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世界中國學論壇組織委員會與上海科學院主辦的“世界中國學論壇”的論文集。本書匯集了國內外中國學研究領域著名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和動態,在研究歷史人文的同時,聚焦當代中國,討論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是一本學術質量較高的學術論文集。
《中國學》作為與世界中國學論壇、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中國學研究所、世界中國學網站四位一體的學術交流平臺,探究中國學研究的歷史、現狀和趨勢,認識當代中國發展的世界意義以及21世紀全球挑戰與可持續發展等重大學術問題。該書的編寫出版為海內外中國學研究界提供了對話渠道和交流平臺,反映了中國學研究的動態與趨勢,增進中國與世界的相互了解,建設具有世界影響的中國學研究網絡。
王戰,復旦大學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院長,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主任,著有《國際經濟中心城市的崛起》等。
特稿
2 王義桅 “一帶一路”的中國智慧
9 李 勇 “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背景下的區域合作要點——以重慶為例
15 阿哈尼•哈魯特尼亞 一帶一路的亞美尼亞視角
演講
28 陸克文 習近平的改革及其對中美關系的意義——在世界中國學論壇首屆美國分論壇上的主旨講演
歷史人文
36 杜恂誠 近代上海錢業習慣法初探
61 張春田 “眾聲喧嘩”之后:晚清文學再探
70 貝雅娜 語錄體的倡導者——林語堂
當代聚焦
82 張 雄 中國夢——未來發展的智慧哲學
88 軒傳樹 論中國道路的本質屬性
101 威廉•瓊斯 中國知識經濟的創建
中國與世界
114 楊潔勉 和平發展的中國特性和世界共性
119 古斯塔夫•格拉茨 新興的世界秩序和經濟安全:中國—歐盟關系
129 喬兆紅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中國對于世界意味著什么?
新視界
140 蔡建娜 “馬爾薩斯制約”及其后果——溫州經濟史的案例
158 俞 堅 《道德經》和創新理論
174 丹尼爾•莫澤 瑞士教科書中1949年后的中國(1950—2005)
海外中國觀察
190 弗•亞•波爾加科夫 后蘇聯時代的俄羅斯對中國國際關系和外交政策的研究
208 邵軒磊 日本之亞洲與中國研究——從系譜學到數據庫
230 張 焮 海外中國經濟研究回顧2011—2015
文獻與書評
242 徐慶超 叩問“隱秘而偉大”的中國外交——評王逸舟《創造性介入:中國外交的轉型》
247 王大可 歷史•傳媒•政治:“中國形象”在西方——讀馬克林著《我看中國:1949年以來中國在西方的形象》
252 許兵杰 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靠“東亞模式”——讀裴文睿《中國現代化:西方的威脅抑或他國的典范》
256 潘瑋琳 海外中國研究新書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