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GPS幾何公差規范及應用
定 價:¥65
中 教 價:¥42.90 (6.60折)
庫 存 數: 0
叢 書 名:新一代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PS)及應用圖解
本書著重以示例、圖解及對照分析等形式,圖文并茂地詮釋產品GPS幾何公差規范及其應用方法,闡述產品幾何公差的規范設計與檢測驗證技術的新動態和研究成果。本書內容包括幾何公差體系的發展概述、幾何公差設計與檢驗的GPS數字化基礎及圖解、幾何公差設計規范及圖解、幾何公差設計內容及方法圖解、幾何誤差的檢測與驗證規范及圖解、典型幾何(形狀)誤差檢測與驗證規范及圖解,以及基于新一代GPS的稽核公差設計與檢驗數字化應用系統。
叢書序言 前 言 第1 章 概論 1 1. 1 幾何公差與幾何誤差 1 1. 2 幾何公差標準體系的發展概況 1 1. 3 新一代GPS 幾何公差規范對制造業信息化的影響 3 1. 4 本書的框架結構 3 第2 章 幾何公差設計與檢驗的GPS 數字化基礎及圖解 5 2. 1 幾何公差設計與檢驗的GPS 基本原則 5 2. 2 幾何公差設計與檢驗的GPS 數字化基礎 6 2. 2. 1 表面模型(surface model) 7 2. 2. 2 幾何要素(geometrical feature) 8 2. 2. 3 恒定類和恒定度(invariance type and invariance degree) 8 2. 2. 4 特征(characteristic) 9 2. 2. 5 操作和操作集(操作算子) (operation and operator) 10 2. 2. 5. 1 操作(operation) 10 2. 2. 5. 2 操作集(操作算子) (operator) 12 2. 2. 6 對偶性原理(duality principle) 14 2. 3 幾何公差設計與檢驗的優化管理工具———不確定度 15 2. 3. 1 新一代GPS 不確定度的術語及定義 15 2. 3. 2 不確定度與操作、操作集之間的關系 16 2. 3. 3 新一代GPS 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與管理 16 2. 3. 3. 1 工件與測量設備的認證中合格性判則及應用 16 2. 3. 3. 2 工件與測量設備的認證中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及應用 17 2. 3. 3. 3 工件與測量設備的認證中測量不確定度表述的協議導則及應用 19 第3 章 幾何公差設計規范及圖解 20 3. 1 幾何公差的定義及圖樣標注規范 20 3. 1. 1 幾何公差的特征項目及符號 21 3. 1. 2 幾何公差的主要術語及公差帶特征 21 3. 1. 2. 1 幾何公差的主要術語 21 Ⅶ 3. 1. 2. 2 幾何公差帶的特征 23 3. 1. 3 幾何公差的標注規范 24 3. 1. 3. 1 幾何公差的全符號 24 3. 1. 3. 2 幾何公差框格的指引線 25 3. 1. 3. 3 幾何公差框格 25 3. 1. 4 幾何公差框格第二格中的規范元素 27 3. 1. 4. 1 幾何公差帶的形狀和寬度 27 3. 1. 4. 2 幾何公差帶的組合規范元素 29 3. 1. 4. 3 幾何公差帶的偏置規范元素 31 3. 1. 4. 4 被測要素的濾波操作 34 3. 1. 4. 5 關聯被測要素的擬合操作 36 3. 1. 4. 6 導出被測要素 38 3. 1. 4. 7 (評定) 參照要素的擬合規范元素 39 3. 1. 4. 8 參數規范元素 41 3. 1. 4. 9 實體狀態規范元素 41 3. 1. 4. 10 自由狀態規范元素 42 3. 1. 5 輔助要素框格的標注規范 43 3. 1. 5. 1 相交平面 43 3. 1. 5. 2 定向平面 44 3. 1. 5. 3 方向要素 45 3. 1. 5. 4 組合平面 46 3. 1. 6 幾何公差框格相鄰區域的標注規范 47 3. 1. 6. 1 幾何公差框格相鄰區域的標注規范 47 3. 1. 6. 2 組合被測要素或局部被測要素的標注 48 3. 1. 7 理論正確尺寸和簡化的公差注法 52 3. 1. 7. 1 理論正確尺寸的標注規范 52 3. 1. 7. 2 簡化的公差標注 52 3. 1. 8 幾何公差之間的關系 53 3. 1. 9 幾何公差的定義 53 3. 1. 9. 1 直線度規范 53 3. 1. 9. 2 平面度規范 54 3. 1. 9. 3 圓度規范 54 3. 1. 9. 4 圓柱度規范 55 3. 1. 9. 5 線輪廓度規范 55 3. 1. 9. 6 面輪廓度規范 57 3. 1. 9. 7 平行度規范 57 3. 1. 9. 8 垂直度規范 61 3. 1. 9. 9 傾斜度規范 63 3. 1. 9. 10 同軸度和同心度規范 65 3. 1. 9. 11 對稱度規范 66 3. 1. 9. 12 位置度規范 67 3. 1. 9. 13 圓跳動規范 70 3. 1. 9. 14 全跳動規范 73 Ⅷ 3. 1. 