來,
仿佛重回那個文人書畫汪洋恣肆的時代。
第五、六屆中國書協主席張海題寫書名,第五屆中國書協副主席鐘明善,現任中國書協副主席宋華平,西泠印社副社長李剛田,蘭亭獎得主吳行、周俊杰等聯袂推薦。
化境
飛速發展的社會,把人的身心帶進去了,不知不覺間,鮮活的人,焉了,清明的心,濁了,幾乎每個人都是病人,幾乎每顆心都云遮霧障 。
怎樣找回自己?怎樣讓自己正常?
我的體會是書寫、繪畫。
一筆一畫,書寫自己的感受,幾個字寫下去,心就靜了,十個字以后,漸漸進入佳境,三十個字以后,你就和書寫的文字融為一體。
還有簡單的插圖,畫自己眼睛所見,不加渲染,一片樹葉,一塊石頭,一個山民,畫著,人 就進去了,若山水間的一縷風,如花鳥中的一絲蕊,像人物中的一盞茶。
這就是錢鐘書所說的佛家的化 境。
這就是董仲舒所說的天人合一。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就是天的一部分,而人所做的許多事情,并沒有順天理,也就是順乎自然規律,不順則逆,身心就逆出許多病來。
進入自然狀態,入了化境,人就隨了天,身心里逆的東西就去除了,通體清爽,才能坐地日行八萬里。
準備工作很簡單,筆墨紙硯小毛氈,百元以內可置齊,桌椅誰家沒有?
剩下的就是寫了,余興未了再畫 。
將這本小冊子放到案子右側,照著臨寫,一天臨寫兩個字,反復臨寫,揣摩筆墨,揣摩筆畫,揣摩結構,你會發現,每一個漢字,有那么多面孔,有那么多形態,完全可以用儀態萬方來 形容。
到了感慨或者感嘆漢字美輪美奐的時候,你便入了化境。
一周里,在臨寫的同時,學習、掌握一項書法知識,如果時間還有,就照著插圖畫一幅畫。
半年或者一年后,這本小冊子你也不要了,你開始寫你喜歡的內容。
清朝詩人、書法家黃遵憲主張我手寫吾口, 提倡無論詩書,皆以書寫自己的真情實感為 主。
我贊成這個倡議 。
回顧古來重要書法作品,幾乎都是書寫自己的真情實感。如岳飛的詞作和書法作品《滿江紅》, 如王羲之的散文和書法《蘭亭序》,如顏真卿的隨筆和書法《祭侄文稿》。
所以,我在臨摹法帖之后,書法作品大都是我的隨筆和札記,寫的是我的真情實感,然后點 綴插圖。
一筆一畫寫真情,一筆一畫書實感,一筆一畫摹景物,筆墨之間,自然滿滿當當地展現著鮮 活的自己。
完成了這個過程之后,如果有人問你:什么是天人,什么是仙人?你可以自豪地告訴他:
我就是。
公元二零一六年春四月花香滿天草長鶯飛脫去冬裝整理書稿后手隨心韻書寫序言
鄭彥英
鄭彥英
陜西省禮泉縣人。武漢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學士。歷任廣州軍區空軍政治部創作員;中共河南省委《黨的生活》雜志社編輯室主任;河南省文聯專業作家;靈寶市副市長;三門峽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總編;河南省文學院院長,河南省文聯副主席;現任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書畫院副院長,河南大學、鄭州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兼職教授。出版長篇小說《從呼吸到呻吟》《拂塵》等6部,作品集《在河之南》《鄭彥英詩語焦墨畫鄉村模樣》等12部。被搬上銀幕的電影劇本《秦川情》等3部,被搬上熒屏的電視連續劇劇本《石瀑布》《彭雪楓將軍》等6部。散文集《風行水上》獲魯迅文學獎。30余部著作獲五個一工程獎、全國社科人文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省級以上文學獎。系一級作家、河南省省管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