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反對PX項目、什邡抵制鉬銅項目、番禺反垃圾焚燒廠、南通抵制王子制紙排海工程項目,鄰避設施為何會陷入“不建不鬧,一建就鬧,一鬧就停,再建再鬧”的怪圈;為了維護公共利益和增進社會整體福利而興建的鄰避設施,為何會遭到公眾抵制;公眾抵制,真的是反對公共利益和社會發展的自私行為嗎;鄰避沖突,從形式上看是環境保護或環境正義的矛盾,從內在看是城市空間配置的價值選擇矛盾,更是中國城市化快速發展進程中多元主體之間的利益博弈。只有將正義導向的設施規劃、全面及時的風險處置、制度化的利益表達渠道、開放式的決策體制與決策過程、完善的應急響應機制貫穿于鄰避治理的全過程,才能真正化解鄰避困境。
(1)核電站、垃圾焚燒廠、化工廠、殯儀館、變電站等等,這些與你我切身利益相關的設施是如何建起來的?“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真的只是為一己之私的無理取鬧之舉嗎?
(2)本書直面鄰避沖突現實,全面闡釋鄰避沖突的生成邏輯,詳解沖突各方真實的利益訴求,基于治理轉型視角,提出化解鄰避困境的路徑。
王佃利,山東臨沂人,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管理學博士。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治理、公共政策、社會政策等。先后擔任山東省濟南市政府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山東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特邀研究員、民政部第二屆“全國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民政部課題等十余項,出版《城市治理中的利益主體行為機制》《市政公用事業改革與監管研究》《城市管理學》《行政管理學》《現代市政學》等專著、教材五部,在《中國行政管理》《國家行政學院學報》等期刊發表論文五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導 論 追尋鄰避時代的城市善治
第一章 鄰避研究議題與分析框架
第一節 鄰避敏感期的到來與挑戰
第二節 鄰避文獻的研究問題挖掘
第三節 鄰避問題的研究主題提煉
第四節 鄰避“治理”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鄰避設施:空間配置中的價值及選擇
第一節 鄰避研究中的空間探討
第二節 鄰避設施配置中的空間正義
第三節 空間生產中鄰避設施的規劃建設
第四節 空間規劃視角下的鄰避應對
本章小結
第三章 鄰避情結:風險的感知與擴散
第一節 鄰避研究中的風險解讀
第二節 風險社會視角下的鄰避問題
第三節 輿論傳播中的風險擴散
第四節 鄰避事件中的溝通協商的缺失
第五節 風險社會中鄰避情結的化解
本章小結
第四章 鄰避訴求:多元主體的利益表達
第一節 鄰避研究中的利益識別
第二節 鄰避問題中的多元利益訴求
第三節 利益多元背后的價值追求
第四節 環境正義導向下的鄰避訴求回應
本章小結
第五章 鄰避決策:政策立場與政策過程
第一節 鄰避研究中的決策分析
第二節 鄰避決策中搖擺不定的政府立場
第三節 鄰避決策中的“政策不服從”
第四節 鄰避應對中的國家自主性與政策過程
本章小結
第六章 鄰避沖突:鄰避運動生成與危機治理
第一節 解讀鄰避沖突
第二節 社會運動理論與鄰避運動分析思路
第三節 社會運動視角下鄰避運動的生成
第四節 危機治理與鄰避運動應對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現代化轉型:鄰避治理的理念與路徑
第一節 從“治理鄰避”轉向“鄰避治理”
第二節 政府應對鄰避事件的實踐探索
第三節 鄰避治理的路徑轉型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