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在廣泛參考國內外有關衛生事業管理學的專著、教材和文獻的基礎上,經過系統的綜合整理編著而成的。全書內容共分為12章,分別就衛生事業、衛生工作方針、全球衛生目標與策略、衛生組織、衛生服務市場、醫療衛生需求與供給、衛生服務評價、健康保險制度、衛生立法與監督、衛生人力評價、區域衛生規劃、國外衛生事業管理等方面進行了闡述。與已往同類教材的不同是刪除了衛生事業各專業的微觀管理部分,并建立了本學科的學科體系。
為了配合教師教學,本書配備有內容完善的教學課件。
本書可作為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作為各類衛牛管理者的參考書。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衛生事業管理學概述
第二節 衛生事業
第二章 衛生工作方針
第一節 衛生工作方針的演變和發展
第二節 新時期衛生工作方針
第三章 全球衛生目標與策略
第一節 全球衛生目標與策略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人人享有衛生保健
第三節 初級衛生保健
第四節 全球衛生目標與策略的新進展
第四章 衛生組織
第一節 衛生組織體系
第二節 世界衛生組織簡介
第五章 衛生服務市場
第一節 衛生服務市場分析
第二節 衛生服務市場機制
第三節 政府在衛生服務中的作用
第六章 醫療衛生需求與供給
第一節 醫療衛生需求
第二節 醫療衛生服務的供給
第七章 衛生服務評價
第一節 衛生服務評價概述
第二節 衛生服務評價的內容
第三節 衛生服務評價的方法
第八章 健康保險制度
第一節 健康保險制度的形成與形式
第二節 健康保險基金的籌集與支付
第三節 健康保險需求
第四節 健康保險市場經濟關系
第五節 醫療保險模式
第九章 衛生立法與監督
第一節 衛生立法
第二節 衛生監督
第十章 衛生人力評價
第一節 衛生人員短缺與過剩
第二節 衛生人員考核
第三節 衛生人員聘任與培訓
第十一章 區域衛生規劃
第一節 區域衛生規劃概述
第二節 區域衛生規劃的編制
第三節 區域衛生資源的配置
第四節 區域衛生規劃的實施與評價
第十二章 國外衛生事業管理簡介
第一節 美國衛生事業管理
第二節 英國衛生事業管理
第三節 德國衛生事業管理
第四節 日本衛生事業管理
參考文獻
第二章 衛生工作方針
第一節 衛生工作方針的演變和發展
一、20世紀50年代衛生工作的四大原則
20世紀50年代的衛生工作四大原則作為當時黨和國家保護人民健康,與疾病作斗爭的總方針和政策,是根據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和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總任務,居民健康狀況,衛生資源條件,以及總結革命戰爭時期人民軍隊和人民政權醫療保健工作的歷史經驗而制定的。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經濟落后,人民健康水平普遍較低,人口死亡率為25%0,嬰兒死亡率為200%0,人均出生期望壽命只有35歲。急性烈性傳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蟲病嚴重威脅人民健康,鼠疫、霍亂、天花等傳染病廣泛流行,血吸蟲病、瘧疾、絲蟲病、鉤蟲病、地方甲狀腺腫和克山病等威脅極大,另外,結核病、性病等也廣泛存在。當時衛生資源非常缺乏,衛生人員數量少、質量低,衛生機構少、分布不均衡,廣大農民缺醫少藥,全國平均每千人擁有醫生數為0.67人,其中,每千人擁有西醫醫生數只有0.069人,并且西醫多集中在大城市,全國共有醫院2600所,病床80000張,全國平均每千人只有0.15張。
鑒于當時的衛生事業狀況,要解決全國人民的健康保障問題,國家急需制定指導全局工作的“衛生工作方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