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手冊》這本書提供了一系列反思性學習任務以支持咨詢師培訓的各個關鍵階段。該書與暢銷教材《心理咨詢導論》相配套,提供了一系列發人深省的練習,幫助咨詢師積累生活體驗、掌握心理咨詢的理論和概念、反思個案與實踐并最終形成自己的職業認同。讀者可以從中學會建構豐富的咨詢能力、概念、價值觀和個人素養。該書的學習任務可以參照《心理咨詢導論》的相關章節。
《心理咨詢師手冊》無論對于學員、培訓師、督導抑或尋求繼續發展的資深從業人員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該書促進了咨詢方法的整合,強調所有心理治療中相關的及獨自的維度,既能與其他咨詢教材相結合,也能作為一本獨立的著作。
德瑞姆·國家職業心理咨詢師叢書,列選書目由美國心理咨詢協會專家推薦!《心理咨詢師手冊》這本書提供了一系列反思性學習任務以支持咨詢師培訓的各個關鍵階段。該書與暢銷教材《心理咨詢導論》相配套,提供了一系列發人深省的練習,幫助咨詢師積累生活體驗、掌握心理咨詢的理論和概念、反思個案與實踐并*終形成自己的職業認同。讀者可以從中學會建構豐富的咨詢能力、概念、價值觀和個人素養。該書的學習任務可以參照《心理咨詢導論》的相關章節。
移情的概念在當代咨詢和心理治療中是一個關鍵概念。多數咨詢師和心理治療專家都承認來訪者可能表達強烈的情感——積極的和消極的——指向他們。來訪者對治療者強烈性和持續性的反應的存在是不容懷疑的。然而,在這些情緒反應的意義和重要性方面產生了顯著的分歧。從精神分析或精神動力的觀點看,這些反應是早期經驗模式的指示劑。相反,從個人中心或人本主義的觀點看,這些反應可用來訪者與咨詢師此時此地的關系來理解,并且經常由咨詢師想要理解來訪者的努力所引起。這些對立立場體現在下面的段落中,其中之一來自弗洛伊德(1938),另一個來自一位領袖型的個人中心理論家和研究者,John Shlien(1984):
病人并不滿足于根據現實將心理分析醫生視為幫助者和建議者,然而這些按辛勞獲取報酬的醫生們自己卻滿足于“一次困難的登山活動中的向導”的角色。相反,病人視醫生為他童年或過去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轉世和化身,因此將他的情感和反應毫無疑問地移情,用于這種原型的人身上。這一移情的事實很快成為一種夢想不到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是難以替代的價值的實現手段,另一方面是嚴重危險的來源。移情是矛盾的:它包括指向心理分析醫生的積極的(摯愛的)和消極的(敵視的)態度,作為一種規律,醫生被放在病人父母的位置上,要么是他的父親,要么是他的母親。只要它是積極的,就會很好地服務于我們。它改變了整個心理分析情境;它將病人恢復健康和擺脫疾病的理性目的推到一邊,取而代之的是產生了取悅心理分析醫生、贏得他的贊許和愛的目的。它成了病人的合作的真實動機因素;他羸弱的自我變得強壯;在這一影響下他實現了通常他力所不能及的目標;他擺脫了他的癥狀,看上去似乎康復了———僅僅是為了心理分析醫生。沒有任何對他所掌控的非凡力量的懷疑,心理分析醫生可能羞于承認他在開始做困難工作。(Freud,1938:125126)
“移情”是治療者發明和維系的一個謊言,用來保護他不受自己行為的影響……依賴性是治療開始時(來訪者)的固有特征,而且治療過程本身經常促發進一步的依賴性。病人(或來訪者)是典型焦慮的、憂愁的、需要幫助的、經常孤獨的。治療專家可能不是這樣的。相反,他所擁有的職業角色(尤其若他是內科醫生),在女性尋找丈夫時所認為的浪漫的、有魅力的異性等級評定的社會調查中處于最高等級或接近頂端(領先宇航員和其他受歡迎的行業)。這一情境是為親密、隱私、信任、頻繁接觸和珍貴秘密的揭露而設定的。其次,有一項正在進行的關于多數青少年和成人的性交往的研究,也說明了這一點。它只需要親密接觸的機會。一個人不需要通過治療來尋找情欲的不可思議的和神秘的來源。它們是普遍的、隨處可見的,可從一個地方帶到另一個地方。心理治療無疑將性吸引力視為一種自然性。強烈欲望和情境的簡單聯合是即時的(如果偶然的話)浪漫幻想的一個公式……再其次,所有治療專家都贊成和嘗試產生結果的、行為中的一個極重要的特定因素就是理解。弗洛伊德坦率地說:“(移情)是一種墜入愛河。”讓我也坦率地說:“理解是某種形式的做愛。”它可能并非如此蓄意,但那確實是它的一種效果……在同樣的情境中,誤解是某種形式的“恨意的產生”。它的作用同樣顯著,因為在通常的理解性關系中,被誤解是一種打擊、背叛和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