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發布,繼續強調了國家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意義,指出:“十三五”期間要繼續展開文化體制改革,建設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的產業、市場和服務體系發展。而圖書館作為文化傳播和保障公民文化需求的重鎮,應繼續發揮其優勢,并不斷發展和變革,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進入互聯網時代,圖書館資源由傳統的實體走向數字化和網絡化,用戶對信息的需求也由原來的信息查找轉向對知識的獲取與個性化服務。歷年來,各地、各級單位圖書館的建設通過不斷擴大其規模來滿足讀者的信息需求,但卻造成“館藏資源孤島”和“館藏資源超載”兩大困境。而用戶的需求不再僅僅是從無數館藏中快速找到所要信息,還要求獲得信息中蘊含的知識內容及邏輯關系,以進行知識的理解、使用和創造。針對圖書館的這種困境和數字化資源環境中用戶更高的閱讀需求等問題,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法來揭示和關聯日益豐富的數字資源,以利于用戶對信息資源的有效獲取和知識內容的共建共享。所以,如何對館藏資源進行深層次揭示、聚合和有效地展示、利用成為業界關注的熱點問題。
基于此,本書從理論、方法和實踐角度探討了如何從具有豐富語義信息的館藏中進行資源的語義聚合和可視化展示,以期能夠通過資源聚合更好地服務于用戶。只有在館藏資源的語義化基礎上,才能通過共通的語義形式從多個方面對資源進行關聯,進而實現從資源聚合到知識的創新。本書以用戶需求為導向,采用用戶行為、本體、關聯數據等理論思想,以及相關方法工具,以探究館藏的知識內容以及知識單元的語義關系,通過關聯、聚類、融合和分類等過程,使得散亂和獨立的資源再次組織成為一個有序整體,用以服務于用戶對館藏中所需的規律、模式、特色等知識單元以及知識之間的關聯關系,最終實現基于語義的資源聚合和可視化展示平臺。
全書共分為10章,每章的主要內容簡述如下。
第1章,首先,從全局概述開展數字圖書館館藏資源語義聚合的背景和意義,并從數字資源聚合、數字資源聚合的方式、數字資源聚合技術和數字資源聚合的實踐探索四個角度對當前館藏資源語義聚合的基本現狀進行梳理和述評。其次,根據現有館藏資源的聚合方式及存在問題,總結得出在關聯數據基礎上的資源聚合的優缺點,其后提出完善館藏資源的服務內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最后,對本書的主要內容及創新之處進行了總結。
第2章,分析了當前數字資源聚合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根據數字圖書館中資源聚合出現的問題,歸納了當前數字資源聚合所面臨的困境。在用戶行為相關研究的基礎上,闡述了國內外學者對用戶行為的不同認識,給出了本書對用戶行為的理解。進一步分析基于用戶行為的數字資源語義聚合理論框架,具體從用戶行為定義、用戶行為理論和方法、用戶行為數據聚合三個方面做了詳細闡述。
第3章,論述了基于語義的館藏資源語義聚合的相關理論。首先,對語義網及語義標注相關理論進行了闡述,主要包括語義網的發展、語義標注相關技術,并厘清了元數據、本體及語義標注間的關系。其次,介紹了關聯數據的概念、關聯數據的類型劃分、關聯數據的支撐技術及其構建的關鍵實現技術。最后,分析了基于關聯標簽的數字資源語義聚合方法的內涵、特點、步驟和優勢。
第4章,深入對如何構建用戶行為特征庫進行了研究。首先,從構建用戶行為特征庫的外部系統環境入手,對用戶行為的獲取與挖掘進行了宏觀研究。其次,從數據庫的層次結構視角對構建用戶行為特征庫進行了可行性分析。接著從數據預處理、數據采集、數據抽取,到數據格式標準化對用戶行為創建流程進行了詳細論述,并對特征庫的層次結構進行描述。最后,在本章實驗部分,依照特征庫創建流程設計了三個用戶行為特征采集與挖掘工具。
