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關于手寫體字形設計的書。
本書不僅講解字體的發展歷程,還講解字體的分析和表達方式。作者將多年以來對手寫體字形的認知和設計經驗都記錄在這本書里。本書所帶給讀者的,不僅是經驗分享,還有作者與字體之間的情愫和故事。
在本書中,作者不僅詳細分析了各種工具的使用特性,還對不同的字體進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講解,從而幫助讀者更好地學習和理解字體設計之道。另外,通過一些字體性格的表達處理和商業字體的案例應用,讀者可以學到更多關于設計技巧之外的知識,了解更多關于手寫體字形設計背后的故事。
無論是字體設計初學者、設計愛好者、平面設計師還是相關設計專業的學生,都適合閱讀本書。
字庫簽約設計師尚巍傾囊相授手寫體字形設計,旨在傳達手寫的溫度與純粹。
希望本書可以有機會遇見你。
希望它能帶給你一種不一樣的溫度。
希望它能在這個機打盛行、手寫衰弱的時代里喚醒你對寫字的初衷。
我是尚巍,我是一個寫字的。
我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寫字,很多字還認不全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拿著毛筆臨帖了。
這么多年堅持下來,寫字這件事情于我而言,已經不僅是一種技術或者能力了,更多的是一種情感。一直以來,在寫字這件事情上我都在堅持著,從未放棄。高中的時候我開始接觸美術,成為了一個藝術生,后來考入大學,主修工業設計,開始接觸設計行業。這樣的一個學業背景和人生經歷,使我在一年多之前開始想要去嘗試一些新的東西,我稱它為“手寫體字形”。
2015年7月,我大學畢業。
那個時候,我租住在北京北四環邊兒上一個不足9平方米的房子里,那個小區緊鄰馬路甚至連大門都沒有。每天擠公交、地鐵上下班,每天面對混亂不堪的人群和車流,每天與成千上萬的人擦肩而過,他們低頭疾步,頭都不抬。在這樣的大城市里面,每一個人都很渺小,每一個人整日奔波,或為生活,或為生存,或為夢想。而我,野心滿滿的我,當時只想以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度過一生,只想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想留有遺憾,也不愿平凡。
2016年7月,我正式離職。
我離開了大學期間夢寐以求的設計公司,成為了一個“饑寒交迫”的自由職業者。離職那天,走在回住處的路上,我猶豫許久,給爸爸打了個電話,我說:“爸,我離職了。”本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去迎接一場“狂風暴雨”,但電話那端卻在沉默一會兒之后說:“巍巍,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其他事情我可能會有所顧慮,但對于你,我絕對相信,你可以的!”喏,老尚總是這樣,平時跟我話不多,不像我小時候那么啰唆,但每次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都能給我一點點安心的力量。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開始投入所有的精力去做手寫體字形,并且會不定時地把自認為還不錯的作品,整理、發布到微博和站酷上。隨著作品的不斷積累,我得到了越來越多朋友的關注和鼓勵,也正因如此,我才有了繼續做下去的動力和方向,努力不敢怠慢也不曾消減。直到今天,對于手寫體字形我還在不斷地嘗試新的手法和表現形式;還是會經常性地寫寫,像小時候一樣;還是會不斷地探索,去尋找更豐富的變化。我會把自己的作品定期地發布到網上與大家分享,也會偶爾寫寫自己內心的小故事矯情一下。如果你們有機會翻看到我以往的作品,希望它能帶給你們一個完整的我和一系列由稚嫩慢慢走向成熟的經歷。
如今在很多場合,常常會有一些朋友問我如何才能寫一手好字。其實對于類似的問題,答案只有一個——練習。因為練習是唯一的提升方式,寫字沒有捷徑。在這本書中,關于手寫體字形設計的方法和經驗,也都是通過不斷的嘗試和否定,最終所保留下來的。設計方法有很多,我將其總結,寫進了這本書里(或許隨著不斷地向前和積累,又會有更多的方法和經驗,這是后話)。目前只是希望,我的這些總結,能帶給初學者一些啟迪和幫助,如此我便心滿意足。
這本書從籌備到我寫完用了7個多月的時間,加上后期的調整修改、排版校對和印刷,我不知道還要讓讀者等多久。感謝王炳南老師、梁耀明老師、紀曉亮老師。感謝灰晝先生、劉兵克先生、牛MO王先生、胡曉波先生、谷龍先生。最初聯系這些前輩老師給本書寫推薦語時我滿心忐忑,擔心會被拒絕或者得不到回應,而當他們給我回復的時候,收到的每一條消息我都心懷感激,有些甚至是凌晨兩三點還在給我回復,這些前輩老師的幫助,使我在手寫體字形設計的道路上,有了更加堅定的信心和動力。在此也感謝曹祥莉用心的幫助和專業支持。對于這些,我都會銘記,謝謝你們!
