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中國國際工程承包業發展為主線,面向我國國際工程承包企業的實際需要,從走出去和一帶一路戰略的背景和機會分析、國際工程承包市場進入條件及環境、國際工程承包市場與競爭、國際工程承包商生態位模型與應用、國際工程承包商集聚態勢及中國企業市場集中度、國際工程承包業協同進化機制、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動態能力及可持續成長、動態能力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等八個方面系統闡釋中國國際工程承包業發展的市場環境、競爭格局、成長路徑、能力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等重大問題。視角新穎、理論前瞻、方法先進、論證縝密,依托實踐,以數據分析和模型構建為鮮明特色。本書既可以用作高等院校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工商管理專業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學參考書,亦對國際工程承包企業管理和項目管理人員、政府和行業管理人員提供借鑒和幫助。
中國開展海外工程承包起始于20世紀50年代,從最初實施經援項目、開
展勞務輸出和施工承包,發展到現今進行項目總承包和BOT、PPP及其他投
融資類項目等,進入的市場已從少數亞非發展中國家發展到目前遍及全球近兩
百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近三十年,中國對外工程承包合同額呈現出年均增長
率約20%的強勁勢頭,業務涵蓋了房屋建筑、道路交通、能源電力、石油化工、
電子通信和咨詢服務等諸多工程領域,是入圍《工程新聞紀錄(ENR)》全球
最大250家國際承包商數量最多的國家。中國承包商已在國際工程承包市場上
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二次創業,充分利
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顯示出了巨大發展潛力。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當前,中國正加快構建
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為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
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國際大環境,建筑業企業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但是,由于國
際工程承包市場規模龐大、環境要素交互影響、市場參與者經營方式及戰略不
斷調整、承發包方式不斷變革、市場動態變化特點顯著、競爭日趨激烈等因素,
中國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面臨保持傳統優勢市場與開拓新市
場的雙重壓力,并出現了在國際高端市場競爭力不足、中國承包商之間惡性競
爭、缺失協調合作等諸多問題及在國際復雜環境下實現可持續成長的新挑戰。
作者于19922000 年在中國電工設備總公司(現更名為中國電力工程
有限公司)水電工程部擔任工程師、項目經理,從事水力發電及輸變電工程
國際市場開拓、工程承包和現場施工管理等工作,在實踐中注重觀察、發現和
思考國際工程承包商的運作經驗及遇到的問題和挑戰。調入華北電力大學后,
作者一直將國際工程管理作為主要研究方向,更多投入對國際工程承包的深層
思考、數據調查、實踐經驗總結和理論提升。完成的《中國建筑業企業國際競
爭力柔性策略與案例分析》已于2009 年由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近年
又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371072)復雜環境下中國國際工程承包
業協同進化及動態能力成長模型研究,本書正是這一項目的重要成果。
本書針對國際工程承包市場動態及中國國際工程承包業和工程承包企業發
展的實際需要,提出并分析和嘗試解決以下問題。
(1)近年來,中國建筑業企業生產和經營規模不斷擴大,但隨著中國
GDP 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行,出現了建筑市場總體需求增速降低、產業發
展進入峰值期的新態勢。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建筑業究竟是否面臨了產能過剩
的困境呢?如何把握一帶一路新形勢下的海外市場發展機遇,進行建筑業
產能的轉移消納呢?
(2)國際工程承包市場比國內市場更加復雜,許多國家通過法律、法規
及行業政策設置了不同的市場準入條件,為中國工程承包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帶
來了挑戰。中國工程承包企業應如何熟悉并滿足進入國際工程承包市場的各種
準入條件,以取得開拓國際市場的主動權?
(3)雖然中國工程承包企業已在國際市場占據重要地位,但國際工程承
包市場規模龐大、環境要素交互影響、市場參與者經營方式及戰略不斷調整,
使國際工程市場動態變化特點顯著。多年來,各區域市場環境及競爭情況和特
點如何?中國國際工程承包商在區域市場結構與業務領域開發方面的發展狀況
和特點又如何?
(4)中國工程承包企業作為一個企業種群在國際工程承包市場這一復雜
的商業生態系統中,如何分析把握各國國際工程承包商在國際市場上的業務狀
況、市場布局及發展規律?如何通過知己知彼,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生態位,
進而選擇適合的目標市場,以實現成長的可持續性呢?
