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前言
第1章 緒論 1
1.1 研究意義及背景 1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 3
1.3 研究目標與內容 17
1.4 技術路線 18
1.5 本章小結 25
第2章 面向貧困識別的多源多尺度數據組織 27
2.1 面向貧困識別與監測的多源多尺度數據分析 27
2.2 面向貧困識別與監測的多源多尺度空間數據的組織 36
2.3 面向貧困識別與監測的多源多尺度空間數據庫設計 56
2.4 面向貧困識別與監測的多源多尺度空間數據組織方法應用與分析 71
2.5 本章小結 83
第3章 縣級多維貧困度量及空間分布特征研究 84
3.1 縣級人口多維貧困度量及空間分布特征研究 84
3.2 基于PI-LSM模型的縣級貧困識別與測量 103
3.3 多尺度貧困關系分析與政策建議 120
3.4 本章小結 128
第4章 貧困地區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協調性評價 129
4.1 研究區概況 129
4.2 數據源及數據預處理 132
4.3 研究方法 133
4.4 6個片區大尺度實證研究 146
4.5 呂梁單片區尺度的實證研究 157
4.6 六片區與呂梁片區研究對比 167
4.7 本章小結 170
第5章 貧困地區相對資源承載力評價 171
5.1 研究區概況與數據預處理 171
5.2 相對資源承載力研究方法 174
5.3 大別山片區相對資源承載力空間分異性分析 182
5.4 片區相對資源承載力動態分析及預測 191
5.5 2015年片區各類資源承載力預測 201
5.6 大別山片區可持續發展的建議與對策 203
5.7 本章小結 208
第6章 貧困地區交通與經濟發展協調性評價 209
6.1 分析方法與模型構建 209
6.2 武陵山片區交通優勢度時空分異變化 216
6.3 武陵山片區交通優勢度與區域經濟耦合分析 225
6.4 武陵山片區交通優勢度發展與區域經濟增長預測和評價 237
6.5 本章小結 248
第7章 貧困地區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與經濟發展協調性評價 250
7.1 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評價方法 251
7.2 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發展水平的差異分析方法 254
7.3 武陵山片區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均衡化發展的結果分析 255
7.4 連片特困區貧困縣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時空演變及其與縣域經濟協同發展關系 264
7.5 本章小結 277
第8章 多維貧困識別空間信息系統 279
8.1 系統概要設計 279
8.2 系統詳細設計 290
8.3 平臺開發與測試 332
第9章 總結與展望 361
9.1 總結 361
9.2 展望 362
參考文獻 364
后記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