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之門》以嫻熟的筆法,重述了美國確立一人一票原則過程中紛擾而又常被人忽視的歷史事件。
從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美國城市及其郊區的人口急劇膨脹,而選舉議員的選區劃分卻基本維持不變,少數人統治的問題在各個地區愈加嚴重鄉村地區人口稀少,從這些地區選出的立法者掌握著超乎尋常的政治權力,他們常常用這種權力來為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商業利益代言。美國的民主是人為扭曲的民主,糟糕無序。
從1962年到1964年期間,以貝克訴卡爾案為首的系列案件,訴求對美國各州議會席位進行重新分配。時任首席大法官的厄爾·沃倫,為主引導了對這一系列案件的判決,*終將一人一票制帶到美國。
作者以嫻熟的筆法,敘述了從田納西的城市支持者到(各地)婦女選民聯盟的這些積極分子,如何終結選議席分配不公;在此過程中,他們的活動引發了(各地)商會和南方種族隔離分子的怒火。盡管立法機構故意不采取行動,*法院也在1946年判決說,司法機構不要進入這樣的政治棘叢,但是議席分配改革的倡導者并未喪失信心。正如作者史密斯所言,他們熟練地運用憲法第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護條款,主張進行徹底的司法干預,*終將一人一票制帶到美國。
★《華盛頓郵報》年度非虛構作品
★亨 利·
亞 當 斯 獎 歷 史 類 獲 獎 作 品
1,深度解讀美國一人一票制的來源
一人一票是一條看似簡單、理所當然的原則,但是事實卻并非一直如此。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圍繞著選區劃分,美國*法院受理了貝克訴卡爾案、雷諾茲訴西姆斯案等相關案件,這些案件加在一起,才*終確立了在州議會和聯邦國會議席分配中
的一人一票原則。《民主之門》便是對這一歷程的深度書寫和解讀。
2,法律偵探小說般的閱讀體驗
從加利福尼亞州第13號議案,到洛杉磯第15號議案,從工商企業密集的美國東北部和中西部,到白人至上的南方,一人一票的進程歷經曲折、質疑、反對,但*終塵埃落定。驚心動魄的歷程,充滿戲劇性的故事,豐富詳實的史料,作者向我們生動展示了美國政治史上被人忽視的一段歷史,而且直面這段歷史的深遠影響,帶給讀者法律偵探小說般的閱讀體驗。
3, 人物形象細膩豐滿,激動人心
圍繞選區劃分的斗爭,全國的訴訟當事人和原告律師不計回報地在聯邦法院提起了一個又一個的訴訟。史密斯生動地描述了這一戲劇化的改革過程,塑造了一系列豐滿細膩的人物,令人更直觀地感知這一重要的歷史進程。其中包括司法部長羅伯特·肯尼迪的推動作用,聯邦總檢察長(首席律師)阿奇博爾德·考克斯的謹慎退讓、*法院大法官的年輕助理如何推動大法官走向這場史無前例的改革,以及權力顯赫的參議院少數黨領袖埃弗雷特·德克森不遺余力地希望逆轉這場司法革命(但是這場革命已經顛覆了從加州到弗吉尼亞州的州政府結構)。
各地年輕而充滿理想的律師們心懷對一人一票制度的理念與敬意,推動著美國的民主進程。*重要的是,*法院首席大法官厄爾·沃倫更以其睿智、堅毅、信念,引導了一系列重要判決,確立了在州議會和聯邦國會議席分配中的一人一票原則。 這些改革者們的所作所為,令人激動佩服。
道格拉斯·史密斯 (J. Douglas Smith )
美國著名歷史學家。著有《白人至上的管理: 維吉尼亞黑人的種族、政治和公民身份》,并獲得 2003年非虛構類維吉尼亞圖書館獎。
序言
01 衰敗選區
02 加利福尼亞州,1948 年
03 諸州之恥
04 事關雞蛋的價格:貝克訴卡爾案
05 踏入政治棘叢
06 一人一票
07 雷諾茲訴西姆斯案的起源
08 相聚在華盛頓特區
09 法庭之友
10 1963年11月
11 議員代表人民,而不是樹木或者土地
12 小規模阻撓議事演說
13 嚇呆了
14 讓人民來決定
尾聲
附錄
注釋
致謝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