(5)面對復雜國際環境及競爭壓力,中國國際工程承包企業需要轉變思
想,化內部競爭為協同發展,積極尋求與各方的協作,在協同中建立競爭優勢,
培養國際競爭力。應如何把握中國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在動態復雜環境下與相關
產業及企業間的協同進化?如何從面向整個國際工程承包產業系統協同進化的
視角制定發展戰略?
(6)國際工程承包以動態的超強競爭為特點,市場環境和市場需求
不斷變化,國際工程承包企業保持長期競爭優勢的難度越來越大。動態能力作
為整合、塑造和重組內部資源和競爭力以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成為幫助
企業在復雜環境下在相應領域建立可持續成長優勢的重要支撐。中國國際工程
承包企業如何根據自身情況和外部環境把握動態能力的提升方向、明確重點建
設內容?不同的動態能力建設路徑對企業績效提升有何影響?如何通過提升動
態能力取得理想的績效呢?
本書針對上述問題分八章展開研究,各章主要內容概述如下:
第一章提出從我國建筑業產能利用、產能過剩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
礎設施建設需求分析兩個視角,探討中國工程承包企業需要開拓國際、國內兩
個市場,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主要內部推動力和外部拉動力問題。
第二章根據國際主要建筑市場典型國家和地區現行政策、法律法規,對海
外工程承包市場進入條件進行分析和比較,識別確定國際工程承包環境動蕩性
因素指標,幫助中國國際工程承包企業把握國際市場進入條件及其復雜性特點。
第三章從區域市場與專業領域兩個方面探究中國企業國際工程承包市場結
構的動態演進,比較各區域市場環境及競爭特點,分析中國國際工程承包商市
場集中度問題,為中國承包商在國際細分市場上做好競爭定位和市場選擇提供
支持。
第四章開展國際工程承包企業生態系統模型研究,借鑒生態位理論,通過
構建生態位寬度及生態位重疊度等指標分析國際承包商市場資源的多樣化及利
IV 中國國際工程承包數據、模型與實踐
用程度、目標市場的相似度和競爭程度。
第五章通過定量分析比較主要競爭國家的國際工程承包商在整個國際工程
承包業及主要行業的集聚水平、競爭態勢和變化特點。針對中國國際工程承包
商市場扎堆問題,識別中國承包商市場集中度偏高的國別市場和業務領域并提
出對策建議。
第六章將協同進化思想引入中國國際工程承包企業成長性問題研究,開展
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協同進化分析,探究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協同進化特征及協同
進化的動力機制。
第七章聚焦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動態能力,分析確定動態能力的維度及指標
構成,調查不同指標對我國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的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影響
的重要度,建立基于動態能力的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可持續成長模型。
第八章在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動態能力分析基礎上,通過問卷調查和數據統
計建立國際承包商動態能力的NK 模型及適應度景觀,并開展國內外國際承包
企業動態能力建設對比和案例分析。
在研究過程中,時刻注意緊扣中國國際工程承包企業的實際問題,以數據
分析和模型構建為主要特色,力求視角新穎,理論前瞻、數據翔實、方法先進、
論證縝密,并考慮到研究成果的長效性。相信本書對國際工程承包企業管理和
項目管理人員、政府和行業管理人員、工程管理專業師生及相關領域研究人員
都能有所啟發和幫助。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下,作者主持的課題團隊及所帶華北電力大
學研究生同學對有關內容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為本書的最終形成奠定了基
礎,參與各章研究的分工如下:
第一章:李興才、姚蒙蒙;第二章:姚雪、曾勇、吳攀昊;第三章:姚佳
慧、常瑞東;第四章:湯超、姚佳慧、許克;第五章:湯超、郭小菱;第六章:
姚佳慧、湯超;第七章:于英姿、高潔、許克、曾勇;第八章:王嵐、于英姿、
許克。
作者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做訪問教授期間,加工完成了全書書稿。
國際工程承包業發展變化日新月異,不斷出現新問題、新挑戰,許多理論
和實踐都有待持續地研究探索,本書通過對一些典型問題的探討,期待能拋磚
引玉,期望更多的同仁在相關領域做出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工作,構建和完善基
于中國實踐的國際工程承包管理理論體系,助力更多的中國國際承包商在海外
市場縱橫馳騁、健康發展。
趙振宇
2018 年1 月
第一章
實施工程承包走出去戰略的背景分析 1
第一節
中國建筑業產能利用分析 2
一、建筑業產能利用評價指標 3
二、建筑業產能利用評價模型 4
三、建筑業產能利用評價結果分析 5
第二節
海外基礎設施現狀及市場機會: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為例 8
