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界面設計-視覺營造的風向標》主要針對于行業對于從業者的新要求進行了視覺設計的工作流程和具體的設計技能的提升方案,結合UI設計發展的這幾年時間所帶來的經驗以及新方向,增加了大量大的設計方法論。實際項目為驅動,是《移動界面設計-視覺營造的風向標》的一大特點,關于視覺設計的方法講解細致入微,且內容全面,講解通俗,適合各層次的學習者。作者團隊擁有豐富的終端界面設計和平面設計項目以及相關專業的教學經驗。深入淺出的給予與讀者充分地技能講解以及項目分享。《移動界面設計-視覺營造的風向標》分為10大章節,從UI設計的行業發展到行業分析,以及專門針對于視覺設計從業者的專業技能提升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和分析。
適讀人群:UI設計人員網站設計師移動端應用設計師網頁設計師前端開發工程師網站美工APP開發者APP美工
《移動界面設計-視覺營造的風向標》主要針對當前移動互聯網行業對于界面設計所提出的新要求提出解決方案,從行業出發,體現以移動互聯為主的行業特點以及用戶在整個產品設計與研發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移動界面設計-視覺營造的風向標》主要是以移動界面來進行產品視覺的展開和呈現,并且基于交互以及可用性原則的基礎上,為各位讀者著重介紹在移動互聯的影響下進行界面視覺設計的一些具體營造和表現方式的提煉與講解。
《移動界面設計-視覺營造的風向標》從信息提煉、框架布局、風格確定、配色理論和文字排版等方面逐一詮釋了頁面設計的方法,以及當前視覺設計幾種主流的設計趨勢和設計風格,也包含了在視覺設計工作中總結的工作經驗,能夠為初入設計行業的從業者以及設計愛好者在進行視覺設計工作時提供較大的幫助,并且能夠使其從本書中獲得更為全面的視覺表現方法和頁面設計經驗。
前言設計是幫助人類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和方法。
那么,對于設計來說,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其實設計在任何領域都是普遍存在的一種處理方式,只要是適用于優化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都會統稱為“設計”。
那么,設計師這樣一個職業也就隨之誕生了,很多營銷和設計方案提供商的出現,其實就是在滿足用戶以及企業的各種需求。
對于設計師來說,其解決問題的最終目的是恒久不變的,只是行業與時代不斷改變設計的表現形式和技術,從平面設計到現在主流的移動互聯時代均是如此,設計師為用戶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會隨著具體的行業而具象化,但其本質是不變的。所以,只要有需要,設計師就永遠存在。
設計是全過程服務于用戶的。每一個利益相關者都是設計師需要考慮的元素,這些服務中的“觸點”貫穿了整個服務的生態鏈條,而這個設計過程也成就了千萬名為人民服務的“最可愛的人”。
設計師的靈魂到底是什么?歸根到底還是設計思維的積累。其實對于設計來說,其實施的過程是由內而外進行發散的,最終落地的還是對于人性的研究,對于欲望和需求的合理轉化與滿足。以互聯網界面設計為例,從“人性的設計”到“視覺的設計”,其理解是不一樣的。一個從抽象的需求到具象產品落地的全過程,產品中每一個控件的位置,每一筆色彩的描繪,無疑都是對用戶需求不斷滿足的過程。
設計并不是無中生有的,它來源于非顯性的思維層面,最初本是無形和抽象的,人腦提取出事物最真實的、最重要的、最具代表的內容特征與功能需求,再通過顯性的方式來進行具象的表現,就如用最初的用戶調研一樣,需要明確用戶的需求和想法,才可以主導后期的一切設計行為,并且保持其方向的正確性。所以,敏銳地發現需求和問題是極其重要的。
好的問題經過思考之后往往會得出優質的結論和答案,所以設計師想要快速準確地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去發現一個好問題也是至關重要的。設計的過程更多還是內心的碰撞,而不是單純靠各種所謂的技法去修飾與解決,視覺只是最表象的部分。
這就是設計師“用心看”與“用眼看”的差距,也就體現出了“用心做”和“用手做”的區別。所以“心眼合一”才是設計者產出好作品的根本基石,也是劃分設計師層次的重要分水嶺。
在“走心”的基礎之上方可更好地運用抽象思維和設計思維去分析、去優化,從而更深刻地理解設計,自然駕馭設計也就不是空話了。設計的過程其實就是在不斷地思考與心靈的碰撞當中將抽象不斷具象的過程。“心”對于設計者來講,往往才是其真正的“魂”。而每當一提到“心”,重要的還是設計者所要具備的“同理心”,其實就是要充分地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看待事物,因為對于同樣一個事物,不同的人群看待其的眼光和角度會有很大區別。所以,對于設計首先要解決的是設計與被設計人群和事物的同化,甚至還要考慮到更多的邊緣人群,這樣才是設計工作正確的開展方式。
對于用戶體驗來說,讓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能夠切實感受到產品能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或產品能讓問題更容易被解決,并因此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極好的主觀感受,那么這就是一款“好產品”。
此時,這已不僅僅是一款單純的產品,而是貫穿整個用戶體驗的“生態鏈條”。讓用戶由產品、服務所引出的物質與情感中所包含的親眼看見、所得、所接觸、所交流、所感受都能夠達到同步的綜合體驗。
對于視覺設計,更需要根據用戶的特點和行業的特征去完成視覺設計。對于視覺設計師來說,滿足與塑造用戶界面更多的靈感其實來源于平時不斷的觀察與積累。
當然,視覺設計的靈感也出自于日常生活中對細節的敏銳捕捉和對美感塑造的不斷深化與提煉,這也是編寫本書的主要目的之一。
所以,設計仍在路上,這一路的收獲與接觸正是用戶與產品最終的訴求和互補。每一個設計師都渴望產品不單單是可用,更重要的是易用,甚至是在各方面都能夠打動用戶的好產品。
設計師根據需求的變化和深入,不斷地打磨出最好、最適用的產品,為用戶切切實實解決問題,做一個真正為人民服務的人,這便是我們從事設計的初衷,也希望能夠從本書當中將團隊的態度和理念傳遞給各位,為移動互聯,為設計貢獻自己的一份努力。
為“最可愛的人”致敬本書的編寫過程是基于團隊的不懈努力以及長期從業經驗的積累而完成的,希望本書能夠幫助各位讀者、設計從業者和設計愛好者。在這里要感謝所有幫助編寫本書的人們,沒有他們的辛勤付出和出于對設計最本質的熱愛,就不能完成這樣一件意義非凡的事情。
首先要感謝優逸客公司創始人優逸客科技有限公司張宏帥總經理以及創始人兼實訓總監嚴武軍(Kevin)老師,張老師和嚴老師高瞻遠矚、嚴謹細心,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也對本書的宏觀內容框架給予了非常有力的指導和鞭策,并為整個編著團隊提供了非常寶貴與充足的支持以及極大的信任。
其次要感謝優逸客公司實訓部設計總監劉釗老師的具體指導和規劃,他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負責書籍內容的篩選和把控,為書籍的編著提供了大量關于設計技法、設計師職業發展經驗以及
優逸客成立于 2013 年,由國內的互聯網技術專家共同發起成立。經過4年發展,優逸客已先后在山西和陜西等區域建立了互聯網人才職業實訓基地,合作企業已達 2000 余家,合作院校達到 80 余家;已為我國培養出 5000 余名互聯網高端技術人才,遍及全國 30 多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