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造工藝學》共分7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機械加工精度及其控制、機械加工表面質量及其改善措施、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設計、機器裝配工藝、機床夾具設計和先進制造技術。各章后附有習題與思考題,便于讀者自學。全書以機械加工工藝為主線,將制造工藝、裝配工藝、加工質量和機床夾具等有機地統一起來,體系完整,簡明精煉。本書在內容安排上由淺入深,在體系結構上符合認知規律;注重采用新的國家標準,融入機械制造的新技術;強調對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突出實際應用,融入計算機應用技術,注重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先進性。《機械制造工藝學》可作為高等工科院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本科教材,也可作為高職高專學校、職工大學、電視大學、業余大學等學生的教材或參考書,同時還可供從事機械制造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機械制造業的現狀及發展
1.2 課程導引
1.2.1 課程的特點
1.2.2 主要內容和要求
1.2.3 學習方法
習題與思考題
第2章 機械加工精度及其控制
2.1 概述
2.1.1 機械加工精度
2.1.2 影響加工精度的因素
2.1.3 誤差的敏感方向
2.1.4 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
2.2 工藝系統的幾何誤差對加工精度的影響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機械制造業的現狀及發展
1.2 課程導引
1.2.1 課程的特點
1.2.2 主要內容和要求
1.2.3 學習方法
習題與思考題
第2章 機械加工精度及其控制
2.1 概述
2.1.1 機械加工精度
2.1.2 影響加工精度的因素
2.1.3 誤差的敏感方向
2.1.4 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
2.2 工藝系統的幾何誤差對加工精度的影響
2.2.1 加工原理誤差
2.2.2 調整誤差
2.2.3 機床誤差的影響
2.2.4 **的誤差
2.2.5 夾具的誤差
2.3 工藝系統的受力變形
2.3.1 工藝系統剛度
2.3.2 工藝系統剛度對加工精度的影響
2.3.3 減小工藝系統受力變形對加工精度影響的措施
2.4 工藝系統的熱變形
2.4.1 工藝系統的熱源及溫度場
2.4.2 機床熱變形
2.4.3 工件熱變形
2.4.4 **熱變形
2.4.5 減少工藝系統熱變形的措施
2.5 加工誤差的統計分析
2.5.1 加工誤差的性質
2.5.2 分布曲線法
2.5.3 點圖分析法
2.6 保證和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
2.6.1 減小或消除原始誤差
2.6.2 補償或抵消原始誤差
2.6.3 轉移原始誤差
2.6.4 分化或均化原始誤差
習題與思考題
第3章 機械加工表面質量及其改善措施
3.1 概述
3.1.1 表面質量的概念
3.1.2 表面質量對機器使用性能的影響
3.2 加工表面粗糙度及其改善措施
3.2.1 切削加工后的表面
3.2.2 磨削加工后的表面
3.3 表面物理力學性能的影響及改進措施
3.3.1 表面層的冷作硬化
3.3.2 表面層的金相組織變化
3.3.3 表面層的殘余應力
3.3.4 表面強化工藝
3.4 機械加工中的振動
3.4.1 機械加工中的強迫振動
3.4.2 機械加工中的自激振動
3.4.3 機械加工中振動的控制
習題與思考題
第4章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設計
4.1 機械加工的基礎知識
4.1.1 生產過程、工藝過程與工藝系統
4.1.2 生產綱領和生產類型
4.1.3 工件的基準
4.2 機械加工的工藝規程
4.2.1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及其作用
4.2.2 工藝規程的格式
4.2.3 工藝規程設計的內容及步驟
4.3 工藝審查和毛坯選擇
4.3.1 零件的工藝性分析
4.3.2 毛坯的選擇
4.4 機械加工工藝路線的制訂
4.4.1 定位基準的選擇
4.4.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選擇
4.4.3 加工階段的劃分
4.4.4 加工順序的安排
4.4.5 工序的集中與分散
4.5 機械加工的工序設計
4.5.1 機床及工藝裝備選擇
4.5.2 加工余量的確定
4.5.3 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確定
4.6 工藝尺寸鏈
4.6.1 工藝尺寸鏈的計算方法
4.6.2 工藝尺寸鏈的應用
4.7 時間定額及提高生產率的工藝途徑
4.7.1 時間定額
4.7.2 提高生產率的工藝途徑
4.8 工藝方案的比較與技術經濟分析
4.8.1 機械加工工藝成本
4.8.2 工藝方案的經濟性分析
4.9 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技術
4.9.1 概述
4.9.2 CAPP 系統的類型及應用
習題與思考題
第5章 機器裝配工藝
5.1 概述
5.1.1 裝配工作的基本內容
5.1.2 裝配的組織形式
5.1.3 裝配精度
5.2 裝配方法
5.2.1 互換裝配法
5.2.2 選擇裝配法
5.2.3 修配裝配法
5.2.4 調整裝配法
5.3 裝配工藝規程的制定
5.3.1 制定裝配工藝規程的原則及準備
5.3.2 制定步驟及內容
5.3.3 繪制裝配單元系統圖
習題與思考題
第6章 機床夾具設計
6.1 概述
6.1.1 夾具的組成
6.1.2 夾具的作用
6.1.3 夾具的分類
6.1.4 在夾具上加工的工件加工誤差組成
6.2 工件的定位
6.2.1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6.2.2 定位元件的選擇與設計
6.2.3 定位誤差的分析與計算
6.2.4 提高工件在夾具中定位精度的主要措施
6.3 工件的夾緊
6.3.1 夾緊裝置的組成及要求
6.3.2 夾緊力的確定
6.3.3 夾緊機構設計
6.3.4 夾緊機構動力裝置
6.4 夾具在機床上的定位、對刀和分度
6.4.1 夾具在機床上的定位
6.4.2 夾具在機床上的對刀
6.4.3 夾具的分度裝置
6.5 專用機床夾具的設計要求及設計方法
6.5.1 典型機床夾具設計要求
6.5.2 專用夾具設計方法及步驟
6.6 計算機輔助夾具設計
6.6.1 概述
6.6.2 CAFD 的設計內容及方法
6.6.3 CAFD 的典型系統
習題與思考題
第7章 先進制造技術
7.1 現代制造技術的發展
7.1.1 先進制造技術的形成和特征
7.1.2 先進制造技術分類
7.2 現代制造工藝技術
7.2.1 特種加工技術
7.2.2 快速成形技術
7.2.3 超精密加工技術
7.2.4 超高速加工技術
7.2.5 微納技術
7.2.6 虛擬制造技術
7.3 先進生產模式
7.3.1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
7.3.2 精良生產
7.3.3 敏捷制造
7.3.4 并行工程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