一、一帶一路概述 8
二、基礎設施發展水平評價指標 9
三、基礎設施發展水平評價方法 10
四、評價結果及分析 12
五、中國企業的市場機會分析 15
第三節
亞投行海外基礎設施建設新動力 18
一、亞投行籌建情況概述 18
二、亞投行在亞洲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中的作用 21
第二章國際工程承包市場進入條件及環境 25
第一節國際工程承包市場進入條件 26
一、工程承包企業設立條件 27
二、承包工程許可制度 28
三、項目信息獲取途徑 29
四、項目招投標 29
五、外籍勞務限制 30
六、工程禁止領域 32
第二節國際工程承包環境動蕩性分析 32
一、國際工程承包環境動蕩性指標識別 33
二、國際工程承包環境動蕩性因素分析 35
三、環境動蕩性因素指標結構圖 37
第三章中國企業國際工程承包市場與競爭分析39
第一節國際工程承包市場及業務領域分析 40
一、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動態演進分析框架 40
二、區域市場結構演進及競爭分析 41
三、業務領域占比演進分析 46
四、結果分析與結論 51
第二節國際工程承包區域市場比較與測度 51
一、國際工程承包市場環境分析框架 52
二、區域經濟發展與風險分析 53
三、國際承包商225 強全球區域市場占有率分析 56
四、中國國際工程承包商區域市場對策分析 60
第四章國際工程承包商生態位模型與應用 63
第一節國際工程承包企業生態系統模型研究 64
一、國際工程承包企業生態系統示意圖 64
二、國際工程承包企業生態因子驅動模型 68
第二節全球225/250 強國際承包商生態位分析70
一、國際工程承包企業生態位 70
二、數據統計 73
三、生態位空間寬度分析 74
四、生態位行業寬度分析 77
五、生態位重疊度分析 78
六、中美兩國國際承包商對比分析 83
第五章國際工程承包商集聚態勢及中國企業集中度分析 89
第一節國際工程承包商集聚水平競爭態勢分析 90
一、區位商和競爭態勢模型 90
二、集聚水平競爭態勢總體分析 93
三、集聚水平競爭態勢分行業分析 96
第二節中國國際工程承包商市場集中度分析 102
一、中國國際工程承包業發展概況 103
二、國際市場地區和業務集中度分析 104
三、中國前15 家國際工程承包商市場集中度分析 109
四、中國承包商市場集中度過高問題對策建議 113
第六章中國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協同進化機制研究 117
第一節中國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協同進化機制 118
一、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協同進化特征及動力機制 118
二、國際工程承包企業與系統環境自組織協同進化 123
三、中國國際工程承包企業種群與競爭者群協同進化 124
四、中國國際工程承包企業種群內部協同進化 126
第二節施工企業向EPC 總承包商發展的協同進化 128
一、EPC 總承包相關方和環境系統 128
二、施工企業向EPC 總承包商發展的協同進化機制 129
三、施工企業EPC 總承包能力建設 131
第七章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動態能力及可持續成長 135
第一節國際工程承包企業雙元動態能力 136
一、企業雙元動態能力概述 136
二、中國國際工程承包企業雙元動態能力需求分析 137
三、國際工程承包企業雙元動態能力維度模型 138
四、國際工程承包企業雙元動態能力構成分析 140
第二節基于動態能力的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可持續成長模型 143
一、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實現可持續成長面臨的問題 143
二、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動態能力及可持續成長機理模型 144
三、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可持續成長路徑模型 148
第三節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動態能力重要度分析 151
一、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動態能力調查指標設置 151
二、問卷調查及數據統計 152
三、不同業務類型企業動態能力重要度分析 156
四、不同規模企業動態能力重要度分析 159
五、不同發展階段企業動態能力重要度分析 160
第八章動態能力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及案例分析 163
第一節國際承包商動態能力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164
一、適應度景觀及NK 模型概述 164
二、國際承包商動態能力維度與問卷調查 165
三、國際承包商動態能力適應度景觀 168
第二節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動態能力建設案例分析 173
一、案例背景概述 174
二、案例對比分析 175
三、動態能力發展策略 181
參考文獻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