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講述猶太人避難經歷的小說。
在二次大戰烽火中,納粹在歐洲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排猶虐猶浪潮,數萬猶太難民輾轉萬里,涌向“最后的避難地”上海避難,他們中的大多數聚居在虹口提藍橋地區。忍受著戰爭創傷的上海市民,伸出雙手,敞開家門,接納和幫助猶太難民。小說以歷史史實為背景,以完整的情節結構,塑造了中國志愿者沙蜜、沈元凱、小商販于海生、于珍珍一家,猶太醫生丹尼、羅特生、教師蘇麗亞、猶太組織領尋人威爾德等人物,敘述了猶太難民在上海的艱辛歷程和生存勇氣,與中國民眾建立的同甘共苦的友誼。以及中猶民眾攜手度過了在納粹的“長手臂”揮動下,日本軍方建立的“猶太隔離區”里的黑暗生活,并抵制了“對上海猶太人最后解決”的圖謀。揭示挽救上海猶太人生命的不是日本人宣場的寬宏大量,而是上海市民的相助,猶太難民的自救,還有戰爭的結束。小說還寫了猶太人對自己文化的守望,上海閨秀沙蜜和猶太醫生丹尼,小商販和猶太難民艾文的美麗愛情。小說吸收了許多非虛構素材,是第一部中國作家創作的以中國人角度講過猶太人在滬避難史的小說。小說充滿歷史滄桑和人性的光輝。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這是一個反映人性光輝和生存勇氣的故事。
在二戰的漫天烽火中,在一波又一波的排猶浪潮中,深受迫害的猶太民族顛沛流離,骨肉離散,四處尋找能使他們暫避苦難的棲身之所。當時上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和政治條件,是世界上唯一不需要入境簽證和財產擔保的城市,加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將猶太難民拒之門外,因而大量猶太人,特別是德國納粹鐵蹄下的歐洲猶太人紛紛輾轉萬里,涌向上海避難。他們中的大多數都集居在虹口提籃橋地區,一九三八年、一九三九年形成難民潮,難民人數在幾年中累計數萬人。
當時,上海剛剛經歷中日淞滬大戰,除租界以外的區域已被日本侵略軍所占領,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成了處在日軍包圍、黑云壓城的“孤島”。上海的中國人飽受戰爭的蹂躪,生存狀態十分險惡。但他們出于寬容善良、愛憎分明的品性,接納了猶太難民,為他們提供種種力所能及的幫助,使提籃橋地區成為猶太難民的諾亞方舟。
高仲泰,作家、資深新聞人、影視編劇。擅長創作歷史題材小說。近幾年出版長篇歷史小說和非虛構作品《望族》、《大外交官》、《租界》、《闔閭王朝》、《夫差王朝》、《紅色資本家榮毅仁》、《跨過鴨綠江》、《太平輪》等。
第一章………………………………001
第二章………………………………025
第三章………………………………052
第四章………………………………070
第五章………………………………109
第六章………………………………128
第七章………………………………141
尾崎秀實長長地吁了口氣,全身沉進水里,屏息靜氣,直到屏不住了,他才從水里探出頭來,爬出浴缸,操干身子,穿上睡衣,倒了一小杯伏特加喝起來。這嗆人的辛辣的烈性酒,是和佐爾格打交道培養起來的。
他在窗口喝了三小杯伏特加。他很滿意,如同在東北一樣,這次在上海秘密戰中,他取得了不小的收獲,雖然沒有冒什么大風險,但他像以前一樣,每每有所得,他就會在諜戰、陰謀與背叛中感受到一種生命的質感。一頓飯,他獲得了至少三條重要信息,一條是所謂的“河豚計劃”,日本方面有可能在一定的時候,把猶太難民引渡到東北地區,利用猶太人的一技之長,為“滿洲國”和日本效勞;第二條是可以排除將猶太難民關押到崇明島集中營的傳說,也可排除日本方面接受德國納粹的施壓對上海猶太人進行殘酷迫害的做法;第三條是日本駐滬總領事館清水純子對流落在上海的猶太藝術家有著很大的興趣,并且是音樂家奧托.喬基姆的學生,每周兩次到喬基姆那里學鋼琴。以后如果有什么事,可以通過喬基姆和清水純子這樣一層關系,說上什么話。從清水純子與巖井英一英一的對話來看,這個容貌不俗、愛好音樂的日本女外交官對巖井英一還是有某種影響力的。
想清楚后,尾崎秀實放下了酒杯,一股濃郁的睡意襲上來了,他倒頭就睡,一夜好夢。醒來時已是太陽高照。他在第一時間用電話和暗語與佐爾格小組在上海的成員聯系上,對方約定他們在外灘黃浦江邊碰頭。聽了尾崎秀實的情報,這個人沉默一會說,我會安排你和猶太難民中的“黃雀小組”見面,和猶太人見面時,你的身份只是個有正義感的日本記者,你無意中聽到了巖井英一的一番話。尾崎秀實問,我不認識他們啊,我怎么去找他們,什么時候去找他們?那人說,你聽我通知吧,你放心,一切都會安排妥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