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生活是個頑劣的小孩。終有一天,我們會明白,“成長”這門功課真的沒有人能夠教與我們,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
世界不會為你改變,你也不可能改變世界,但是卻可以選擇自己活在怎樣的世界。我們無法選擇我們的出生,但我們可以選擇以何種姿態,采取什么行動去面對生活。
適讀人群:大眾讀者
無經歷,不成長
心若不安,世界自然一片喧囂。
別哭,我愛的人;別哭,我愛的自己。
即使世界真的漆黑一片,心若有光,傷又何妨?
獻給那些在傷痛中勇敢前行的人
寫這樣一本書的念頭,很多年前就已經萌生。而我最大的慶幸,是幸虧當時沒有寫,不然多么幼稚且誤人子弟。
很多年前想寫,是想寫給別人看的,嘚瑟地好為人師,雖然我確實是一名老師。期望能夠給別人指點迷津,不知天高地厚地妄圖扮演一個小小的救世主,說到底其實是虛榮心作祟。
而今天,當我又一次涌起寫這樣一本書的沖動的時候,我內心非常明白,這本書首先是寫給自己的,就像日記一樣,每一個故事,首先是講給自己的;每一句話,首先是說給自己聽的。當然,我也希望,我對于生活的諸多感悟,能夠與大家分享,尤其是那些像我一樣,從孱弱學著堅強、從膽怯學著勇敢、從逃避學會直面的人。
四十不惑,一直以為自己已經是一個不惑之人。然而,在人生四十之際,突然發現,那么多的困惑、不解、彷徨等接踵而至,讓人喘不過氣。當然,這要歸功于某段經歷,讓我痛定思痛去冥想人生的諸多問題。
一直以來,自己就是一個比較隨性的人,與世與人爭,活在一個小我的世界里?墒,生活并沒有因此而忽略掉我,它一次又一次把我從世界的一隅提溜出來,用極其深刻——甚至近乎殘忍的方式,令我看到了自己的脆弱和助,逼著我去覺醒與靈悟,推著我去成長與前行。
當我把目光從外相轉移到自身,開始對自己的內心甚至靈魂進行剖析的時候,那種切膚之痛是刻骨銘心的。然而,這就是最好的、也是最徹底的療愈,用最鋒利的手術刀剜除最頑固的惡疾。
這個世界每天都在演繹著很多故事,愛恨情仇,離合悲歡,現實生活所展現的,永遠都比任何大師級的劇本都更加動人心魄、刻骨銘心——包括你我的故事。
沒有人生而堅強——在我們成長的路上,傷痛總是不期而遇,在所難免。于是,療傷止痛,學會堅強,學會成長,就成了我們今生必須勇敢面對的永恒主題,一個如此深刻的主題,一個你永遠可逃遁的主題。
人之一生,似迷似幻,眾里尋他千百度,終有一天,我們會明白,“成長”這門功課,真的沒有人能夠教予我們,所有的一切,都要靠我們自己。
既然我們都不是生而堅強,既然傷痛在所難免,那么,我們要坦誠面對自己的脆弱,虔誠接受人生所經歷的一切,勇敢面對各種人生之難。在“成長”這個問題上,我們只有一個選擇:永遠知難而上,不逃避、不推卸。
就如同一束光,照進我們的內心深處,當光亮刺痛陰暗的那一刻,一切其實就已經開始改變。
我始終認為,那些擁有強大心理的人,不是因為他們天資稟賦、聰明絕頂,而是因為他們與眾不同的絕版經歷,加之自我療愈的超凡能力。他們的秘訣在于他們歷盡艱辛后,終于找到了真實的自己,并學會了與其和睦相處。
不是因為沒有傷痛苦楚,而是學會了與之為伍,帶著傷痛一路驪歌前行。他們的內心,始終充滿著光亮;他們的人生,自然滿是光彩。
這本書,獻給那些在傷痛中學會勇敢前行的人。堅強的人,永遠是這個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人。
聞溪
作者簡介
聞溪,70后大叔,喜歡探究生活,思考人生,尋找真相。愛好音樂和文字,喜歡獨處和靜思。本職是教育工作者,副業是自媒體人,以筆名艾聞寫感情,聊人生,網絡知名情感導師,個人情感類公眾號“心靈深處(deepheart2015)”。
一 沒有人生而堅強001
傷痛在所難免\003
醫心傷,尋良方\005
是什么令我們脆弱不堪\008
一個簡單的判斷\011
傷害你的,到底是誰\015
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一個天使,一個魔鬼\018
生活是一個頑劣的小孩\021
過去了就是門,過不去就是坎\024
為什么受傷的總是你\027
可以失望,不能絕望\031
你若是弱者,就別怪總是受苦受傷\034
別哭,我最愛的人\038
二別再難為自己041
所有的不正常,其實都很正常\043
究竟,你被誰捆綁\046
逃離了世界,逃不開自己\049
若是悲傷逆流成河\052
哭吧哭吧不是罪\055
你的心,請溫柔以待\059
止痛療傷,我自己來\062
病急不可亂投醫\066
說說心靈雞湯\069
再好的心理醫師也救不了你\070
行動、行動、行動\072
別再難為自己\075
你只看到黑暗,是因為你擋住了光\078
如果有人傷害了你\082
角度,決定了態度和深度\085
愛自己,才有人愛你\088
三這一生,我們都在尋找另一個自己091
沒有終點,只有方向\093
我不愿變成影子跟隨著你\096
你能決定和改變的,永遠不是昨天\099
這一刻,智商為零\102
性格決定的,不僅是命運\105
逃不掉,也忘不了\108
沒有悟性,經歷終究是一堆垃圾\110
是什么束縛了我們的心\113
建一座精神家園,花香鳥語\116
不要把自己逼上絕路\120
