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揭示了一個金融界世紀大騙局的內幕。湯姆·海耶斯是一位非常聰明而又愛惹麻煩的數學奇才,他被指控為操縱Libor(倫敦同業拆借利率)以獲利的罪魁禍首,并被判處14年監禁。然而,那些所謂小團伙的其他成員卻都安然無恙。無疑,海耶斯只是一個替罪羊。戴維·恩里奇對這一丑聞進行了深度調查,形成本書。本書不是簡單地批評或者是歸罪于某個壞人,而是希望對這些扭曲的金融體系加以批判性地審查。書中更多的是對財富和日常所及之間潛在聯系的揭示,而不是將其罪行和法律條文加以羅列。
前言輕井澤市郊的山上,坐落著一個以小型滑雪度假村聞名的小鎮。小鎮也是日本家庭一日游的熱門目的地。一日喧囂之后,大片的烏云遮住了月光,這個星期六的晚上顯得特別靜謐。
一輛豪華大巴在酒吧前停下來。這時天空中開始落下小雪。一群跌跌撞撞的銀行家從車上下來,有的還舉著當地特產的朝日或麒麟啤酒,闖進了這個小鎮平靜的夜晚。他們多數已經半醉,很快占領了這個小酒吧。
這些人都是美國花旗銀行的員工。花旗銀行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和問題最多的金融機構之一。就在此前一年,2009年年初,美國納稅人投入了450億美元以救助這頭瀕臨崩潰的金融巨獸。而這天,這家銀行安排了幾十名投資銀行家周末度假。他們當晚就住在附近的一個大型豪華酒店里,房間是典型的日本簡約風格。
這種投資銀行的活動一般不會太節儉,因為它們追求的是在自然而然的集體活動中培養出團隊成員間的友誼。實際上,這個狂歡派對從100英里外東京出發的子彈頭列車上就已經開始了。這群銀行家來到保齡球館,一邊喝酒,一邊打球。最后,豪華大巴才帶著這群已經半醉的銀行家來到小酒吧繼續狂歡。
美國人克里斯·切切里(Chris Cecere)是這個周末狂歡活動的發起人。他身材瘦高、頭發自然卷曲,你從他現在的行為舉止上絕對看不出他平時是東京國際金融市場上最精明的人之一。切切里來自著名的破產倒閉公司雷曼兄弟,他滿嘴黑話,是華爾街上的老人。他剛到日本工作一年左右,就很快拉起了一支明星交易團隊,全力以赴地將已經面臨風險的花旗集團帶向更具挑戰的新金融領域。
不僅僅是切切里在全力以赴。在這個下雪的夜晚,他的下屬,湯姆·海耶斯(Tom Hayes),一位30歲的英國人也在全力以赴地拼酒。湯姆·海耶斯身材纖細,將近6英尺高,是一位絕頂聰明的數學家。即使不是全球,海耶斯至少也是東京交易員中最具攻擊能力的交易員。他和切切里并不是一類人。他平時的行頭里從沒有定制西服和昂貴皮鞋,肩膀上總是有斑斑點點的頭皮屑。他寧可喝一杯橙汁或一杯熱巧克力,也不認為喝一杯啤酒更舒服。這種偏好一度讓他獲得了托米巧克力的外號。
如果要列出社交活動中不舒服到痛苦的部分,海耶斯肯定會把喝酒放入其中。在離開東京之前,他就向未婚妻抱怨說不想去。而他的未婚妻告訴他,他別無選擇。海耶斯的生活幾乎全是圍繞著工作進行的,他幾個月前才加入花旗集團,這就是他的新家,給同事們留下一個好印象非常重要。到目前為止,他開了一個好頭:他的新老板、花旗集團的高管布萊恩·麥卡金(Brian Mccappin)在向花旗集團全球各個機構介紹他時,毫不吝惜溢美之詞,稱他為集團最新贏得的戰略資產。僅僅幾個小時之前,麥卡金還將海耶斯描述為明星,代表了銀行在東京巨大業務的未來。麥卡金宣布,他們的部門將進一步轉變交易方式,讓這位新進入的天才交易員發揮好作用。海耶斯的收入也是明星級別的。經過多年的努力,他以前在瑞士銀行的薪水就已經達到了六位數,他在加入花旗集團時,僅僅簽約獎就拿到了大約300萬美元。
