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物理導論(第3版)》根據“材料大學科”的思路,借鑒國際上材料學科新教材的編寫方式,主要闡述材料科學中物理方面的內容,包括材料的物理性能及其微觀機理,以及相關現代專題(力學、熱學、電學、磁學、光學、聲學、功能轉換)的進展。本書的基本內容自1991年開始在廈門大學材料化學專業(yè)作為專業(yè)基礎課講授,并自1995年開始作為無機材料方向的研究生專業(yè)基礎課講授。多年來根據講授情況并參考了國內外有關材料科學方面的書刊和資料不斷修改補充,不僅概述了材料物理內容的基礎理論要點,而且能適當地反映相關的最新科研成果,并注意兼顧到課堂教學的有限學時與課外閱讀的深化擴展。《材料物理導論(第3版)》既可作為材料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物理、應用化學等專業(y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yè)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本書由熊兆賢編著。
《材料物理導論(第3版)》根據“材料大學科”的思路,借鑒國外材料學科新教材的編寫方式,主要闡述材料科學中物理方面的內容,不僅論述材料的物理性能及其微觀機理,而且介紹現代材料的多個專題進展,兼顧到材料的力學、熱學、電學、磁學、光學、聲學以及材料的功能轉換等內容。本書由熊兆賢編著。
前言
撰稿人
第一部分:線粒體DNA復制、轉錄、翻譯和呼吸鏈復合物組裝
1.動物細胞mtDNA核狀小體的生化提取
2.二維瓊脂糖凝膠電泳分析線粒體DNA
3.果蠅和人線粒體DNA復制蛋白:DNA聚合酶7和線粒體單鏈DNA結合蛋白的比較純化策略
4.參與人類疾病的線粒體DNA聚合酶突變體的功能分析
5.人類線粒體單鏈DNA結合蛋白的純化制備
6.評估線粒體轉錄因子A(TFAM)與DNA結合的方法
7.線粒體DNA解旋酶在人類細胞中的誘導表達、純化和體外功能分析
8.人類線粒體DNA解旋酶重組蛋白的純化策略
9.用提取的蛋白組分研究線粒體轉錄終止的方法
10.氧化磷酸化:線粒體編碼蛋白的合成以及將單獨的結構亞基組裝成具有功能的全酶復合物
第二部分:線粒體DNA的損傷和修復
11.線粒體活性氧簇的生成
12.超螺旋敏感的qPCR方法檢測mtDNA損傷
13.免疫熒光法定量分析線粒體DNA中氧化形式的鳥嘌呤(8—羥鳥嘌呤)
14.在分離的線粒體中體外檢測DNA堿基切除修復能力
15.利用穩(wěn)定轉染、瞬時轉染、病毒轉導及TAT介導的蛋白轉導方法靶向哺乳動物細胞線粒體導入修復蛋白
16.一種局限線粒體DNA而非核DNA的氧化損傷修復缺陷的細胞系的構建和功能分析
第三部分:線粒體DNA突變
17.釀酒酵母中線粒體DNA的氧化損傷和突變誘變
18.基于變性高效液相色譜(DHPLC)異源雙鏈分析法測定人類組織中DNA突變異質性
19.利用特異識別異源雙鏈錯配位點的Surveyor核酸酶快速檢測未知的異質性線粒體DNA突變
20.用于單細胞線粒體DNA突變分析的細胞分離和收集方法
21.采用單細胞單分子PcR定量分析線粒體DNA體細胞突變
22.線粒體中DNA前體庫(dNTP庫)的測定
23.構建缺乏線粒體DNA的人類細胞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