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20年代、30年代中國共產黨人所戮力推進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偉大工程的歷史起始階段,瞿秋白以其特殊的“書生”革命家身份和視野,了解和認識馬克思主義、理解和接受馬克思主義、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并嘗試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解決中國社會的實際問題,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創新價值和意義的思想觀點,對其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領導集體最終創立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進行了積極而有益的早期探索。本書分四個章節。第一章研究瞿秋白對馬克思主義的認知和接受歷程。第二章研究瞿秋白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第三章研究瞿秋白如何應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于中國革命實踐。第四章主要研究瞿秋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早期探索的歷史局限性。結語部分,通過梳理瞿秋白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早期探索,得出如下四點規律性認識:從實踐主體上講,要加強馬克思主義者自身的思想建設,特別是黨的建設;從實踐客體上講,要加強對中國國情的認識和把握;從現實意義上講,要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從未來意義上講,要加強理論創新,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建構貢獻力量。
金蕾蕾,女,1979年5月生,中共黨員,2014年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獲法學博士學位。現任編輯。從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工作,主要學術成就:先后在《人民日報》、《中國文化報》上發表評論性文章,在《學術論壇》、《求索》、《前沿》、《理論導刊》等CS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省級期刊上發表論文22篇,其中CSSCI刊物2篇,中文核心期刊《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1篇。2013年7月至12月,參與了全國黨建研究會重點課題《基層黨建工作創新調研報告》起草工作,“毛澤東黨建思想暨黨的群眾路線研討會”征文《黨的群眾路線的歷史回顧與現實思考》撰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