第5章,基于用戶行為特征庫內的詞語集合,創建用戶行為詞表,研究詞詞關聯和詞表聚合。首先,利用成熟的詞表技術將用戶行為特征庫中的詞匯進行序化,并借助TF-IDF改進算法及MDS算法兩種方式來提取能代表用戶特征的中心詞匯。其次,討論了模糊集合理論中詞詞關系的數據處理問題,在此基礎上進行詞表中詞詞關聯值的探討,并通過關聯矩陣進行詞間語義關系的實證研究。然后,借助比較排序、相關排序、Pagerank等方法對詞表進行融合研究。最后根據詞間語義關系進行由詞表向本體的轉化,并闡述了如何利用詞表創建用戶行為的本體過程。
第6章,主要在第4和5章的技術基礎上構建用戶行為本體庫,并以用戶為中心進行本體聚合。首先,用戶需求、用戶體驗、用戶興趣三者為用戶行為本體構建的出發點,在本體創建總方向上對用戶行為本體構建做出規范。其次,進行了用戶本體的存儲與操作的相關內容,在這些理論與方法的基礎上闡述了用戶行為本體的構建流程。再次,提出以用戶行為特征為中心的異質本體聚合與融合的解決方案。
前言
第1章 緒論 1
1.1 問題的提出 1
1.2 館藏資源深度聚合與可視化展示的研究價值 2
1.3 國內外數字資源聚合研究工作綜述 4
1.4 本書的主要內容 12
1.5 本書的創新之處 13
第2章 面向用戶的數字圖書館資源聚合相關理論 15
2.1 數字圖書館數字資源聚合有關理論 15
2.2 用戶行為研究理論 27
2.3 基于用戶行為的數字圖書館資源聚合理論框架 29
第3章 基于語義的館藏資源語義聚合理論基礎 32
3.1 語義網及語義標注相關理論 32
3.2 關聯數據有關理論 36
3.3 基于關聯數據的數字資源語義聚合方法 48
第4章 用戶行為特征庫的創建 56
4.1 用戶行為特征庫的系統環境 56
4.2 用戶行為特征庫的可行性分析 65
4.3 用戶行為特征庫的創建流程 67
4.4 用戶行為特征庫的結構與描述 74
4.5 實驗:用戶行為數據挖掘工具的開發 78
第5章 用戶行為特征的關聯與序化 84
5.1 用戶行為詞表 84
5.2 用戶行為詞表的自動創建 91
5.3 詞詞關聯矩陣及詞間關聯值的算法 93
5.4 實證:詞表關聯矩陣詞間語義關系驗證 98
5.5 用戶詞表與現有詞表的融合 103
5.6 用戶行為詞表轉化為用戶行為本體 110
第6章 基于本體的用戶行為數據語義聚合 114
6.1 用戶行為本體構建的出發點 114
6.2 本體的存儲與操作 119
6.3 本體的構建流程 129
6.4 本體的語義聚合 137
6.5 實驗:基于學科概念的湖北省圖書館用戶興趣本體聚合 141
第7章 基于主題概念的數字資源聚合與可視化 148
7.1 用戶行為主題概念聚合理論 148
7.2 基于概念聚合體系進行主題圖創建 161
7.3 以用戶行為概念為中心的主題圖聚合 169
7.4 實驗:基于主題圖的圖書館用戶個人博客主題概念聚合 173
第8章 基于關聯數據的數字圖書館資源聚合 179
8.1 關聯數據的采集與處理 179
8.2 基于關聯數據的數字圖書館數字資源聚合內涵 181
8.3 基于Drupal的關聯數據平臺 188
第9章 基于關聯數據的數字圖書館創新服務 197
9.1 基于關聯數據的知識發現與知識服務 197
9.2 基于關聯數據的信息個性定制與推送 205
9.3 基于關聯數據的數字化虛擬參考咨詢 214
第10章 基于關聯數據的館藏資源語義聚合實證研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楚劇”為例 221
10.1 “楚劇”資源聚合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 221
10.2 “楚劇”資源采集及語義描述 223
10.3 基于“楚劇”資源的關聯數據創建與發布 234
10.4 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聚合與服務平臺應用實例——“楚劇”資源展示 240
10.5 “聚合平臺”與傳統信息系統的對比分析 252
參考文獻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