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1979年出生,博士,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海洋環境管理、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近5年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項,其他省部級項目3項,市廳級項目5項。在《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中國行政管理》、《中國土地科學》、《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等CSSCI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2篇。出版論著、教材2部。
第一章 生態文明的思想淵源、理論內涵與實現路徑…………… (1)
第一節 生態文明的淵源回溯及文獻評述……………………… (1)
第二節 前生態文明: 漁獵文明、工業文明的特質提煉……… (5)
一漁獵文明: 保有但沒有能力大規模獲取自然資源的文明
形態………………………………………………………… (6)
二工業文明: 單純追求獲取自然資源能力的文明形態…… (9)
第三節 生態文明的理論內涵………………………………… (14)
一生態文明是一種推崇自然環境與生態的社會文明…… (14)
二生態文明是一種利益共享的社會文明………………… (15)
三生態文明是一種對自然資源價值認可的社會文明…… (16)
四生態文明是一種對人類需求更為長遠考慮的社會
文明………………………………………………………… (18)
第四節 生態文明的實現路徑………………………………… (19)
一在制度上�5�3 建立自然資源的限制使用機制…………… (19)
二在空間上�5�3 建立自然資源的保有區域………………… (21)
三在社會關系和理念上�5�3 建立自然資源的共享法則…… (23)
第二章 沿海灘涂的概念、特征與功能………………………… (24)
第一節 沿海灘涂的概念……………………………………… (24)
一沿海灘涂的內涵…………………………………………… (24)
二沿海灘涂的種類…………………………………………… (30)
三從灘涂到濕地: 環境治理中新概念引入的價值與
限制………………………………………………………… (38)
第二節 沿海灘涂的特征……………………………………… (47)
一海陸交界性………………………………………………… (47)
二動態變化性………………………………………………… (49)
三生態性……………………………………………………… (50)
第三節 沿海灘涂的功能……………………………………… (50)
一維護海岸線不受侵蝕的功能…………………………… (50)
二保護生物多樣性�5�3 維持生態平衡的功能……………… (52)
三調節氣候的功能…………………………………………… (53)
四凈化海岸帶環境的功能………………………………… (54)
五提供豐富的海陸資源的功能…………………………… __________(55)
六具有海岸景觀和娛樂功能……………………………… (56)
第三章 沿海灘涂開發與保護的基本狀況……………………… (57)
第一節 我國沿海灘涂的基本分布狀況……………………… (57)
第二節 我國沿海灘涂退化的表現…………………………… (61)
一沿海灘涂侵蝕和人工侵占現象嚴重…………………… (62)
二沿海灘涂的生物多樣性降低�5�3 生態系統惡化………… (65)
三沿海灘涂污染嚴重�5�3 海岸環境惡化…………………… (67)
四影響沿海灘涂退化的因素……………………………… (70)
第四章 沿海灘涂的管理體制…………………………………… (79)
第一節 我國沿海灘涂當前的管理體制……………………… (79)
一中央職能部門沿海灘涂管理體制……………………… (79)
二沿海地方政府灘涂管理體制…………………………… (81)
三我國沿海灘涂的環境管理主體………………………… (83)
四沿海灘涂管理體制的問題分析………………………… (86)
第二節 基于綜合管理的沿海灘涂管理體制構建…………… (88)
一沿海灘涂管理體制改革基本思路……………………… (88)
二沿海灘涂管理體制改革方案設計……………………… (91)
三沿海灘涂管理體制改革方案比較……………………… (98)
四模式三下的沿海灘涂綜合管理委員會制度設計……… (104)
第五章 沿海灘涂的性質定位…………………………………… (111)
第一節 沿海灘涂性質定位的爭辯…………………………… (111)
一沿海灘涂性質定位的實質及現實價值………………… (111)
二當前沿海灘涂性質的二分法定位爭辯………………… (118)
第二節 沿海灘涂性質的再定位……………………………… (122)
一沿海灘涂法二分法性質定位的認知特性與誤區……… (122)
二打破二分法性質定位的形而上學思考………………… (124)
三三分法的沿海灘涂性質定位…………………………… (128)
第六章 沿海灘涂的調整手段…………………………………… (134)
第一節 我國沿海灘涂的現有法規及調整手段……………… (134)
一我國沿海灘涂的現有法律法規及不足………………… __________(134)
二我國沿海灘涂的調整手段及不足……………………… (136)
三沿海灘涂保護法律法規及調整手段的問題分析……… (141)
四構建沿海灘涂保護環境調整手段體系基本思路……… (143)
第二節 沿海灘涂行政調整手段體系構建…………………… (148)
一灘涂環境標準…………………………………………… (148)
二灘涂環境規劃…………………………………………… (151)
三灘涂環境影響評價……………………………………… (152)
四灘涂環境許可…………………………………………… (154)
五灘涂環境破壞懲罰……………………………………… (155)
第三節 沿海灘涂經濟調整手段體系構建…………………… (157)
一灘涂開發權交易………………………………………… (157)
二灘涂開發押金…………………………………………… (160)
三灘涂開發稅/費…………………………………………… (161)
四灘涂保護補貼…………………………………………… (163)
第七章 沿海灘涂的“零凈損失” 制度與功能區劃制度…… (165)
第一節 沿海灘涂的“零凈損失” 制度……………………… (165)
一“零凈損失” 制度簡述………………………………… (165)
二沿海灘涂“零凈損失” 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67)
三沿海灘涂“零凈損失” 制度的內容…………………… (170)
第二節 沿海灘涂的功能區劃制度…………………………… (175)
一功能區劃制度簡述……………………………………… (175)
二沿海灘涂功能區劃(制度) 的基本特性……………… (183)
三沿海灘涂功能區劃制度內容…………………………… (186)
第八章 沿海灘涂的補償制度…………………………………… (194)
第一節 沿海灘涂的使用補償制度…………………………… (194)
一沿海灘涂的使用權……………………………………… (194)
二沿海灘涂使用權劃分之下的補償內容………………… (201)
第二節 沿海灘涂的生態補償制度…………………………… (206)
一沿海灘涂生態補償簡述………………………………… (206)
二沿海灘涂生態補償制度內容…………………………… (212)
第九章 沿海灘涂保護的政府責任……………………………… (221)
第一節 沿海灘涂保護政府環境責任構建的必要性………… (221)
一直接利益相關者的缺位召喚政府環境責任…………… (221)
二灘涂法律體系的完善需要政府環境責任……………… (224)
三威權政府的“綠化” 需要匹配政府環境責任……… (226)
第二節 沿海灘涂保護政府環境責任狀況及確立原則……… (228)
一我國沿海灘涂保護的政府環境責任狀況……………… (228)
二沿海灘涂保護的政府環境責任確立原則……………… (231)
第三節 沿海灘涂保護的政府環境責任內容………………… (234)
一沿海灘涂保護的政府環境政治責任…………………… (235)
二沿海灘涂保護的政府環境法律責任…………………… (239)
三沿海灘涂保護的政府環境道德責任…………………… (247)
參考文獻…………………………………………………………… (252)
后記…………………………………………………………………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