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雜論》是現代著名學者聞一多先生唐詩研究的經典之作,內容涉及唐代詩歌的多個方面,對唐代著名詩人,如初唐四杰、孟浩然、賈島、岑參、杜甫、李白等人的詩歌成就有獨到而深刻的評論與分析。全書論述精辟,行文優美流暢,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引人入勝。為了讓讀者更好地領略聞先生在唐詩領域的精彩創見,本次出版,增補了《陳子昂》、《唐詩要略》、《詩的唐朝》、《唐詩校讀法舉例》等數篇文字作為附錄。另外,《聞一多先生說唐詩》是鄭臨川先生根據當年在西南聯大的課堂筆記整理而成,內容豐富,精義迭出,編者以之為本書序言。
閱讀大家經典、感受大家風范、欣賞古典詩歌、探尋詩意生活。
聞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聞家驊,字友三,生于湖北黃岡浠水,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1899年聞一多生于一個書香家庭,1912年考入清華留美預備學校,1916年開始在《清華周刊》上發表系列讀書筆記,總稱《二月廬漫記》。1922年7月赴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學習。192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紅燭》。1925年5月回國后,歷任國立第四中山大學(1928年更名為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國立武漢大學(任文學院首任院長并設計校徽)、國立青島大學(現山東大學)、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政治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曾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教務長、南京第四中山大學外文系主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長、國立青島大學(后改為國立山東大學)文學院長。代表作(詩集)有《紅燭》、《死水》等,作品主要收錄在《聞一多全集》中。