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恩格斯的現代性思想體系及其影響研究》全書分上下兩篇,共13章。上篇主要研究馬克思恩格斯現代性思想體系形成的歷史條件、理論淵源、形成過程等,其核心內容是從現代性批判、新現代性的探索等六個方面構建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現代性思想體系。下篇通過梳理盧森堡、布哈林、哈貝馬斯、吉登斯、詹姆遜、福柯、鮑德里亞、利奧塔、弗蘭克、阿明、沃勒斯坦、伊格爾頓、赫勒這13位現代化或現代性理論家的思想與馬克思恩格斯現代性思想的關聯,揭示了馬克思恩格斯現代性思想的深刻影響力。本書*后探討了馬克思現代性思想對于中國現代性構建和中國現代化的意義、影響。
本書對于馬克思恩格斯現代性思想研究做了新的探索和嘗試,論證了馬克思恩格斯在人類現代化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充分肯定了他們是偉大的現代性理論家。同時努力探尋馬克思恩格斯兩位思想家究竟為人類留下了怎樣的思想遺產,以及他們的思想產生了哪些影響,在今天有何種價值。
現代性雖然是一把雙刃劍,但當下中國的一切奮斗目標都與之關聯。現代性在世界的展開盡管已暴露出種種弊病,而且先發國家也早已進入現代化的反思階段,然而縱觀當今世界歷史發展趨勢,現代性非但沒有終結,卻依然主導著時代精神,我們必須正視這一客觀趨勢。總之,只要人類今天及未來都無法倒退回到傳統社會,現代性問題就不可回避。事實上,當今各個國家依然在為獲取現代性而努力,特別是像中國這樣的后發現代化國家,現代性的確是一項遠未完成的計劃。不論是建設小康社會,還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首先在于現代性的發展和積累。近40年來,中國的現代化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而,對于現代性,我們只能以積極的辯證的態度加以對待。當然,由于我們處于一個現代性反思與發展共存的時代,現代性的獲取,既面臨諸多挑戰和考驗,又有許多可選擇的優勢。如何既獲取現代性,又不被其所困?這是我們現代化道路上面臨的一個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我們需要思想和智慧,特別是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
應該說,在現代性困境面前,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及共產主義給我們以信心和可行的道路。為此,我們必須回到馬克思。正如德里達所說:我們不能沒有馬克思,沒有馬克思,沒有對馬克思的記憶,沒有馬克思的遺產,也就沒有將來;無論如何得有某個馬克思,得有他的才華,至少得有他的某種精神。就現代性思想與智慧而言,在學術思想史上還沒有誰能夠超越馬克思。盡管馬克思沒有直接使用過現代性這個詞,但他對以資本主義為特征的現代社會的深刻洞察,無不蘊含著對現代性的診斷。所以,研究馬克思恩格斯現代性思想,是一項非常有益的工作。
馬克思恩格斯是偉大的現代性思想家。正如本書作者所指出的,100多年前,《共產黨宣言》的發表以及《資本論》的問世和東方社會理論的提出,已使馬克思恩格斯成為了具有先見之明的偉大的現代性思想家,并奠定了他們在人類現代化歷史上的重要地位,而后的世界現代化歷史及理論的發展又驗證了這一點。馬克思恩格斯出生于資本主義發展的上升時期,現代性問題并沒有充分暴露。但他們卻敏銳地洞察到資本主義現代性的問題。特別是他們以歷史唯物主義分析了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本質和資本運行的內在邏輯,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本身無法克服的內在矛盾,以其罕有的犀利筆觸對資本主義現代性進行診斷與批判,并努力構建新的現代性,以消解資本主義現代性弊病,為人類永續發展指明方向。
馬克思恩格斯從世界歷史的整體性出發,真正把握了現代性的本質屬性和歷史趨勢。他們的思想具有鮮明的科學性、預見性、實踐性。研究現代性問題,構建新的現代性,需要認真研究馬克思恩格斯的現代性思想。正如本書所言,如果對于人類,對于世界來說,現代性是一項未竟的事業的話,那么,馬克思將始終在場。中國特色現代化道路是我們獲取現代性的唯一途徑。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突破傳統社會主義和借鑒現代資本主義的基礎上,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產物。沒有馬克思主義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沒有中國現代化的發展和現代性積累。所以,在中國現代性的理論與實踐場域,都離不開馬克思恩格斯,離不開馬克思主義。
本書對于馬克思恩格斯現代性思想研究付出了辛勤努力,做了新的探索和嘗試,有自己獨到之處:作者以高度的敬畏之心研讀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著作,在此基礎上,首先論證了馬克思恩格斯在人類現代化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充分肯定了他們是偉大的現代性理論家。同時,努力探尋馬克思恩格斯兩位思想家究竟為人類留下了怎樣的思想遺產,以及他們的思想產生了哪些影響,在今天有何種價值?
