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是為了適應對21世紀經濟管理類應用型人才的社會發展需求而編寫的。全書共分12章,系統全面地介紹了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吸收了國內外主流宏觀經濟學教材的優點,及時跟蹤當代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宏觀經濟學》體系完整、論述清晰易懂、知識點新、覆蓋面廣、重點突出、難度適中,在編寫上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在講解經濟學原理的同時,緊密結合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引入了大量鮮活的教學案例,努力擯除單純講解原理的空洞性,在講授宏觀經濟學基本內容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運用經濟學原理與方法,分析和解釋社會現象的能力。
《宏觀經濟學》配有多媒體教學課件等多種立體化教學資源,任課教師可與科學出版社聯系獲取。
《宏觀經濟學》既可作為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在校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各類成人高等院校教學及自學考試教材。
本書是在哈爾濱商業大學以及全國相關院校廣大教師的西方經濟學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的諸多成果基礎上推出的。哈爾濱商業大學是新中國第一所多學科性商業大學,學校以商科為主線,突出經管優勢學科,加強基礎學科,重點發展應用學科;堅持經管法融合、商工結合、協調發展的學科特色,以本科教學為主體和基礎,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大力開展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培養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業人才.哈爾濱商業大學學科優勢的凝練與發展,對經濟基礎理論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們依托全校經濟基本理論研究基礎與教學實踐的平臺,在教材的編寫中既注重宏觀經濟理論論述的嚴密性和完整性,又特別注重與中國經濟發展的結合。教材編寫力圖能準確地闡述西方宏觀經濟學理論體系,更有利于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的教學與實踐。
為了突出本書特色,方便讀者學習,我們在編寫中力圖創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每章正文前,增加了“本章學習目標”,便于讀者宏觀把握各章的內容和學習后應達到的目標。
第二,精心策劃、編排,使體系結構完整。本書對當前流行的經濟學教材體系結構做了改進。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參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本著讓學生“易讀、易懂、易掌握”的原則,在敘述語言上盡可能地做到簡練、直白,力求使學生從總體上把握經濟學理論框架,掌握經濟學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三,內容全面,通俗易懂。本書內容上吸收了國內外主流宏觀經濟學教材的優點,比較系統地介紹了宏觀經濟學的主要理論,同時反映了近幾年來宏觀經濟學的新的理論研究成果。
前言
第一章 宏觀經濟學導論
第一節 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基本問題
第二節 宏觀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第三節 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第四節 本書的結構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第二章 國民收入核算
第一節 國內生產總值
第二節 國民收入核算的方法
第三節 國民收入中幾個重要概念及其相互關系
第四節 國民經濟核算的恒等式
第五節 國民收入核算的缺陷及糾正
案例1:2009年5月份中國物價指數變動分析
案例2:MPS與SNA核算體系的比較
案例3:由GDP到綠色GDP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第三章 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第一節 均衡國民收入的決定原理
第二節 凱恩斯的消費理論
第三節 關于消費函數的其他理論
第四節 國民收入的決定
第五節 乘數理論
案例1:如何看待促進中國消費應先均貧富
案例2:4萬億內需投資促進經濟發展
案例3:2008年的中國出口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第四章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
第一節 企業投資
第二節 產品市場均衡:IS曲線
第三節 貨幣市場及利率的決定
第四節 貨幣市場均衡:LM曲線
第五節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IS-LM分析
第六節 凱恩斯的基本理論框架
案例1:投資成為經濟增長第一驅動力
案例2:當貨幣政策遇到“日本式陷阱”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第五章 財政政策
第一節 宏觀經濟政策目標
第二節 財政政策工具
第三節 財政政策的效果分析
第四節 財政政策與財政預算
案例1:二戰后美國財政政策的變化
案例2:中國財政政策的變遷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第六章 貨幣政策
第一節 銀行體系的分類
第二節 銀行體系的貨幣創造和貨幣供給
第三節 貨幣政策工具
第四節 貨幣政策效果和傳導機制
第五節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配合使用
案例1:應對經濟過熱,中國貨幣政策的變動情況
案例2:美國房地產泡沫產生、破滅及當時貨幣政策
案例3:身陷困境的央行貨幣政策
案例4:美國、英國和我國貨幣供應量計算的比較
本章小結
第習與思考
第七章 AD-AS模型
第一節 總需求曲線
第二節 總供給曲線
余三節國民收入決定的AD-AS模型
第四節 AD-AS模型對現實的解釋
案例1:中國2007年前總需求結構的分析
案例2:凱恩斯簡介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第八章 失業與通貨膨脹
