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環境險惡,食物和生活必需品短缺,美洲殖民者還是歷經磨難,終于在美洲新大陸上建立起了永久的立足點。本書以44幅細節豐富的插畫及言簡意賅的文字說明,描述了在獨立戰爭以前,殖民地時期美洲新大陸上的精彩生活。其中介紹的主要場景有:17世紀,殖民者搭乘木帆船從歐洲到達新大陸;1565年,西班牙人在弗羅里達圣奧古斯丁建立殖民地;1653年,荷蘭人在曼哈頓島上建立了繁榮的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地;早期的賓夕法尼亞農舍,販奴船,邊境的堡壘,殖民地時期的廚房,1704年的迪爾菲爾德屠殺等。
每個孩子都希望快快長大,這套書會讓小朋友們親手制作涂色作品,還能了解古代人是如何生活的;每個大人心里都住著一個孩子,這套書會讓上班族利用碎片時間輕松閱讀,還能享受隨心涂色的樂趣。
序言
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受西班牙政府派遣出海航行,
尋找通往遠東地區和印度的貿易航道。
當他踏上美洲新大陸時,
他誤以為到了印度。
此后,這塊土地上的美洲土著人被稱作印第安人。
當哥倫布航海發現的消息傳開以后,
歐洲人紛紛加入開拓全新貿易航線的隊伍中。
這是美洲發現史上劃時代的一刻。
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和荷蘭都對廣袤的新大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紛紛派出探險隊,
企圖在“新世界”建立殖民地。
新大陸盛產動物毛皮、各種魚、雪松木和黃樟木,
形形色色的貿易機會和豐厚的利潤促成許多遠征之旅。
然而,當時與現在一樣,
人們奔赴新大陸不僅僅是為了追求財富;
也有人是為了躲避宗教迫害,
或者是為了追求自身的信仰而奔赴新大陸(比如賓夕法尼亞的貴格會教徒、新英格蘭的清教徒、特拉華的天主教徒)。
開拓者們努力改善自己的經濟狀況,
很多人開墾土地,
或者從事切薩皮克地區日漸繁榮的煙草貿易而發家致富。
但是對于美洲殖民時期的平民來說,
生活是異常艱辛的。
踏上這片土地的很多人原本是農奴、契約勞工、遭流放的罪犯和奴隸。
開拓者和美洲土著人之間充滿敵意。
瘧疾和痢疾奪去了大量開拓者的生命。
開拓者們還要忍受食物短缺、缺醫少藥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