多年來,人們往往從哲學的視角集中于馬克思恩格斯現代性批判理論的研究,而本書認為馬克思恩格斯的現代性思想具有鮮明的實踐指向和歷史特色,因此,在研究中,除了哲學的研究視角外,更多的從世界歷史的視角來研究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體現了方法論上的新意。就內容看,本書的特色是:一是根據馬克思恩格斯兩人思想的共性及恩格斯在這一思想體系形成中的貢獻,把恩格斯的思想納入這個體系之中,稱為馬克思恩格斯的現代性思想,這在學界尚不多見;二是認為馬克思恩格斯的現代性思想是多層次的,它涉及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既有對現實問題的聚焦,也有對未來理想社會的構建,還包含解決資本主義現代性問題的方案。所以,將馬克思恩格斯現代性思想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加以研究,并且從七個方面構建了馬克思恩格斯現代性思想體系,使我們對馬克思恩格斯現代性思想有一個整體性的把握;三是以大量的文本資料為依據,厘清各個流派的現代性和現代化理論與馬克思恩格斯現代性思想的聯系,深刻揭示了馬克思恩格斯現代性思想的生命力和深刻影響力。本書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值得肯定。
總之,本書力求創新,不論在語言上還是在思想觀點上都給人以清新的感覺,許多觀點能給人以啟發。更為可貴的是,閱讀本書可以使人感知作者的精心和大量投入,以及對于馬克思恩格斯這兩位偉大思想家的敬畏。
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吳海江
杜艷華,1957年3月生,吉林農安人,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法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共黨史、中國現代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出版《二十世紀中國思想轉變的縮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研究》、《中國共產黨對外黨際交流史鑒》等學術專著;編著《中國共產黨現代化理論創新史》、主編《正道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史鑒》等;在《中共黨史研究》、《復旦學報》、《中國高校社會科學》等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上海市哲學社科規劃項目等10余項,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二等獎等學術類獎項。
賀永泰,1967年8月生,陜西清澗人,延安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共黨史研究。2008-2011年在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師從杜艷華教授,完成了中共中央西北局(1941-1954年)歷史研究的博士論文。目前正致力于中共中央(分)局制度的研究。主持和參與國家、省部級人文社科規劃項目10余項。在《中共黨史研究》、《史學月刊》、《史林》、《黨的文獻》等刊物上發表論文30余篇,榮獲2015年陜西省第十二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導論 馬克思恩格斯是偉大的現代性思想家…………………………… 1
上篇 馬克思恩格斯現代性思想體系研究
第一章 現代性與現代性概述………………………………………… 19
第一節 什么是現代性…………………………………………… 19
第二節 現代性與現代化的關系………………………………… 26
第三節 現代性與資本主義的關系……………………………… 30
第二章 馬克思恩格斯現代性思想體系的形成………………………34
第一節 歷史條件………………………………………………… 35
第二節 理論淵源…………………………………………………46
第三節 形成過程………………………………………………… 57
第三章 馬克思恩格斯對現代性起源的回答………………………… 73
第一節 揭示現代性的內涵……………………………………… 73
第二節 回答現代化起源:揭示先發國家獲取現代性的條件與途徑…………………………………………78
第四章 馬克思恩格斯對現代性的批判……………………………… 90
第一節 對現代性的充分肯定…………………………………… 90
第二節 對現代性的批判………………………………………… 94
第五章 現代性的宏大敘事的另一種續寫:共產主義………… 143
第一節 共產主義是關于人類解放的宏大敘事………………… 143
第二節 共產主義是全面克服資本主義現代性弊病的產物…… 148
第三節 共產主義是建立在理性主義原則基礎上的宏大敘事…………………………………………………………… 153
第六章 馬克思恩格斯對現代性超越途徑的探索…………………… 164
第一節 發達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與和平過渡………………… 164
第二節 后發國家獲取現代性的道路…………………………… 178
第七章 馬克思恩格斯對于現代性的具體敘事……………………… 189
第一節 正義是馬克思恩格斯現代性敘事的靈魂………………189
第二節 正義規約下的現代性的具體敘事……………………… 201
上篇結束語:沒有馬克思,也就沒有將來 ……………………… 227
下篇 馬克思恩格斯現代性思想影響的研究
第一章 經典不發達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 235
第一節 盧森堡:在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打開了馬克思主義……………………………………………235
第二節 布哈林:如果馬克思主義理論永遠停滯不前,那就未免奇怪了………………………………………248
第二章 現代性理論家與馬克思的對話……………………………… 265
第一節 哈貝馬斯:與馬克思的哲學對話……………………… 265
第二節 吉登斯:與馬克思的社會學對話……………………… 279
第三節 詹姆遜:馬克思主義必將重現人間…………………… 290
第三章 后現代性理論對馬克思主義的解構……………………………… 307
第一節 福柯:對馬克思的顛覆與承接………………………… 307
第二節 利奧塔:追隨馬克思、漂離馬克思……………………… 318
第三節 鮑德里亞:與馬克思分道揚鑣………………………… 327
第四章 依附理論對馬克思主義的依附………………………… 345
第一節 弗蘭克:回到馬克思………………………………… 345
第二節 阿明:馬克思是無法繞開的………………………… 354
第五章 新馬克思主義的現代性理論………………………………… 374
第一節 沃勒斯坦:與馬克思的源流關系……………………… 375
第二節 伊格爾頓:馬克思依然在場………………………… 383
第三節 赫勒:馬克思遺產的挑戰……………………………… 397
第六章 馬克思現代性思想與中國的現代性………………………… 409
第一節 馬克思現代性思想在當代中國的方法論意義………… 409
第二節 馬克思現代性思想的現實意義與中國敘事…………… 415
第三節 現代性的普遍性、多元性及其中國樣態……………… 421
下篇結束語:現代性是一項未竟的事業,馬克思將始終在場……444
主要參考文獻……………………………………………………………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