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財務會計》特色:
1.立足于我國現實的經濟環境和會計實務。《中級財務會計》各章以我國企業會計實務為基礎,反映新會計準則及“營改增”的內容。
2.結合國際慣例。在介紹我國會計準則對會計業務的處理時,也考慮我國經濟發展及會計發展趨勢,介紹國際會計慣例的做法,以反映國際會計理論與實務的發展動向,比較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慣例的差異。
3.理論與實務相結合。《中級財務會計》編寫從理論高度進行概括,運用會計基本理論解釋對會計實務的處理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中級財務會計》適用于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的學生學習,也可供會計從業人員、經濟管理者和自學考試者參考。
會計的發展始終依存于經濟的發展。近年來,我國經濟環境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初步建立了適應經濟發展的市場經濟體制,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我國經濟已經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中;現代企業制度、資本市場已經建立并快速發展;企業經濟活動日益復雜。經濟的發展要求會計也要同步發展,此外,全球經濟一體化與資本市場國際化的迅速發展也加速了我國會計標準國際化的進程。在這種經濟背景下,2006年,財政部頒布了企業會計準則,對提高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質量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企業會計準則在公允價值、資產負債表觀的運用以及基本確認、計量的要求上都趨同于國際會計準則,同時,考慮到我國經濟、社會環境的特殊方面,在某些會計處理上與國際會計準則還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財務會計的教學中,應加強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慣例的比較,關注國際會計的發展動向,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準則。
中級財務會計全面闡述在持續經營條件下企業主要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包括六大要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的會計處理和一般通用財務報表的編制;另外,還包括所得稅會計、會計政策、會計估計的變更和會計差錯的更正等內容。本教材共十六章,第一章為總論,第二至第十四章為會計六大要素的核算,第十五章為財務報告,第十六章為會計調整。本教材的編寫過程突出了以下特點:
1.立足于我國現實的經濟環境和會計實務。本教材各章以我國企業會計實務為基礎,反映最新會計準則及“營改增”的內容。
2.結合國際慣例。在介紹我國會計準則對會計業務的處理時,也考慮我國經濟發展及會計發展趨勢,介紹國際會計慣例的做法,以反映國際會計理論與實務的發展動向,比較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慣例的差異。
3.理論與實務相結合。本教材編寫從理論高度進行概括,運用會計基本理論解釋對會計實務的處理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教材適用于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的學生學習,也可供會計從業人員、經濟管理者和自學考試者參考。
祝素月,1963年出生,現任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會計系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所授課程:《中級財務會計》、《會計理論》、《會計學基礎》、《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主要研究領域: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其中有3項研究成果得到浙江省委領導批示,被浙江省政府采納。 2009年被評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十佳教師”;2012年被評為“浙江省三育人先進個人”;2012年被評為“浙江省首屆高校優秀教師”。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財務會計的特征
第二節 財務會計的概念框架
第三節 企業會計準則
第二章 貨幣資金
第一節 現金
第二節 銀行存款
第三節 其他貨幣資金
第三章 應收款項
第一節 應收票據
第二節 應收賬款
第三節 預付賬款和其他應收款
第四章 存貨
第一節 存貨概述
第二節 存貨的初始計量
第三節 發出存貨的計價
第四節 計劃成本法與存貨估價法
第五節 存貨的期末計量
第五章 金融資產投資
第一節 金融資產投資概述
第二節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人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第三節 持有至到期投資
第四節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第五節 金融資產減值
第六章 長期股權投資及合營安排
第一節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
第二節 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
第三節 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轉換
第四節 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和處置
第五節 合營安排
第七章 固定資產
第一節 固定資產概述
第二節 固定資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第三節 固定資產的后續計量
第四節 固定資產清查與期末計價
第五節 固定資產的處置
第八章 無形資產
第一節 無形資產概述
第二節 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
第三節 內部研究開發費用的確認和計量
第四節 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
第五節 無形資產的處置
第九章 投資性房地產
第一節 投資性房地產概述
第二節 投資性房地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第三節 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
第四節 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
第五節 投資性房地產的處置
第十章 資產減值
第一節 資產減值概述
第二節 資產減值損失的確認與計量
第三節 資產組的認定及減值處理
第四節 商譽減值測試與會計處理
第十一章 負債
第十二章 所有者權益
第十三章 收入
第十四章 費用與利潤
第十五章 財務報告
第十六章 會計調整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