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規劃教材公共課系列:交響樂鑒賞》的第一章節,集中介紹了交響音樂的內容、體裁、樂隊編排等交響樂鑒賞常識,并按音樂發展史的脈絡,介紹了著名的作曲家、指揮家和演奏家。這一章節最主要的特色在于圖文并茂,文中插入了作曲家、演奏家、指揮家的頭像和各種管弦樂器的圖片,使學生在欣賞過程中能夠形象直觀地獲得理性認識。在后面的三個章節中,按照交響樂的題材特征分別介紹了西方交響曲、協奏曲、組曲、交響詩的內容、形式及代表作品。最后的章節集中介紹了中國交響音樂的發展歷程及代表作品,這也是本教材最有特色的部分,鑒于以往中國作品部分的資料稀少,這一章節內容全部由教師自行研究分析,形成比較系統的教材資料。
前言
第一章 交響樂基礎知識
第一節 交響樂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交響樂的構成與特征
第三節 交響樂隊知識
第四節 著名作曲家
第五節 現代著名指揮家
第六節 中國交響樂作曲家?指揮家
第二章 交響曲
第一節 交響曲概述
第二節 古典主義時期的交響曲
第三節 浪漫主義時期的交響曲
第四節 民族樂派的交響曲
第五節 20世紀交響曲:肖斯塔科維奇《第七交響曲》
第三章 協奏曲
第一節 協奏曲概述
第二節 大協奏曲:巴赫《勃蘭登堡協奏曲》
第三節 巴洛克時期的獨奏協奏曲:維瓦爾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
第四節 古典時期的協奏曲
第五節 浪漫主義時期的協奏曲
第六節 民族樂派的協奏曲
第七節 二十世紀協奏曲:巴托克《樂隊協奏曲》
第四章 序曲
第一節 序曲概述
第二節 歌劇、戲劇序曲
第三節 音樂會序曲
第五章 組曲
第一節 組曲概述
第二節 亨德爾《水上音樂》組曲
第三節 格里格《培爾金特》第一組曲
第四節 里姆斯基-科薩科夫《舍赫拉查達》交響組曲
第五節 圣桑《動物狂歡節組曲》
第六節 霍爾斯特《行星組曲》
第六章 交響詩
第一節 交響詩概述
第二節 李斯交響詩《前奏曲》
第三節 斯美塔那交響詩《沃爾塔瓦河》
第四節 理查施特勞斯的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第五節 西貝柳斯的交響詩《芬蘭頌》
第七章 中國交響音樂
第一節 中國交響音樂發展概論
第二節 交響曲欣賞:朱踐耳
第三節 協奏曲欣賞
第四節 組曲、序曲欣賞
附錄1 交響樂常用術語
附錄2 中國交響樂推薦欣賞曲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