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學研究日益受到學界關注,相關研究成果已日見豐富,但從文獻整理與研究來看,整體上仍不容樂觀。有鑒于此,《國學研究(第三十九卷)》以經學文獻的整理與研究為主題,對部分經部文獻如《尚書注疏》《河圖括地象》《左傳》等進行了版本、輯佚與訓詁學研究,并在重新發掘經學文獻的基礎上展開了經學史的專題研究,如利用稿抄本對《魏三體石經左傳遺字》進行溯源與尋流,通過文獻學研究體現對《詩經》闡釋方法建構的基礎性作用,重新發掘六朝禮學的地位,及考察漢哀帝時期今古文之爭的學術理路及政治糾葛等。
《國學研究(第三十九卷)》為經學研究專號。魏建功先生遺稿一篇是一個亮點。
袁行霈,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人文部主任、國學研究院院長、《國學研究》主編。著有《中國詩歌藝術研究》、《中國文學概論》、《陶淵明研究》、《中國文學史綱要》(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部分)、《中國詩學通論》(合著)等。
編者按 劉玉才 程蘇東
經學研究專號
完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初次的討論 魏建功 遺稿
明崇禎毛氏汲古閣本《尚書注疏》與宋本之關係 杜澤遜
論以禮解《詩》之限定
——從《詩論》評《關雎》説開去 常森
胡培翬《儀禮正義》的文獻取材考源 張文
《左傳》杜注“於火爲姑”探析 何晉
《魏三體石經左傳遺字》解析:溯源與尋流 虞萬里
兼聽則明:劉歆爭立古文經事件再考論 程蘇東
《河圖括地象》考論
——兼論讖緯文獻的甄別與運用 曹建國
重新發掘六朝禮學
——論何佟之的經學地位 顧濤
清儒朱駿聲《易》學發微 張克賓
陳澧《切韻考》校勘條目研究
——以陳澧還原《切韻》之實踐爲中心 李林芳
“自治”與“治人”:清代考據學與儒家社會建設的新路徑 張循
鄉試、南巡召試與乾隆朝江南文壇
——以袁枚及其隨園文宴爲中心 鄭幸
《中峰集》現存版本敘録 錢汝平
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大事記(2016年9月—12月)
徵稿啓事
來稿書寫格式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