第一節 失業理論
第二節 失業的經濟學解釋
第三節 通貨膨脹理論
第四節 通貨膨脹的成因及影響
第五節 失業與通貨膨脹的關系
案例1:國內失業問題研究最新進展
案例2:中國通貨膨脹水平分析
案例3:為什么美國20世紀90年代末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如此之低
案例4:1996~2002年我國連續8次降息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第九章 開放經濟理論
第一節 開放經濟的基礎知識
第二節 匯率與國際收支平衡
第三節 IS-LM-BP模型及其含義
第四節 開放經濟政策
案例1:國外有多少“熱錢”流人中國
案例2:墨西哥的外部平衡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第十章 經濟增長理論
第一節 經濟增長理論概述
第二節 經濟增長因素分析
第三節 經濟增長模型
第四節 有關經濟增長的其他理論
第五節 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
案例1: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增長
案例2:世界主要國家(地區)經濟增長方式的比較
案例3:中國經濟起飛的征兆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第十一章 經濟周期理論
第一節 經濟周期理論概述
第二節 乘數-加速數模型
第三節 實際經濟周期模型
案例1: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周期波動的特征
案例2: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成因是什么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第十二章 當代西方的主流宏觀經濟學
第一節 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理論淵源
第二節 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
第三節 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派的基本理論模型
第四節 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政策含義和主要政策觀點
第五節 新凱恩斯主義形成的理論背景和特點
第六節 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對黏性工資和價格的重視
第七節 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基本模型
第八節 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派的政策主張
第九節 當前西方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共識、分歧及新近動向
本章小結
復習與思考
參考文獻
(一)20世紀4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的宏觀經濟學
20世紀4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興盛時期。由于凱恩斯的經濟學提出不久就遇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他的理論并沒有得到廣泛的傳播,也沒有成為宏觀經濟學的主流。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美國經濟學家的努力下,凱恩斯的經濟學開始逐漸成為美國經濟學的主流。可以說,從20世紀4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現代宏觀經濟學已經基本上是凱恩斯主義的天下了。這一時期,經濟學家們普遍接受了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的分析和政策主張,認為社會總產出和總就業的波動主要是由總需求的波動引起的,所以,經濟學家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在經濟過熱時如何通過控制總需求來穩定經濟、防止波動,而在經濟衰退時如何通過刺激總需求來促進經濟復蘇、增加就業和產出。這一時期,需求導向的宏觀經濟分析成為宏觀經濟學的主流,也成為經濟實踐的主流。20世紀60年代,美國在肯尼迪總統執政時,這一傾向達到了高峰.其大幅度減稅和增加政府購買的財政政策成為主流政策的象征。與此同時,在西方國家經濟形勢較好的情況下,經濟增長理論和經濟發展理論也成為當時宏觀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的宏觀經濟學
這一時期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理論大論戰時期,也是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遭受挫折與批評以及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反對派活躍的時期。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到20世紀70年代初,凱恩斯主義的理論和政策主張在西方國家日益盛行。另外,在這一段時間里大部分國家的經濟恢復和發展得很快,沒有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這便使人們普遍相信,政府是可以通過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主動地穩定經濟、防止其衰退的。在這種情況下,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理論和政策主張穩居主導地位。
但到了70年代,西方國家的經濟情況發生了變化。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經濟出現了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另一方面,在石油危機的沖擊下,通貨膨脹不斷加劇,經濟出現了衰退,商品滯銷、生產萎縮、銀行倒閉、失業加劇。這種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并發的情況就是所謂的“停滯膨脹”,或稱其為“滯脹”。對于這種情況,凱恩斯主義的理論和政策便顯得無能為力了。一些反對派的經濟學家甚至說,這種嚴重的通貨膨脹局面正是由于長期實行凱恩斯主義政策而引起的。于是,一場關于宏觀經濟理論和政策主張的木論戰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