等到風景都看透\123
時間永遠是最后的良方\126
感恩生命的一切饋贈\129
心往何安,幸福何方\131
四你若不強大,誰給你力量135
承受不起,就是放棄\136
為心靈尋找能量之源\139
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142
心有多大,天就有多大\144
有些擔子,再苦再累也要扛\147
心若不安,世界自然喧囂一片\149
世事絕對,好壞全在你\152
別把選擇,拱手相讓\155
跌倒了別爬不起來\158
自力不僅更生,更是重生\161
五心若有光,何懼痛和傷163
永遠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165
永遠在自己身上尋找根源\168
你能改變的只有自己\171
一切都是幻象\175
不想過去,不預未來\178
時間留給自己,其他留給時間\182
走錯了路,要記得回頭\185
死扛并不是堅強\189
生命中的每一段苦難,都是人生最好的安排\193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197
變得更好,才是對傷痛最徹底的療愈\200
六心有千千結,洗盡鉛華終化解203
付出,真的有回報嗎\204
聰明人的糊涂人生\208
在虛偽的世界里,保持真實的自己\212
懦弱,是寬容的高仿\215
堅持,痛;放棄,還是痛\218
世間安得雙全法\221
人生如水,一瓢江湖\225
你若不舍,怎么獲得\228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232
貪生怕死是一種權利,向死而生是一種態度\236
七人生,既乘興而來,當盡興而往239
我們都是小小的小孩\241
揭開令你恐懼的真相\245
依賴是一種病,得治\250
孤獨的人不可恥\254
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復復中撕裂\258
你把煎熬當煎熬,它就真的成了煎熬\261
生與死,哪個更可怕\264
生命常,你要堅強\269
武功不行,必受欺凌\271
美好的東西是永遠不會死的\275
沒有什么能夠阻擋\278
今生,我乘興而來,當盡興而歸\284
《別再難為自己》:
1 傷痛在所難免
不管你是童心未泯的小孩,還是兩鬢霜白的老人;不管你是功成名就的社會顯貴,還是衣食堪憂的一介平民,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有煩惱、有痛苦、有“心病”,都曾經受過各種各樣的傷。
即便這一秒你覺得很幸福,你也永遠無法預知下一秒會發生什么。更何況,回過頭想想你曾經的人生,一定有一段難挨的歲月,甚至痛苦不堪的記憶。
我們是人,人有思想,有感情,有情緒,有七情六欲,有悲歡離合。這些。都注定了我們這輩子會碰到很多很多的問題,尤其是內心無法化解的問題。
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變得更大,內心層面的問題似乎顯得愈加突出。特別是當我們忙于應對生活中各種現實壓力的時候,往往更容易忽略自己的內心,陷入一種更加嚴重的惡性循環。
上百度、天涯,你會看到網友各種各樣的悲慘遭遇,你可能會暗自慶幸,還好這一切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不然一定痛苦不堪。
看看微信圈,你會發現,各種郁悶、憂愁、煩惱都有,甚至你會發現,原本頭一天還在曬幸福的好朋友,第二天突然悲觀厭世、再也不相信生活。
當你深陷痛苦決絕,求助無門的時候,你決定去做心理咨詢,你會發現好的心理咨詢師居然要一個月以后才能約上……
如果你開始關注這些,就會意識到問題有多么嚴重。
而今的社會,我們最缺失的,不是物質、不是財富、不是其他,而是一顆健康的心,一顆能夠抵御風雨、自我療愈的堅強的心。
不僅是缺失,而且是嚴重缺失。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往往都是內心遭遇了嚴重損害,才去尋求幫助,才去想方設法救治,這時候,我們才意識到,在這方面,我們居然缺失得如此嚴重!
沒有人是生而堅強的,因為每個人都有一顆脆弱的心。
所以,今生我們注定會受到各種傷害,無論是別人施加的,還是自己造成的;無論是長痛,還是短疼。
受傷,是成長的必然,是成長的代價。
尤其是那些獲得巨大成就的人,我們能看到的只是他們功成名就后的輝煌。但請不用質疑,在取得這些成功之前,他們遭遇的一定是非常痛苦的經歷,他們的內心一定被狠狠地傷過。也請相信。傷痛與成就其實是一種正比關系,有多大的傷痛,就有多大的成就:雖然成就的形式不一定是顯見的財富或地位。
我認識一位在我眼里是圣人級別的人,他過著很淡然的日子,不富不貴,我特別喜歡和他暢談,因為每一次談完后,我都能感覺自己的內心無比舒適,就像污穢被洗滌得干干凈凈一樣。他會幫助我去破解人生謎題,消化內心的困結:而我,也知道,他是一個有故事、有經歷的人。他曾經遭遇的,一定非常人所能,不然他不可能教化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