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除了以一般社團法人——日本·地域經營實踐士協會總結出版的《地域經營與社區建設》的教材(《思考的設計篇》《四面會議系統——應用索引篇》之外)為基礎以外,還匯集了迄今為止有關智頭町實踐的多方來稿、連載專欄等內容,得到了許多人士的支持,借此機會,再次鄭重表示感謝。希望本書可以得到日本乃至世界各地致力于地區建設、鄉村社區振興的人的青睞,并得以很好地利用。
作者:1990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日本學研究中心研究生畢業,社會學專業。2000年日本常磐大學博士課程畢業,同年獲人間科學(社會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教師,副教授,社會研究室負責人。專業方向為社會學。主要研究領域是日本農村社會學,日本社會保障和社區福利。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十數篇。曾主持和擔任過“大城市社區比較研究”,“中日社會保障制度比較”等科研項目。現擔任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社會專業碩士研究生的“社會學基礎理論”“日本社會基礎研究”和“日本社會演習”課程。“基礎理論”主要講授社會學研究對象,社會研究視角,研究方法以及社會學基本理論,同時涉及一般社會學領域,包括家庭,社會階層,地域社會等。“日本社會基礎研究”主要通過有關日本社會的全新研究成果,調查數據和圖表解讀日本當代社會現象,社會發展和社會問題。“演習”是幫助學生確定研究課題,選擇閱讀書目,討論研究計劃,制訂研究方案,使學生能夠掌握社會學科研論文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培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
主要論文:“日本農村的社會保障及其對中國的啟示”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編1994年5月“戰后日本的都市化與農村”華夏出版社1996年“日本農戶家族變動與農村高齡者生活保障的研究”常磐大學大學院1999年“日本為何出臺老年人看護保險制度”《中國社會保障》2001年第3期“當代日本家庭論與老年人撫養的理論”《社會學研究》2001年第5期“日本傳統養老撫養模式的研究”中華書局2002年4月“日本的家庭與中國的家庭—養老制度的比較研究”《日本學研究第13期》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年12月
“中國大城市的社區建設”(合著)《日本都市社會學會年報》第21號2003年“日本農業者年金制度的困境和出路”《現代日本經濟》2004年第6期(總第138期)吉林大學主辦2004年11月。
第一章從“地方創生”到“地區經營”
一、“地方創生”討論中所欠缺的視角
二、“地區社會”再生所需要的視角
三、“地方創生”與“地區經營”座談會
第二章智頭町的鄉村建設與起事——為地區帶來新風
一、回到鳥取縣八頭郡智頭町的緣由
二、邂逅是人生的良藥
三、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四、“地區零分之一”構想——起步·助跑·起跳
五、地區社會需要的是什么
六、“創造學習機會”,讓渺小的自己活得精彩
第三章四面會議機制是起事的基本技法
一、四面會議機制與零分之一村落建設運動
二、地區經營與溝通
三、作為溝通工具的四面會議機制
四、推動社會機制建設登上新臺階
五、四面會議機制法的奧妙
六、實踐報告及四面體會議機制的展望
第四章四面會議機制的實踐
一、四面會議機制中的對游戲論
二、讓我們一起實施“四面會議機制”吧
三、四面會議機制的深意
附錄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