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學是什么》立足于哲學思維、戰備與人這些核心要素,圍繞軍事學是研究戰爭相關規律的學問、軍事哲學與軍事思維規律、戰爭實施與戰爭指導規律、武裝力量構成規律、武器裝備演進規律、軍隊建設與管理規律等方面內容,讓讀者對軍事學的學科分類和中外歷史上的軍事學理論與實踐都有簡單而全面的了解。全書圖文并茂,舉例生動,既是一部入門級的軍事學普及讀物,也是一部愛國主義教育圖書。
彭光謙,湖北黃陂人,20世紀60年代畢業于北京大學。中國軍事戰略問題專家,少將,戰略學博士生導師。先后主編出版《中國國防》、《軍事戰略基本理論問題》、《軍事戰略簡論》、《鄧小平戰略思想論》、《戰略學》等著作。
目 錄
CONTENTS
閱讀說明 / 001
序一林建華 / 001
讓人文情懷和科學精神滋潤心田
序二許智宏 / 001
**章
軍事學是研究戰爭相關規律的學問
一、 軍事領域大有學問 /
二、 戰爭萬花筒有規律可循嗎? /
三、 軍事學宏大的學科體系 /
四、 軍事學的研究方法有何特色? /
第二章
軍事哲學與軍事思維規律
一、 什么是軍事哲學? /
二、 戰爭是何時出現的? /
三、 戰爭與和平互為參照系 /
四、 為什么說“戰爭是流血的政治” /
五、 為什么說經濟是軍事的本源? /
六、 戰略文化傳統是怎樣深刻影響軍事的? /
七、 進攻與防御是軍事運動的基本形式 /
八、 如何衡量軍事斗爭中的勝與負? /
九、 以劣勝優還是以優勝劣? /
十、 軍事思維有何特點? /
第三章
戰爭實施與戰爭指導規律
一、 “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是“軍事上的**
要義” /
二、 “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 /
三、 如何奪取和保持戰略主動權? /
四、 戰略的奧妙就在于集中兵力 /
五、 怎樣把握重心,關照全局 /
六、 怎樣確立戰略方針與進行戰略決策? /
七、 怎樣擬制戰爭計劃? /
八、 戰略威懾與不戰而屈人之兵 /
九、 進攻作戰有何特點與規律? /
十、 防御作戰有何特點與規律? /
十一、 我國積極防御軍事戰略發展的歷史軌跡 /
十二、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是我軍戰略指導的
靈魂和精髓 /
十三、 我國未來可能面臨的戰爭及其指導 /
003
004
第四章
武裝力量構成規律
一、 各具特色的武裝力量體制 /
二、 “國體”“政體”決定軍隊領導權的歸屬 /
三、 軍隊總體結構是怎樣構成的? /
四、 如何確定軍隊總規模和總定額? /
五、 作戰工具對軍隊組織結構有哪些影響? /
六、 科學合理的體制編制是戰斗力的倍增器 /
七、 “三三制”和“五群制”的興衰與體制編制變化
規律 /
八、 作為“軍隊大腦”的總參謀部 /
九、 統分結合的聯勤保障體制 /
十、 軍政軍令分開與平戰分立體制 /
十一、 怎樣走出“兵少不足衛,兵多不勝養”的
困境? /
第五章
武器裝備演進規律
一、 武器裝備的構成與分類 /
二、 為什么說武器裝備是戰爭的物質基礎 /
三、 矛和盾的演進反映了武器裝備內在運動
規律 /
四、 需求牽引與技術推動是裝備發展的兩大基本
動力 /
五、 冷兵器發展的歷史軌跡 /
六、 火器發展的歷史與特點 /
七、 坦克:矛和盾的統一體 /
八、 火炮為何譽為“戰爭之神” /
九、 從劃槳戰船到航空母艦 /
十、 飛機開拓立體作戰空間 /
十一、 導彈核武器的劃時代影響 /
十二、 當代世界新軍事革命與信息化戰爭 /
第六章
軍隊建設與管理規律
一、 軍事職業有何特點? /
二、 為什么說軍隊管理出戰斗力? /
三、 軍隊人事管理有何特點? /
四、 軍隊管理法規體系 /
五、 部隊條令是軍隊生活戰斗的行為準則 /
六、 軍紀與軍人有著天然的聯系 /
七、 軍銜制:不要鬧“文職少將”的笑話 /
八、 軍隊后勤管理:把軍事經濟力轉化為戰斗力 /
九、 武器裝備的全系統、全壽命管理 /
十、 怎樣進行戰場管理? /
十一、 軍事訓練管理有何特點? /
十二、 軍隊管理教育的基本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