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論文集,設有民法泛論、人身權法專論、物權法與集體土地流轉和繼承專題、身份法新論、侵權責任法新論、公司法與商法新論等欄目。本輯收錄20篇論文,作者包括教授、博士生、碩士生等。
前言
《民商法爭鳴》就像一棵稚嫩的樹苗,經過多年頑強的努力,艱難地存活下來,并在不斷成長。遵從叢書一貫的“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的風格,在此就叢書的宗旨、定位和挑選論文的條件略表幾句。
初衷:建平民化的學術創新交流平臺
2009年初,確定要編著《民商法爭鳴》,完全出于幾個高校年輕的民商法博士生和他們的導師對學術界“為學術而學術”現象的疑慮、大家都有許多“有價值的創意無處可說”的煩悶,以及法學界一些學者對諸多重大民生問題發自內心的關切。所以,本叢書的初衷即在于為全國各行各業有志于民商法制創新的人提供一個平民化的學術爭鳴交流平臺。最初獲得出版經費的機遇,來自于四川大學法學院李天德院長主持的教育部“211”重點學科建設重大項目《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創新發展與實踐》的子課題,即由楊遂全教授申請獲得的子項目《民商法制創新與實踐》,該項目的20萬元經費全部投入出版此叢書。(此課題目前已經結項,并被評定為“優秀”。在此,特別感謝現為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名譽院長的李天德教授為出版本叢書所提供的機會)。2013年后,為了提高四川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學科建設的水平,四川大學法學院的領導們決定長期資助本叢書的出版,使之得以繼續。
定位:發現和培育有創意的思想幼苗
通過多年來的摸索,叢書基本上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目前全國出版的同類叢書不少,但是都要求文章要功底深厚,體系完美,論證深入,引證全面。我們認為,這些要求雖然正確,但不一定有助于有創意的思想火花的迸發,不利于培育創新思想的幼苗。基于此,叢書確定以“發現和培育有創意的民商法學術思想幼苗”為己任;約稿和對來稿的選擇,理論不一定深厚,但一定要有創意,一定要關注民生。我們已經出版的論文的作者以博士(生)為主,也有一些碩士(生),有法官也有律師,但本書編委會在選擇論文時,不看作者的學歷、職業,就算是一介平民,只要論文符合本叢書出版宗旨,我們都予以錄用。
方向的確定,使本叢書收獲頗豐。一些通過叢書平臺發表的具有創意的作品引起了理論界的關注,并衍生出更新的成果。例如,關于“生活方式多樣化”的論文深化為“制度供給多樣化”和包容性增長制度建設理論(相關作者以此成功申報了國家課題);關于“民商制度創新”的論文演進成了“制度試驗法制化”的普遍理論(相關論文在國家發改委主辦的《宏觀經濟研究》上重點推出);關于“改革中的民商制度矛盾化解”的論文分解細化為宅基地空間權(發表于《中國土地科學》)和“小產權房”分類處置方案(獲國家社科基金優秀成果),等等。
沿著叢書定位的方向,我們還挖掘出類似于對大學生在讀期間的親屬生活困難幫助義務、冷凍胚胎的(外)祖父母基因遺傳權、工作場所電子網絡員工隱私權、見義勇為獲獎權、(手機號物權化等)信息所有權或使用權、住宅小區車位法定配建權、支撐役權、承包地經營權單獨物權化、遺忘在銀行里的賬戶存款國有化權、重大消費品消費者有償反悔權、(失獨父母和災民等)特殊群體的委托代孕權、重殘終難生活自理的畸嬰的自然死亡權等一系列在現代社會中產生的公民新型民商權利。如果沒有本叢書上述不拘于形式的民商制度創新定位,這些新型民商權利的探索是很難見諸于世的。
未來:民商法領域墾荒的探路者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們不停地拷問自己,叢書還有沒有未來!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叢書的副主編和編委不停地在變,一些文章還很不成熟。毋庸諱言,叢書確實還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問題。但是,我們已經摸索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操作辦法。比如,副主編一定是學有所成的博士生(他們的時間和能力有保障),編委一定是法學院的骨干教授或博士畢業的研究人員,審稿人一定是比較負責任的博士生或對某問題研究比較深入的專業人士。盡管四川大學法學院的資助還不能滿足出版的需要,但是,叢書的主編和副主編都有長期的國家課題的資助,都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投入保障,都會一如既往地無私奉獻給叢書發展的事業。為此,我們能夠鄭重地承諾,未來,我們一定會將叢書長期辦下去,一定會不斷地提高叢書各方面的質量!
在未來,我們還會努力不斷發掘能夠及時服務于社會的各種民商制度創新課題,力戒“無病呻吟”或“為標新立異而標新立異”。我們不需要那些大話空話連篇的文章,我們需要為民生謀對策、為民商法學發展進箴言的創新。
《民商法爭鳴》編委會
2016年10月20日
民法泛論
淺議當前各種民法典編纂預案存在的重大疏漏 楊遂全
自然債的性質與范圍在民法典中的定位——兼論不法原因給付制度 張錳霖
《民法總則(草案)》第六章“變更權”制度存廢芻議——以“顯失公平”與“重大誤解”為視角 王軼晗
電子遠程庭審與民事實體權利保護 文小梅
人身權法專論
生命權行使預先指示:有約束力或是僅具參考?——葡萄牙國家生命倫理委員會意見及新法律提案的不足 [葡萄牙]安德烈�6�1佩雷拉著段君尚譯編
字形之辯:字體字庫中單字形作品性質及作者身份權保護 桂舒
榮譽權不屬人格權而應屬于身份權 汪曉賀
物權法與集體土地流轉和繼承專題
土地使用權人的權利保障視野下房地征收改革路徑 陳萍
土地承包到期后的處置對策研究 劉皓
從身份權的角度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繼承 王健楊遂全
身份法新論
大學生實習身份法律保護問題比較研究 張煜
認定父母應承擔成年子女的高等教育費的第三條路徑 劉奕
侵權責任法新論
寵物被侵害財產損失計算方式的實證研究與規則構建 王竹王艷玲
水管破裂致損案件實證研究 周奧杰
公司法與商法新論
股權眾籌募集投資方式法律制度的經濟分析 韓作軒
上市公司償債能力變化制度的法經濟學分析 羊海燕
中國公司企業社會責任標準功能定位探討 劉堅
國有上市公司中關聯交易與商業判斷規則的銜接——以保護國有資產為導向 卿杰
有限公司名義股東股東資格繼承問題之探析 昌元燕
略論我國董事責任保險制度的完善 杜永波楊小泉
附錄《民商法爭鳴》約稿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