10 廢止的幾何公差標注方法 73 3. 2 基準和基準體系 75 3. 2. 1 術語及定義 76 3. 2. 2 符號和修飾符 77 3. 2. 3 基準和基準體系的圖樣標注規范 78 3. 2. 4 基準的擬合方法 86 3. 2. 4. 1 單一基準的擬合 87 3. 2. 4. 2 公共基準的擬合 89 3. 2. 4. 3 基準體系的擬合 89 3. 2. 5 基準和基準體系的建立 90 3. 2. 5. 1 單一基準 90 3. 2. 5. 2 公共基準 93 3. 2. 5. 3 基準體系 95 3. 2. 6 由接觸要素建立基準的示例 95 3. 3 幾何公差與尺寸公差的關系 100 3. 3. 1 術語定義 100 3. 3. 2 獨立原則(IP) 102 3. 3. 3 包容要求(ER) 102 3. 3. 4 最大實體要求(MMR) 103 3. 3. 5 最小實體要求(LMR) 103 3. 3. 6 可逆要求(RPR) 118 3. 4 幾何公差值 120 3. 4. 1 幾何公差的注出公差值 120 3. 4. 1. 1 直線度和平面度 120 3. 4. 1. 2 圓度和圓柱度 122 3. 4. 1. 3 平行度、垂直度和傾斜度 123 3. 4. 1. 4 同軸度、對稱度、圓跳動和全跳動 125 3. 4. 1. 5 位置度 126 3. 4. 2 幾何公差的未注公差值 127 3. 4. 2. 1 直線度和平面度 127 3. 4. 2. 2 圓度和圓柱度 127 3. 4. 2. 3 平行度和垂直度 127 3. 4. 2. 4 對稱度和同軸度 128 3. 4. 2. 5 圓跳動 128 3. 4. 2. 6 輪廓度、傾斜度、位置度和全跳動 128 3. 4. 2. 7 未注幾何公差的圖樣表示法 128 3. 4. 2. 8 檢測與拒收 129 第4 章 幾何公差設計內容及方法圖解 130 4. 1 幾何公差項目的選用 130 4. 1. 1 幾何公差項目的選用方法 130 4. 1. 2 幾何公差項目的選用示例 132 4. 2 公差帶的形狀、大小、屬性及偏置情況確定 135 4. 2. 1 公差帶形狀的確定 135 Ⅸ 4. 2. 2 公差帶大小的確定 135 4. 2. 2. 1 幾何公差的注出公差值的設計 135 4. 2. 2. 2 幾何公差的未注公差值的設計 139 4. 2. 3 公差帶屬性的確定 141 4. 2. 4 公差帶偏置的確定 141 4. 3 被測要素的操作規范確定 142 4. 3. 1 濾波操作的選用 142 4. 3. 2 擬合操作的選用 142 4. 3. 2. 1 關聯被測要素的擬合操作 142 4. 3. 2. 2 有形狀公差要求的被測要素的擬合操作 143 4. 3. 3 形狀公差值參數規范元素的確定 144 4. 4 獨立原則和相關要求的應用 144 4. 4. 1 獨立原則的應用 144 4. 4. 2 包容要求的應用 145 4. 4. 3 最大實體要求的應用 145 4. 4. 4 最小實體要求的應用 145 4. 4. 5 可逆要求的應用 146 4. 5 自由狀態和延伸公差帶的確定 146 4. 6 基準和基準體系的確定 147 4. 6. 1 基準和基準體系的確定規則 147 4. 6. 2 基準和基準體系的設計內容 148 4. 7 幾何公差的設計方法及應用技術 148 第5 章 幾何誤差的檢測與驗證規范及圖解 150 5. 1 幾何誤差檢測與驗證基礎 150 5. 1. 1 檢測對象 151 5. 1. 2 幾何誤差檢測與驗證過程 151 5. 1. 3 幾何誤差檢測條件 152 5. 1. 4 幾何誤差及其評定 152 5. 1. 4. 1 形狀誤差及其評定 152 5. 1. 4. 2 方向誤差及其評定 153 5. 1. 4. 3 位置誤差及其評定 155 5. 1. 4. 4 跳動 155 5. 1. 5 基準的建立和體現 155 5. 1. 5. 1 擬合法 155 5. 1. 5. 2 模擬法 156 5. 1. 5. 3 基準目標 158 5. 1. 6 測量不確定度 159 5. 1. 7 合格評定 160 5. 1. 8 仲裁 160 5. 2 幾何誤差的檢驗操作 160 5. 2. 1 幾何誤差的檢驗操作 160 5. 2. 1. 1 分離操作 160 5. 2. 1. 2 提取操作 160 Ⅹ 5. 2. 1. 3 濾波操作 161 5. 2. 1. 4 擬合操作 161 5. 2. 1. 5 組合操作 162 5. 2. 1. 6 構建操作 162 5. 2. 1. 7 評估操作 162 5. 2. 2 典型形狀誤差的檢驗操作圖解 162 5. 2. 3 典型方向誤差的檢驗操作圖解 163 5. 2. 4 典型位置誤差的檢驗操作圖解 165 5. 3 幾何誤差的最小區域判別法 167 5. 3. 1 形狀誤差的最小區域判別法 167 5. 3. 1. 1 直線度誤差的最小區域判別法 167 5. 3. 1. 2 平面度誤差的最小區域判別法 168 5. 3. 1. 3 圓度誤差的最小區域判別法 169 5. 3. 2 方向誤差的最小區域判別法 169 5. 3. 2. 1 平行度誤差的最小區域判別法 169 5. 3.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