希望本書可以有機會遇見你。
希望它能帶給你一種不一樣的溫度。
希望它能在這個機打盛行、手寫衰弱的時代里喚醒你對寫字的初衷。
最后,謝謝你。
希望有一天我們遇見,
你能沖我點頭微笑,
對我說:“好久不見,見字如面。”
尚巍
2017年9月于北京
尚巍/SAVI
字體設計師
青年藝術家
站酷網推薦設計師
漢儀字庫簽約設計師
方正字庫簽約設計師
高高手課程簽約講師
新浪微博知名設計美學博主
第一篇 字與界
1.1 字體的發展歷程 012
1.1.1 甲骨文 013
1.1.2 金文 013
1.1.3 大篆 014
1.1.4 小篆 014
1.1.5 隸書 015
1.1.6 草書 016
1.1.7 楷書 016
1.1.8 行書 017
1.2 字體的發展特點 018
1.2.1 簡化性 018
1.2.2 識別性 019
1.2.3 藝術性 021
1.3 關于手寫體的介紹 024
1.3.1 概述 024
1.3.2 手寫體的分類 024
1.3.3 手寫體的發展意義 029
第二篇 字與工具
2.1 筆的分類與使用 034
2.1.1 軟筆 034
2.1.2 硬筆 037
2.2 紙的分類與使用 040
2.2.1 復印紙 040
2.2.2 宣紙 040
2.2.3 其他材料 041
2.3 Photoshop的使用 042
第三篇 字與分析
3.1 字體的字義 046
3.2 字體的架構 048
3.2.1 筆畫 048
3.2.2 結構 050
3.2.3 重心 050
3.2.4 字形 054
3.3 字體的排布 055
3.3.1 有序排布 056
3.3.2 錯位排布 057
3.3.3 呼應排布 058
3.3.4 無序排布 059
第四篇 字與設計
4.1 字體的設計原則 064
4.1.1 識別性 064
4.1.2 適用性 065
4.1.3 統一性 067
4.1.4 平易性 069
4.2 字體性格的表現要素 071
4.2.1 字形結構的變化 071
4.2.2 筆畫特征的變化 074
4.2.3 細節特征的變化 076
4.3 字體性格的分類與表現 078
4.3.1 粗獷霸氣 078
4.3.2 剛硬厚重 079
4.3.3 細膩文藝 080
4.3.4 輕松隨性 081
4.3.5 可愛卡通 082
4.3.6 黑白塊面 083
4.3.7 紋理搭配 084
4.4 字體的設計方法 085
4.4.1 字體變形 086
4.4.2 字形重構 086
4.4.3 字形更替 087
4.4.4 字形共用 087
4.4.5 字形創意 088
4.5 字體設計實戰與演練 089
4.5.1 饞貓小廚 089
4.5.2 木頭小棧 094
4.5.3 三國志 100
4.5.4 熱愛小動物的喵姨 106
4.5.5 消失的時光 110
第五篇 字與應用
5.1 手寫體在平面領域的應用 114
5.1.1 在Logo中的運用 114
案例1 石頭記 115
案例2 木頭房子 117
案例3 印象 120
案例4 Lemon Tree 123
5.1.2 在海報中的運用 126
5.1.3 在包裝中的運用 130
案例1 清酒 130
案例2 SEPTEMBER 132
案例3 享飲 134
5.2 手寫體在飲食領域的應用 137
5.2.1 在中式菜品中的運用 137
案例1 小悅 138
案例2 成城記 140
案例3 清風齋 142
5.2.2 在日式菜品中的運用 144
案例1 花的宴 144
案例2 幸庵料理 146
5.2.3 在韓式菜品中的運用 148
5.3 手寫體在影視領域的應用 150
5.3.1 在青春題材中的運用 152
5.3.2 在喜劇題材中的運用 153
5.3.3 在動作題材中的運用 154
5.3.4 在驚悚題材中的運用 156
5.3.5 在兒童題材中的運用 158
第六篇 字與表達
6.1 字與生活 162
6.2 字與聲音 172
6.3 字與情感 179
6.4 字與訴說 186
6.5 字與字庫 202
6.5.1 漢儀尚巍手書 202
6.5.2 漢儀尚巍清茶體 207
6.5.3 方正字跡-尚巍行楷 210
第七篇 字輯
后記 字與堅持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