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闡述了“一帶一路”倡議對我國實現經濟轉型和保障地緣政治安全的重大意義,分析了“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國家安全、經濟、工程布局、國內外利益協調、地緣關系風險等關鍵問題:界定“一帶一路”倡議在國家總體發展戰略中的地位,揭示其與國內區域發展戰略的關系,分析“一帶一路”倡議對我國不同地區發展產生的影響,提出完善區域發展的建議:回顧全球國家、民族、經濟、能源、宗教、戰爭和軍事等地緣因素的時空變化特征,識別“一帶一路”海陸國際運輸通道建設的關鍵問題,提出海陸國際運輸通道建設的可能模式與解決方案;識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口分布和重要城市發展格局,闡明中國與沿線國家投資貿易的現實基礎以及未來經貿合作的主要方向、重點領域和發展潛力;最后,提出了關于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若干建議。
0 “一帶一路”是當代中國的全球觀念與全球治理方案
0.1 當代巾國的全球觀念與全球治理方案
0.2 科學地、歷史地認識“一帶一路”
0.3 中國與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地緣政治及地緣經濟關系的基本分析
參考文獻
上篇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全球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環境分析
1 中國的迅速發展及對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重大影響
1.1 中國發展創造了世界奇跡
1.2 中國發展正在改變全球的經濟與政治格局
參考文獻
2 國際地緣政治發展變化的歷史分析
2.1 世界地緣政治與大國崛起的歷史脈絡
2.2 世界地緣政治發展格局及趨勢
2.3 全球地緣視野下的“一帶一路”
參考文獻
3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對中國及沿線國家的意義
3.1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對中圍的意義
3.2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對沿線國家的意義
參考文獻
中篇 中國與主要區域經貿與技術合作的基礎、態勢與前景
4 俄羅斯、蒙古和中亞國家
4.1 中國與俄羅斯經貿合作基礎、態勢和前景
4.2 中國與蒙古經貿合作基礎、態勢和前景
4.3 中國與中亞經貿合作基礎、態勢和前景
4.4 中國與俄羅斯、蒙古和中亞經貿合作建議
參考文獻
5 東北亞地區
5.1 東北亞自然、經濟與社會結構概況
5.2 中國一東北亞貿易與經濟技術合作現狀
5.3 東北亞未來經貿合作的挑戰與前景
參考文獻
6 東南亞及南亞
6.1 東南亞地區
6.2 南亞地區
參考文獻
7 西亞與北非
7.1 區域自然地理特征
7.2 區域社會經濟地理結構分析
7.3 中國與西亞、北非的經貿合作
7.4 經濟貿易與技術合作態勢與前景
參考文獻
8 澳新及南太平洋地區
8.1 澳新及太平洋島國自然、經濟與社會結構概況
8.2 澳新及太平洋島國貿易、投資與經濟技術合作現狀問題
參考文獻
9 撒哈拉以南非洲
9.1 區域自然地理特征
9.2 區域社會經濟地理結構分析
9.3 中國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經濟貿易與技術合作基礎
9.4 中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經濟貿易與技術合作態勢與前景
參考文獻
10 中南美洲
10.1 自然地理環境基礎
10.2 經濟社會發展狀況
10.3 中國與拉丁美洲國家合作的歷史與現狀
10.4 經貿合作建議
參考文獻
11 歐盟
11.1 自然地理環境基礎
11.2 經濟社會發展概況
11.3 中國與歐盟合作的歷史與現狀
11.4 經貿合作建議
參考文獻
下篇 國際通道、戰略支點及與國內區域發展的鏈接
12 國際運輸通道建設的關鍵問題與對策
12.1 中國國際貿易網絡與國際運輸通道現狀
12.2 中國海陸國際運輸通道建設總體方案
12.3 海上航運通道與戰略支點的識別與中國進入途徑
12.4 陸上大容量國際運輸通道的建設方案與國際運輸物流組織
12.5 推動海陸國際運輸通道建設的政策與建議
參考文獻
13 “一帶一路”與國內區域發展的銜接
13.1 “一帶一路”倡議與國內區域發展戰略的關系
13.2 “一帶一路”倡議的區域影響
13.3 “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區域功能
13.4 結論
參考文獻
14 關于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若干建議
14.1 中國的全球觀念和全球戰略的重點是海洋
14.2 “一帶一路”倡議是需要幾代人完成的偉大事業
14.3 需要國家財力的長期保障
14.4 加強關于全球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問題研究
參考義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