麥卡金是花旗集團在日本的投資銀行部門的首席執行官,當天晚上也和切切里、海耶斯一起來到酒吧。麥卡金身材魁梧,有一張胖乎乎的圓臉,他媽媽住在英國伯明翰。麥卡金在13歲時就顯露了歌唱天賦,和朋友組成了一支名叫最后期限(Deadline)的樂隊。樂隊有時去酒吧演出,觀眾多是附近羅爾斯·羅伊斯工廠下班的工人,麥卡金的爸爸也在其中。樂隊解散以后,樂隊部分成員繼續音樂之路,幾年后組建了一支小有名氣的搖滾樂隊Ocean Colour Scene。那時候麥卡金的興趣已經轉移,不過仍然以是這只樂隊的創始成員而洋洋自得。
當海耶斯進入花旗集團時,卡拉OK是麥卡金對音樂的狂熱的主要發泄口。這晚,正當麥卡金引吭高歌之時,海耶斯一杯接一杯地喝著切切里敬來的德國野格酒。他努力吞咽這種甜味、藥味十足的酒精混合物,對抗著越來越強烈的嘔吐反應。但海耶斯不想讓他的老板失望,不愿也不能反抗這種壓力,因此也不斷回敬切切里。其實,這一天的大部分時間對他來說非常開心:海耶斯是專家級的滑雪高手,就像他在緊張的交易大廳中的表現一樣,他迫不及待地擁抱風險。但現在,他頭上開始淌汗,房間也開始旋轉。海耶斯腳步蹣跚地沖進浴室嘔吐,出來又加入派對。
三年后,2013年1月,我正坐在倫敦克拉肯威爾街區狹窄公寓的沙發上。幾個世紀前,這個地方是圣戰騎士的集結地,他們從這里加入十字軍東征的隊伍。為了紀念這段歷史,一條狹窄巷子被命名為耶路撒冷通道(Jerusalem Passage)。我和妻子經常去其間一個比利時啤酒屋消磨時間。現在,這個社區已經被時尚的設計工作室、壽司吧和藝術畫廊所占據。
晚上8:00剛過,我的蘋果手機傳來一陣震動聲,收到了一條來自不認識電話號碼的短信:明天我想去見您,但我需要確定您是可以相信的。我知道很多就連美國司法部都完全不知道的事情。
這條短信來自一位受到巨大驚嚇但仍保持清醒的人湯姆·海耶斯。
就在海耶斯聯
大衛 是《華爾街日報》的記者,負責 歐洲銀行業務。總部在倫敦,他已經多次入圍普利策獎,和《華爾街日報》的一部分的團隊贏得了海外新聞俱樂部的獎 。他也被授予了Loeb Award 高獎,并于2014年收到被監禁的威脅,英國政府關于倫敦同業拆借利率的調查揭示先前未公開的細節。法官后來否認了所有的指控 ,這是英國對新聞自由的侮辱。
博達發來的作者介紹:
大衛?朱爾斯 (生于1979年7月3日)是一個屢獲殊榮的《華爾街日報》的記者。他目前工作在倫敦, 他擔任歐洲銀行業編輯。
10月17日英國法官命令大衛和《華爾街日報》遵守英國欺詐辦公室的要求,在政府正在進行的調查涉嫌操縱倫敦銀行同業拆放利率的過程中禁止報紙出現個人的名字。 如果違背他將受牢獄之災。 道瓊斯公司 形容這個禁令是對新聞自由的嚴重的冒犯。
目錄
譯者序
本書人物簡介
前言
第1部分 騙局 / 1
第1章 女皇的加冕儀式 / 2
第2章 鏡廳 / 13
第3章 優雅的人 / 22
第4章 巔峰表現 / 41
第5章 幸運轉門 / 53
第6章 賄賂 / 68
第7章 名字登報 / 89
第8章 摩納哥的游艇 / 104
第2部分 權勢 / 119
第9章 陰謀是什么 / 120
第10章 你知我知 / 140
第11章 海神 / 150
第12章 在旗幟間 / 164
第13章 打手心 / 185
第3部分 第二個騙局 / 211
第14章 他就是那個人 / 212
第15章 蜘蛛 / 232
第16章 最高級別騙子 / 248
第17章 牛排的單位成本 / 269
第18章 字謎游戲 / 287
第4部分 勝利 / 303
第19章 在方舟里 / 304
關于信息來源的說明 / 316
致謝 / 319
注釋 / 323
作者簡介 /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