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關心民生的學者, 對中國問題的觀察與思考如何推進國企改革?
中小企業怎樣走出困境?
中國人能否走出勤勞而不富有的宿命?
好政府是怎樣煉成的?
何時能不再做房奴?
……未來五年,中國經濟向何處去?
化為危機,有需要怎樣的變革?
作者從經濟增長、宏觀調控、房地產市場、股市、體制改革、公共財政、金融與資本市場等方面深入解讀中國在轉型、改革、發展進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幫助讀者多角度厘清中國經濟現狀,讀懂未來發展趨勢。
《中國經濟大突圍》,中央黨校著名學者、時評家鄧聿文,深度解析民生大事與中國策略!面對不可回避的改革與轉型,中國如何應對挑戰,把握經濟發展的下一個關鍵周期,化為危機,突破重圍?未來五年,中國經濟向何處去?化危為機,又需要怎樣的變革??知名學者、評論家鄧聿文權威“發言”,厘清趨勢?內容涉及民生、經濟,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捍衛百姓民生立場?厲無畏、張立群、周天勇、胡星斗、潘燕等知名學者、媒體人鼎力推薦。
鄧聿文,中央黨校《學習時報》副編審,香港天大研究院特邀研究員、中國問題觀察者,報刊專欄作家,經濟學者、知名評論家。
主要關注和研究中國社會的轉型與改革。已出版《國有企業改革與國有資產管理》《非常交鋒——國有企業產權改革大討論實錄》 《中國學習型社會建設》 《幸福的權利》 《中國必須贏》等著作。在《人民日報》 《學習時報》 《中國青年報》 《新加坡聯合早報》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財經網,以及《瞭望》 《鳳凰周刊》 《南風窗》 《中國新聞周刊》 《中國與世界觀察》 等國內外主流媒體發表文章及評論千余篇,并產生強烈的社會反響。
序
前言
第一章 需要有質量的GDP——關于經濟增長
對當前中國經濟的判斷
經濟長期增長的體制難題
淡化GDP,實現包容性增長
第二章 好政府是怎樣煉成的——關于宏觀調控
均衡發展的重要性
宏觀調控要利用好市場機制
從收費經濟看發展困局
第三章 房地產綁架中國經濟——關于樓市
需要對住房市場進行再改革
大建保障房之弊
限價商品房的反市場邏輯
經濟適用房:退出還是回歸
房地產不可能像日本一樣崩盤
物業稅能否降低房價取決于開征方式
依賴房地產投資的經濟增長是危險的
第四章 股殤——關于股市
郭樹清的治市能否重塑一個健康的股市
不必恐懼養老金入市
股市的真實地位
股市不能毀于市場原教旨主義
中產階層可能被股市套死
從股市暴跌中學到了什么
警惕權力資本進入股市
股市如何成為經濟晴雨表
解決股市問題必須重建政府信用
股市需要尋求大智慧
走向資本大國需要解決的制度難題
第五章 保增長下的中國經濟改革——關于體制改革
產權改革為什么重要
啟動鐵路改革已刻不容緩
中國統計要徹底改革
推進收入分配改革需要政治決斷
半拉子改革導致中國油價比美國高
戶籍改革需要梯度推進
流動性過剩其實是場經濟危機
改革須從考驗公眾承受力轉向讓人民受益
穩增長下的經濟改革
政府的治道變革
第六章 盛世當減稅——關于公共財政
預算民主也是政治民主
建設公共財政
為減負而減稅
稅改要動真刀子
第七章 積極推進國企改革——關于壟斷與管制
壟斷已成央企專利
國資委怎樣成為一個“好婆婆”
努力推進國企改革
第八章 將顛倒的再顛倒過來——關于民企與民營企業家
關于“盧美美事件”的深層反思
中小企業的生存困境及其治理
私營經濟為什么會有一個大“突破”
關于民營企業家
第九章 企業要成為社會責任的表率——關于企業責任
企業最重要的社會責任是什么
企業家的慈善與社會責任
環保責任是企業最重要的社會責任
誠信是企業競爭力最重要的軟件
競爭才能使資本講道德
“中國信用”比“中國制造”更重要
企業道德的反思
第十章 思想之宴——關于一些經濟觀點的爭議
金融危機能否終結新自由主義
民富需要什么樣的價值觀
中國到了加速為環境還債的時候
外來人口問題應該交由市場去決定
養老金缺口實則是人口危機
金融開放才能降低銀行暴利
第十一章 博弈國際規則——關于全球大勢與中國應對
全球“老二”的位置不好坐
不必把歐美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與否看得過重
須有與美國打貿易戰的勇氣
航空“碳稅”與未來發展領導權
充分利用市場力量提升全球經濟治理權
在新的國際金融經濟體系重建中應確保話語權
利用外儲建立中國版的“國際訪問者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